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宇
摘 ?要:當前我國提出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首先注重小學生對于語言知識在情境中的學習與運用。我們語文任課教師需要使用適宜的教學法進行教學,應該更深入挖掘學生的智力,開發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力,強化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素養,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認知,通過小學語文的學習把一些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獲得熏陶、感染。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不存在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適用于所有的教材、課堂、學生、教師,每種教學方法的采用都需要因教材而異,因課堂而異,因學生而異,因教師而異,這便是教學方法適用性原則被提出的合理性。我們相關的任課教師要發揮它的作用,設計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
一、多元表達中展開價值觀念教育
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一定的缺陷,有些觀點他們在上課的途中,會不愿向老師們表明,因此我們任課教師要從小學生們的個性發展的驅使下進行入手,對小學語文中的教學策略要設計得很詳細,讓本班的學生們在自主發展下,得到激發,給學生提供更直觀、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能夠激發學生表達的積極性,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課堂上老師要做到教師少講話學生多練,讓每一位學生有話就說,暢所欲言,同時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里練習說話,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學習《去年的樹》時,對于文本最后的內容,學生不是特別理解。為了能讓本班的學生們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我們任課教師提出文章中表明的典型問題,既然大樹已經不在了,鳥兒還有沒有必要唱歌給燈火聽?你認為小鳥的做法是愚蠢的還是值得贊揚的,讓本班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同時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們深入體會,使其得到發展,這對發展其個性有很大幫助,能夠做到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出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使他們的語文之思迸發于課堂,盛開于小學生的自我感悟之中,對文本的感知能力也會得到質的提升。
二、妙用文本表演法,激發情感體驗
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其對文學作品具備一定的理解程度和欣賞能力。“教育即喚醒”,我們任課教師只有在喚醒小學生心靈的基礎上,引導小學生深入文本,促使小學生帶著對感情的執著走進美好的語文世界。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小學語文課堂的秩序,構建屬于小學生學習的場所,激發小學生們對文本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語文素養能力得到發展。
例如,在《陶罐和鐵罐》一課的講解中,我們任課教師可以先讓本班的學生們去細細地品味文本內容的奧秘,同時我們教師可以學生們進行角色的扮演的形式去理解文字中的內涵,讓他們以課文中的語句來體味,可使他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其中,使其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體驗豐富的思想感情,體會文中陶罐的心靈美。這樣,通過小學生自主學習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感受到了語文知識的魅力,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們做到了全面感受文章中“人物”形象蘊含的美感、鑒賞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以此促進自身的成長。
三、搭建平臺,踐行大語文觀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會使用QQ、微信,社會、家長對學生使用電子設備也是褒貶不一,且大多持反對態度。因此我們任課教師可以在上級領導的同意下,落實這一教學的模式,讓語文教師利用級QQ群、微信群,給學生搭建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交流平臺,但是這只是僅限布置課后作業及一些學校下發的通知,這會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與語文課堂教學密切聯系起來,真正落實了大語文觀。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我們任課教師會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形式與語文課堂進行有效的融合,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牢牢記住:信息技術的運用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為了運用而運用,我們要對其科學合理地利用。例如,在教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一課時,我們會借助有關的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進行展示,從網上找尋當時的一些老照片向學生們進行詮釋,可以表現出了醫生的樸實善良,舍己為人的精神,使其通過豐富的畫面感與聲效達到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讓學生們對這些英雄人物得到認知,培養小學生們優秀的品質素養,使其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等特點,加上學生的個性差異,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元性。我們任課教師時時刻刻地完善著語文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們感受到語文知識的樂趣,并且對學生自我學習、探究式學習的學習理念的總結,全面發揮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主動性,并多元化的促進學生實踐與創造意識的形成,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魏金強.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以南昌教育學院實習學校語文教師為例[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32(06):105-108.
[2]王劍萍.突出實踐取向,共育實踐智慧——淄博師專《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改革與實踐[J].淄博師專學報,2017(0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