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下,初中數學的教育開拓了一個新局面。數學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能力的提升,良好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品質,提升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這些形成的品質、習慣、能力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初中老師要探索更好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感到學習和使用數學的樂趣,積極主動的學習。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 數學?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33-01
下面針對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幾點教學策略。
一、“接地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感覺數學枯燥、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作用,進而更好地學習數學。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脫離了生活實際的數學教學,數學學習也失去了應有的魅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經驗來教學,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已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理解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進而主動去學習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根據教材上的案例教學外,還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巧用合作學習提升探究能力
合作學習是對學習知識進一步探究的基礎,只有通過相互合作、討論,才能在同學之間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從而進一步激發探究心理,實現探究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小組合作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調能力,但是,固定的小組合作模式不利于學生之間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小組的分配和成員的選擇,可以結合在日常學習中的觀察結論,將個性鮮明的學生分到一個組,激烈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夠生出美麗的學術火花;或者將學習能力較差和較強的學生分到一個組,先進帶動后進,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或者采用抽簽的方式,隨機安排組員,讓學生不斷更換小組成員,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常常與不同的組員合作,更有利于探究精神的進一步開發。
三、養成好習慣好品質,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初中數學內容相比小學來說,內容有很大的增加,學生學習起來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不是老師傳輸的,而是老師發揮好了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主動思考獲取的。老師要讓學生敢于克服困難,愿意在老師引導下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形成一個主動學習的模式。想要學好數學,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一個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樹立一個學習目標,有學習信心,有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還要學會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創新。比如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學習充分,就會有好的聽課效果,再接著預習下節課的內容,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減少預習中的問題,提高自學能力。
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順利的解題。逐字逐句仔細審題,尋找突破點,形成一個好的解題思路,才不會倉促上陣,因為題意不清造成錯誤。良好的演算、驗算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多動腦、勤動手,才能做到準確的筆算、口算或心算。有耐心,掌握算理,才能由復雜運算轉化為簡便方法。老師要指導學生一些好的聽課方法,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認真聽講,勤于思考,學會合理的記課堂筆記,做好課后小結,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課后完成作業不應付公事。作業是為了練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深化理解所學知識的一種手段。養成良好的作業書寫習慣,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好處。比如,書寫格式和條理要規范、清楚,獨立完成作業,做完題后要注意反思。
四、讀薄教材扎實基礎,全面復習中抓重點
在學習數學時,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好教材。要減少題海戰術,不要讓學生做完一本習題集又來一本,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做完題,和答案一致,就停止思考,如果答案不對,抄一下答案也不去總結,做多少題都是白做,不利于提高學生成績。老師要精讀教材,理出大體的概念和框架,將重點和難點突出出來,讓學生把精力花在精題上面,選做精題有利于打好基礎,提升成績。通讀教材,精讀教材,將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進行識記、聯系和區別,形成一個知識系統,比如教材的章后小結都是對教材的精華。要學會讀例題,重點體會,熟練例題中包含的解題技能,領悟出思想和方法。用筆記本記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內化成知識和能力。
學生做題不是為了學習技巧,而是為了熟練技巧。很多題都是從教材中的例題演化而來的,掌握了方法和思想,就會很容易提高數學成績。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不難,要端正心態,扎實基礎,仔細看書,讀薄教材,扎實基礎。學生打好了基礎,在全面復習中,才能更好的抓住重點,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在復習中要強化學生運算的快和準,訓練學生解題中,書寫和表達的簡潔和嚴謹,自己動手算出結果。數學中的方程、函數、全等三角形、相似性、圓之間的聯系和演算規律等,要讓學生多讀、仔細推敲、反復體會。注意歸納和積累一些解題方法與規律,領會其中的數學思想,可以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五、分層教學做好輔導,促使多思多問多練
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情況會有所差異,參差不齊很正常。老師要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做好輔導。可以根據一些學生的共性問題,設置專門的輔導課,解決疑難問題。必要時還可以進行個別輔導,看看學生的學習方法或者態度,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查漏補缺,解決學生的困難。比較好的學生,老師要鼓勵他們發揮好自身的優勢,注重提高其思維的靈活與深刻性。差生和中等生,要鼓勵他們逐步提高,多練、多思、多問。有些學生不喜歡問問題,老師要想辦法促使他們主動練習、思考和多問。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間相互輔導, 將分層教學做好輔導、共同提高落到實處。
在專題復習訓練時,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薄弱環節,幫助他們選擇對應的專題進行訓練。比如專題的主題、哪些常規思路、不同問題的共性和個性、哪些解題方法、最佳方法等進行明確。可以讓學生做到一題多解,多題一解,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收斂思維。在復習中多問為什么、勤動手勤思考善總結、經過一定的練習,可以讓學生摸清規律和技巧,積累和豐富解題經驗。很多學生習慣老師帶著復習總結,容易依賴老師,老師要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己總結,促使學生在復習中多思多問多練,提升學習質量。
總之,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身的學習品質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在學習過程收獲學習的快樂。在老師科學合理的引導下,學生通過針對性的多思多練多問,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可以有效提高數學成績,形成良好的習慣,內化成能力,不僅可以學會,還做到會學,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本進.因材施教 分層提高——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索[J].中國教師,2019(S1):51.
[2]陳曉娟.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148.
作者簡介:
龔雪年(1976-),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共黨員,專科,中學一級教師,從教以來一直擔任初中數學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