朱桂梅
【摘要】加強勞動技能教育與勞動觀點教育是新形勢下實現基礎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城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據此提出有效的問題解決對策,旨為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順利實施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城市 ?中小學 ?勞動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025-02
為了培養和提升中小學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能力意識,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中小學學校要建立完善的勞動教育體系,建立健全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工作,針對學生實際操作、勞動態度、次數和勞動成果等進行評價管理,并將相關事實材料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為學生今后的評優、評先及升學做參考”[1]。由此可見,加強城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已成為當前我國基礎義務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城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學校層面:課程設置及安排不當
學校是中小學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學校承擔著義務教育及勞動教育工作,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受教育體制影響,很多中小學學校都為了升學率而大力發展教育,只注重對學生文化課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在課程設置方面,關于勞動實踐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設置與安排不足,很多課都淪為雞肋課或室內課,在課堂中也只是單純講解勞動理論,學生缺乏必要的鍛煉和實踐,而且大多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單一,唯分數論導致學生的勞動實踐參與深度與廣度不足。
1.2社會、家庭層面:對學生勞動技能鍛煉與培養機會不足
從社會和家庭層面來看,目前很多家庭都對中小學學生參與勞動技能鍛煉和培訓這一教育工作存在認知偏差,缺乏高度重視,在精神層面和行動層面的支持力度都不夠。相比于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大多數城市的家庭都無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勞動機會和崗位,還有很多城市的社區或街道也沒有合適的勞動實踐機會讓學生接受勞動技能的鍛煉和培養,導致學生與社會勞動實踐相脫節,追求安逸的生活,散失了基本的勞動技能,勞動意識比較淡薄;加之,學校與社會和家庭缺乏必要的聯動與配合,很少組織勞動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意志,所以不利于學生綜合勞動技能的培養和鍛煉。
1.3學生層面:缺乏正確的勞動教育意識
學生是勞動主體,也是接受義務教育與勞動教育的基本對象,在當前大力倡導文化發展與繁榮的時代下,很多中小學也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吃苦意識和勞動意識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總體而言,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學生從小都在安逸的生活環境下長大,對勞動缺乏深刻的認知,社會體驗不足,所以其在接受勞動教育過程中存在排斥心理,甚至有很多學生單純認為勞動又苦又累,而且還會影響文化課的學習,所以缺乏正確的勞動教育意識,不利于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
2.城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問題解決對策
2.1建立聯動配合教育體系,形成全社會高度重視的勞動教育環境
在勞動育人的教育氛圍下,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學生等不同主體之間應形成聯動的教育體系,改變以往的教育認知觀念,形成全社會高度重視的勞動教育環境。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基礎文化課教育,更要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基本勞動技能,端正其勞動思想和態度,既要讓學生接受完善的理論知識,又要讓其深入到社會基層廣泛參與勞動實踐活動,加強對生活的體驗和認知,通過勞動多流汗水,為以后走向工作和社會少流淚水奠定良好基礎。學校和家庭要為孩子的一生負責,切不可短視,只讓其追求安逸而急功近利,忽視勞動技能教育。
2.2國家相關部門要完善勞動教育立法工作,加強勞動教育管理
作為政府及國家教育相關機構,應加快中小學勞動教育立法工作,完善勞動教育立法,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管理和監督,只有將其上升到教育立法的層面,才能讓家庭、社會和學生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在整個義務教育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應大力宣傳勞動教育,通過各種強制化手段,在中小學校園內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呼吁中小學完善素質教育體系,平衡文化課教育與勞動技能教育之間的關系,從根本上為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3中小學應立足實際,加強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引導
在素質教育時代,中小學應立足于校情,根據國家教育政策對中小學義務教育制度和體系進行有效規劃和充實,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指導思想下,創新教育方法,完善基礎理論與實踐課程設置,通過合理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接受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指導,走入社會接受勞動技能培訓和鍛煉,培養學生的良好勞動素養和技能,鍛煉其意志,為素質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3.結束語
綜上,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中小學學生的勞動技能日益低下,甚至有很多中小學學生都缺乏基本的勞動意識。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都越來越重視中小學學生勞動教育工作,并將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教育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教學計劃體系,逐步實現了教育系統化與制度化、規范化。基于此,中小學應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使其在接受勞動教育與鍛煉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沈有祿.職業學校聯合中小學開展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天時、地利、人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