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美術資源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作的,經過歷代傳承和不斷積累而發展的藝術形式。本文作者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中學美術教育創新發展兩個角度,論述了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的意義,根據自己多年中學美術教育實踐,分析、總結了初中美術教育融入民間美術資源的渠道。
關鍵詞:民間美術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初中美術教育
民間美術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作的,經過歷代傳承和不斷積累而發展的藝術形式。它來自民間,服務于人民,是一切美術的淵源和基礎。我國民間美術資源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具體包括:民間繪畫、剪紙、年畫、泥塑、面塑、皮影、染織、風箏、織繡、陶瓷等等。
20世紀西方現代派美術,沖擊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使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民間美術資源和民間美術技藝,關注得越來越少,一部分傳統民間美術技藝和資源處于失傳的尷尬境地。中學美術課堂本應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但是,翻開初中美術課本,西方美術資源、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和中國古代美術資源被引用得較多,而來自民間的美術資源比例不高。因此,無論是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的角度,還是出于對中學美術教育創新的角度,都應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更多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
1 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的意義
1.1 是保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文化的進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為國力強大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同時,現代西方文明對古老的東方文明的沖擊,使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承受著狂風暴雨般的洗禮。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許多優秀的民間傳統技藝(包括大量的民間美術資源)將后繼無人,且面臨失傳的危險。雖然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進行保護(如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但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應從根本入手,讓我們的子孫后代繼續傳承和弘揚,才能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睹佬g課程標準》在“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中指出,要“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師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資源,引導學生了解美術作品與當地地理、歷史、經濟、民俗的聯系”。具體說,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多地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體驗并感受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形成愛國愛鄉的文化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因此,開發民間美術資源使之轉化為可利用的美術課教學內容,是保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廣大初中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1.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為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需要加強對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一方面學生能夠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切接觸,我國56個民族所創造的民間美術遍布中華大地,為學生提供眾多的民間美術資源,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傳統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民間美術過程中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豐富學生的生活,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
1.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民間美術是為人們生產、生活、習俗節日之中的需求而創造的,因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根據地方特色,我在教學中將剪紙這一民間美術資源引入課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了解剪紙的藝術特征,中外剪紙藝術的差異,還掌握了基本的剪刻方法。難能可貴的是在布置新年聯歡會的教室時,學生能所學之所用,根據課堂學習的剪紙技法,剪刻出內容豐富、造型各異、色彩艷麗、形式多樣的剪紙作品,裝飾在墻上、窗上、門上,不僅渲染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同時實際動手能力得以鍛煉,表達了熱愛美好生活、祈福納祥的情感。因此,學習民間美術能夠使學生不斷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并且在繼承我國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實現推陳出新,保證藝術形式不斷創新發展。
2 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的渠道
2.1 提高民間美術專業技能
真正將民間美術資源融入美術教學,本質上是一場教育改革與創新,改革和創新的主體是中小學美術教師。教師必須從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教育教學理念方面實現變革。中小學美術教師大多是美術高等院校畢業的,專業基礎一般是中西方美術理論和技法,對于中國民間美術藝術則知之甚少。因此,要保持謙虛認真的態度,學習一至兩門傳統民間技藝。除自學外,有條件的可以拜當地民間藝人或傳承人為師,可以更好更快地學習民間藝術。學習內容可就地取材,以當地或本省民間美術藝術為主,如遼寧省就有滿族剪紙、蓋州風箏、岫巖玉雕、錦州刺繡、復州皮影等民間藝術,當地博物館和民俗館也是獲取資源的重要場所。
2.2 深入挖掘民間美術資源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進而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實現對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使我國民族文化更好的得到保護。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對本地資源的尋找利用。比如:大連是個美麗富饒的沿海城市,東瀕黃海,西臨渤海,依山傍水,那么本地有哪些特殊的物資資源可以成為美術創作的材料呢?學生七嘴八舌的說了一堆:貝殼、鵝卵石、樹根樹葉……培養學生形成相應的挖掘民間資源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流程,運用文獻分析、活動考察等多種形式,同時學生應該做好對民間資源分析的數據記錄。通過對民間美術資源的發現和學習,可以使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知識,在實踐中更好進行挖掘。
2.3 利用好民間美術資源參與美術創作
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對于學生創作能力和審美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美術教育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豐富教學內容,促進美術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引導,學生會更加關注身邊的人和事,主動參與到家庭、學校、社會的事物之中,積累更多的美術素材,為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服裝的色彩搭配》一課,學習對比色搭配方法時,強調民間美術的搭配特點,要求用這種搭配方法設計完成服裝色彩效果圖。這種做法即給學生單一的學習生活注入活力,又引導學生參與民間美術創作當中,通過實踐嘗試和切身感受加深對民間美術文化的熱愛,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傳承意識,促進民間美術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學校可以邀請民間藝人來校講課,或采訪民間藝人,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所在。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民間美術具有一定地域性特點,在美術創作中應該突出不同地區的民間美術資源特色,將優秀民間美術資源納入課堂教學,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美術教育教學成效。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民間美術資源,有助于改善以往教學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整合教育資源,拓展教學空間,提升教學成效,同時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更為關鍵的是,加強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傳承意識,幫助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順應現代社會發展不斷創新和發展,以求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提升文化軟實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簡介
趙影(1962-),女,遼寧大連人,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大連市實驗中學,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