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東 余維田 施宇婷



【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先教后學”轉為“先學后教”,學生利用教學視頻“先學”,教師采用引導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后教”。作為團隊負責人參與的大創項目競賽中,基于學生視角對沈陽市高校翻轉課堂應用效果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總結出相關結論和主要影響因素,結合當前高校教學情況給出建議,以期為沈陽市高校提升翻轉課堂的應用效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 ?應用效果 ?學生視角
【基金項目】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群體能力特征識別與成長規律研究”(L18BGL025);2018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物流管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機制研究和實踐”(序號70,指南題號4—15);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高校創業導師能力特征識別與成長規律研究”(JG17DB377)。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238-02
1.引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改革方式,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就[1]。但是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因素影響了高校翻轉課堂的使用效果。我們基于學生視角,對沈陽市高校翻轉課堂應用效果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對影響因素的分析提供相關對策建議。
2.翻轉課堂在高校應用效果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1)調查范圍及目的
我們的調查范圍主要是沈陽市不同層次的高校,調查對象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以了解翻轉課堂在高校中的應用效果以及主要影響因素為目的,對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為翻轉課堂更好的應用提出相關建議。
(2)調研情況
在對沈陽市高校翻轉課堂的應用前景的調查分析中,認為前景大好的有63人,占20.13%;認為前景較好的有145人,占46.33%;認為前景一般的有83人,占26.52%;認為前景較差的有22人;占7.03%。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沈陽市高校翻轉課堂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
在對沈陽市大學生群體的調研中,表示認為學校應用翻轉課堂效果非常好的有36人,占11.5%;認為效果較好的有121人,占38.66%;認為效果一般的有111人,占35.46%;效果較差的有45人,占14.38%,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當前高校翻轉課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存在較大的問題。
在對翻轉課堂多方面影響因素的調研中,學生普遍認為:學生的自律能力、學習視頻或導學案、老師能否合理解決提出問題、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分配等四大影響因素非常重要。認為學生自律能力較為重要的有224人,占71.57%;認為學習視頻或導學案較為重要的有202人,占64.54%;認為老師能否合理解決提出問題較為重要的有210人,占67.09%;認為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分配較為重要的有183人,占58.47%,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可以為沈陽市高校提高翻轉課堂應用效果制定相關改進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3.基于學生視角提升高校翻轉課堂應用效果的建議
(1)建立課前學習監督制度
受網絡信息化、讀書功利化等的沖擊,學生的學習觀念日益淡薄,學習主動性降低[2]。因此,要想保證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高質量完成,就要建立起平時考核制度。將課前預習情況和課堂交流學習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納入期末考核總成績當中,并且占有較大的比例,讓學生更加重視課前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自律能力。
(2)改進學生課前學習方式
由于微課教學在我國尚處發展階段,高校對于微課教學資源的利用與整合的效果不佳[3],并且在短期內無法得到改善。針對該問題,教師可以轉為線下布置預習任務,可以采用簡易的導學案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少量問題,拋磚引玉式的引導同學們預習課本,可以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帶有思考的過程。
(3)教師改變教學觀念,轉移教學重點
教師在翻轉課堂中充當的角色應是學生的引導者,要能夠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出合理解釋。因此,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要將教學重點轉移到深度挖掘教學內容、預測學生在可能會產生的疑問、深入分析實際應用問題等方面,從而能夠準確把握課堂引導方向,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個性化問題。
(4)科學安排課堂各環節時間
要合理安排小組討論和教師講解環節的時間。學生應充分利用小組交流,互相解決彼此個性化問題,提出共性問題集中解決,提高課堂效率。同時要為老師講解深層次問題和疑難問題留出時間,老師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可以拋出實際問題,達到翻轉課堂基于項目學習的目的。
(5)采取試點實施并建立反饋機制
由于高校翻轉課堂的靈活性和個性化,其教學實施過程會隨時發生變化。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選修課或者考查課先進行試點教學,同時學生應該通過線上或線下的形式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意見反饋給教師或者學校,從而不斷進行整改,提升課堂趣味性,通過這種自己喜歡的教學模式進行學習,讓學生成為翻轉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李園.淺析高校翻轉課堂中師生合作新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7(6):1-3.
[2]彭洪亮,伍躍華.“翻轉課堂教學”在地方高校中的研究探索[J].大學教育,2017(09):67-69.
[3]劉穎,王浩丞.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及有效的發展對策探討[J].高教學刊,2017(16):69-71.
作者簡介:
馬曉東(1998-),男,回族,河南省平頂山市人,沈陽工業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余維田(1979-),男,滿族,遼寧省沈陽市人,沈陽工業大學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創新與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