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是溝通社會生產和消費的重要環節。航運作為交通運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拉動社會經濟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長江航運發展為基本研究對象,結合長江流域實際發展情況,在分析流域經濟與長江航運發展關聯和長江航運發展優劣勢的基礎上,就如何實現長江航運和地域經濟的和諧發展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航運;交通運輸;社會經濟;關系;影響
中圖分類號:F551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0-0110-02
航運作為現代化運輸綜合體系的重要組成,在發展的過程中它主要承擔著連接內陸、沿海城市和海外地區的責任。航運具備比其他運輸方式較突出的成本價格優勢,且對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上海位于黃浦江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匯合位置上,是一個地理位置良好的國際性港口,同時也是重要的經濟、科技、金融和航運中心。2016年我國啟動實施了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對我國航運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見解,開始承擔地區航運發展和社會經濟之間的關聯。為了更好地探究航運和社會經濟之間的發展關聯,本文以上海地區為代表的長江航運的發展為基本研究對象,就航運與經濟的關系問題進行探究。
一、長江流域發展實際情況分析
長江流域貫穿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是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大的通航河流,從國家啟動《長江干線航道發展規劃》以來,長江航運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在2013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地區考察的時候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強化長江流域各地區的溝通合作,充分發揮出內河航運在帶動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
長江航運主要是指長江干線航道,共流經七個省和兩個市。長江干線沿岸流域經濟隨著長江航道的發展而發展,且長江干線周圍航運的快速發展也使得各個省市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流域經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經濟,其發展以江河作為基本樞紐,通過對資源、經濟、技術、信息等因素的多種整合能夠打造出一個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經濟區域。長江流域對地區經濟的影響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在優化地區資源利用方面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流域經濟增長和長江航運發展的相互作用
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加大一個地區對貨物運輸的需求,長江河道的發展提升了長江航運的市場競爭力,由此還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在社會范圍內形成一個經濟發展循環流程。想要發展流域經濟需要優先發展長江航運。流域經濟增長和長江航運發展的相互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流域經濟的發展促進長江航道通道完善
第一,促進黃金水道設施建設。黃金水道建設要始終做到統籌規劃、深化溝通、做好銜接,并在利用一切資源力量的情況下提升干線航道通運能力。第二,更新長江航運船只型號。長江流域的快速發展對船只型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新型船只載量大、耗油少、設備新,同時還需要引入最新的科學技術來實現船型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第三,拉近各個區域之間的合作交流。區域經濟的發展優勢在于形成產業一體化力量,目前長江流域內部各個省會之間的競爭超過合作,借助流域經濟能夠進一步拉近各個地區的合作交流。
2.長江航運拉動流域經濟發展
長江流域經濟增長對航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航運之間的競爭力,在航運之間的良性競爭下最終會提升長江流域的經濟實力。長江航運和流域經濟發展之間的效應具體表現如下:
(1)網絡輻射。長江流域范圍內的黃金水道連接了成都、重慶、南京、上海等地區的經濟發展,并在輻射促進這幾個地區經濟發展同時也拉動了周圍鄉村的發展。長江流域范圍內的產業群會使得各個經濟主體界限變得異常模糊而又彼此關聯。
(2)穩定器效應。長江航運是拉動中西部交通運輸的重要紐帶,通過對各個地區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能夠在區域范圍內形成產業鏈。長江航運的進一步發展勢必會加大各個產業的關聯度,進而充分發揮出各個產業的優勢互補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地區產業鏈發展,達到穩固產業鏈的發展目的。
(3)產業優化效應。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處于重要的轉型升級時期,長江流域地區擁有雄厚的資源和經濟基礎,產業轉型升級勢必是其未來發展趨勢。且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這種產業承接發展轉移和以往的產業轉移存在本質區別,因為長江流域本具備一定的規模,由此決定其在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會引進一些缺乏的產業,從而彌補當地產業發展的不足。
(4)經濟極化效應。水運運輸和鐵路運輸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運輸范圍局限性,伴隨航海運輸事業快速發展,航運的運輸優勢作用將會進一步凸顯出來。越來越多的產業和行業會集中在長江地區,而這種聚集是規整的、有計劃的,通過這種聚集能夠更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增強各個區域之間的配合程度。
三、長江航運的發展潛力
