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 要】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科,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綜合素養的主要渠道。在數學學習中,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數學學習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教育部門對初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僅是要教授學生數學理論知識,更是要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的培養。為順應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初中數學老師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現狀分析;構建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數學知識的應用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它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工具和一種文化。因此,為了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數學學科是每個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礎學科。但是目前還有部分初中數學教師迫于升學和考試成績的壓力,還在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早已不適用于當今的學生,也與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要結合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如何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老師為了學校的升學率和學生的考試成績,還在對學生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之下,老師通常都是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數學課堂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過于依賴教材,只知道為學生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例題,而學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老師機械式的知識灌輸,完全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的抽象性,如果老師一直沿用這種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得不到有效提高,還會導致學生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1]。
(二)教師的專業水平過低
隨著新課改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推進,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這也就意味著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也要求更高。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核心人物,承擔著引導學生,教授學生知識的重要職責。但是,目前有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不注重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如果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沒有一顆上進心,不知道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只知道按部就班的依照教材內容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課堂教學效率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新課改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大部分的初中學生來說,數學學科是一門枯燥乏味、抽象難懂的學科,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低下,這就使得他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會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數學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十分不利。因此,想要讓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落到實處,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作為第一教學要務。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當學生發現了學習數學知識的技巧和有效方法時,學生就會改變對數學學科傳統的看法,他們能夠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喜歡上數學課堂。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例如,在《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老師就可以將抽象化的一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通過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圖形和數字相結合的形式,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一次函數之間的聯系。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才會領悟到數學學習原來也沒有想象中的難學,只要用對了學習方法,就能夠輕松的學好數學學科[2]。
(二)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的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如今我國的普通高校教學中也產生了豐富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在如今被教育工作者廣泛運用到了普通高校的教學中,也受到了廣大教師的一致好評,有效的幫助教師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全等三角形》這一內容的學習中,為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特點,老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含有全等三角形的的物品的圖片,比如三角形的道路交通標志、等邊的三角架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老師在講解一些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演示進行三維演示,讓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具象化。例如,在《圓錐的側面積》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圓錐的幾何模型,然后再通過三維動畫演示圓錐的側面展開過程,這時學生就會發現原來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通過觀看多媒體中的動畫演示,學生不難發現圓錐各元素與展開扇形各元素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而學生就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通過之前學過的扇形面積計算公式推斷出圓錐的側面積計算公式。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育中,數學教學對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創造力有著重要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為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老師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順應新課改后的教學要求,深入思考和探究有效且科學化的數學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的探索中,這樣才能夠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于勇.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8(13):97.
[2]黃麗清.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