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昌會 郁啟霞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采取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過程相關護理方法的應用及效果。方法:此次將80例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作為研究的主對象,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均采取無創機械通氣方法治療,進一步以隨機抽樣法分成兩個不同的組別;其中,對照組40例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實施綜合護理方法,然后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1)經積極護理后,觀察組血氧分壓(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PaCO2)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2)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00%,明顯要比對照組的22.50%低,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性(P<0.05)。結論:針對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配合綜合護理方法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重癥間質性肺病;無創機械通氣;綜合護理方法;護理效果
重癥間質性肺病,為呼吸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由于患者處于重癥狀態,所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考慮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可以采取及時有效的醫護干預方案[1]。此次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其目的是分析評價綜合護理方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研究的80例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入選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均采取無創機械通氣方法治療,且均知情簽署相關醫護同意書,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及嚴重精神障礙者。按隨機抽樣法分成兩組,觀察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跨度為46-81歲,平均為(61.8±1.2)歲。對照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跨度為47-80歲,平均為(61.9±1.1)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的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即基于無創機械通氣期間,嚴格按照呼吸科常規護理流程對患者實施相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處理好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保證護理工作有序進行。觀察組則給予綜合護理方法,包括:
(1)心理護理。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常伴有的焦慮、抑郁、暴躁等負性心理進行及時疏導,多鼓勵、安慰患者,為患者提供喜愛的音樂、書籍,轉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的負性心理有效緩解;此外,對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消除患者心理顧慮,進而提高醫護依從性。
(2)飲食支持護理。對患者配制營養、健康、科學飲食計劃方案,以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高熱量及易消化類飲食為主,忌煙酒、忌辛辣、帶刺激性食物,堅持少食多餐,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以健康、營養飲食,確?;颊邫C體營養。
(3)氣道護理。對患者給予鼻罩、面罩吸氧支持干預,確保患者氣道維持通暢;在無創通氣醫治之前,將患者鼻腔內分泌物清除干凈;并利用加溫濕化器持續氣道濕化,將濕化液溫度維持在35℃;協助患者輕輕叩背,并指導患者正確咳嗽、咳痰,促進痰液的順利排出。
(4)并發癥預防護理。為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需加強患者面部皮膚保護,避免出現面部皮膚破損并發癥;確保機械通氣的正確規范,預防患者出現腹脹、自發性氣胸等并發癥;若存在上述并發癥,需及時對癥處理,確?;颊呱踩?/p>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后相關呼吸功能指標水平,包括:①血氧分壓(PaO2);②二氧化碳分壓(PaCO2)。此外,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計算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采取(+S)表示,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護理后相關呼吸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經積極護理后,觀察組血氧分壓(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PaCO2)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如下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40例,出現1例腹脹、1例自發性氣胸,總發生率為5.00%;對照組40例,出現4例腹脹、3例自發性氣胸、2例面部皮膚破損,總發生率為22.50%;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χ2=10.283,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中,針對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本次重點提到綜合護理方法的應用,包括: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飲食指導、氣道護理以及并發癥預防護理等;這與相關學者提到的護理干預措施較為相似[2-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方法,護理后血氧分壓(PaO2)明顯高于采取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PaCO2)則明顯低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僅為5.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50%;從中可知,綜合護理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針對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重癥間質性肺病患者,配合綜合護理方法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金艷軍,謝海英,林蘭花.肝移植術后重癥間質性肺炎的護理[J].上海護理,2018,18(02):54-56.
[2] 陶巧蓮.舒適護理在重癥監護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無創輔助通氣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4):232-233.
[3] 李艷,洪少青.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間質性肺病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