1.豐富的自然資源
長江干流區域的漁業、農業、林業、礦產資源豐富多樣,其中流域耕地就占據了3.5億畝,占據全國總體面積的1/4。長江流域耕地面積占據地區總體耕地的63%,占據全國范圍內耕地面積的30%。另外,長江流域的糧食產品和魚類產量巨大,占據全國首位。不僅如此,長江地區還具備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有色金屬、磷、鹽、硫等化學礦產為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特殊的區位優勢
長江干線集合黃金水道和內陸海岸線為一體,和其他航運相比具備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水路運輸優勢,橫跨我國中西東三個地區,擁有整個國家范圍內最多的直流和最大的內河。不僅如此,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長江流域還是我國原材料、機械設備、高新技術的重要集中地,在拉動地區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國家發展重點的轉移
國家重點轉移一般體現了兩個傾向,一種是政策傾向,另外一種是產業重心發展傾向。國家逐漸將長江地區的航運建設納入到國家戰略,旨在通過長江地區的經濟發展輻射周圍西部地區發展。另外,沿海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逐漸進入轉型升級的行列,怎樣進一步開發和高效率利用資源成為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四、長江航運發展困境
1.水路交通航運發展較慢
在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支持下,商品貨物的運輸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在公路、鐵路、航空航天事業的深化發展下,商品貨物運輸渠道增多。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公路和鐵路是常見的兩種貨物運輸方式,在公路和鐵路的快速發展下,水路運輸比例日益減少。
2.中西部地區的航運發展不平衡
國家經濟發展重心在經濟發展開始時期多偏向于沿海地區,對東部地區的扶持度較大,而對西部地區的扶持力度較小,由此在無形中加大了東西部以及中東西三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3.流域經濟利益發展不統一
對于長江地區資源的開發利用現階段缺乏一個統一的決策機構和標準,即使有的政府部門下發了一些合作小組規劃,但是整個政策的協調依然歸于當地政府部門,區域之間的競爭超過彼此的合作交流,因而也就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共同開發長江流域地區的資源。
五、提升長江航運和地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策略
1.進一步發揮出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作用
長江流域范圍內經濟和航運發展缺乏活力的本質是發展模式問題,以往在政府部門主導下的市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流域范圍內經濟市場發展活力,而在指導職能作用發生轉變之后,航運發展也需要將政府主導下的有限作用轉變為市場主導下的政府有效作用,充分發揮出政府在社會主義經濟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調節供需平衡問題來最大限度激發市場發展活力。
2.提升政府部門的服務價值
提升長江航運和流域范圍內的經濟互動除了要發揮出市場經濟的重要作用之外,而且還需要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提升長江流域輻射區域范圍內政府部門的服務價值。其中所產生的正效價值是政府系統對社會發展所起到的支撐作用,負效價值是政府系統對社會發展產生阻礙的價值和過程。
從當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提升政府部門服務價值的策略包含以下三種:一是政府部門將其管理職能轉變為服務職能和監督職能。二是政府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出自身的正效價值,為社會公共產品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三是為了避免政府負效價值應最大限度地減少腐敗行為,在社會范圍內打造有效的防腐敗機制。
3.強化長江航運自身建設
長江航運自身建設發展對當地流域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基本滿足當地流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長江航運還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快打造完善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在這個系統的作用下來優化和完善國際航運接軌模式,為長江流域范圍內的航運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支持,從而有效提升船舶通過效率和文化航運發展成效,使得當地航運發展和流域經濟相適應,最終實現彼此的互利共贏。
六、結語
綜上所述,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是密切關聯的,航運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帶動金融業的發展,同時也在更深層次的方面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本文以長江航運和經濟發展為基本研究對象,就這個地區的金融業和航運業發展關聯來看,流域經濟增長和長江航運發展的相互作用,突出表現為流域經濟的發展促進長江航道通道完善、長江航運拉動流域經濟發展及其發展擁有足夠的潛力。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長江航運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也面臨較多的困境,突出表現為水路航運發展較慢、中西部地區的航運發展不平衡、流域經濟利益發展不統一,針對以上問題需要從發揮市場經濟帶動作用、強化長江航運自身建設、發揮政府部門主導作用思考怎樣更好地發展地區航運,旨在通過航運更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鼎新,周桂良.運河航運與江蘇運河沿線城市經濟發展關系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12):35~37.
[2]甘愛平,曲林遲,真虹等.從經濟增長與航運周期波動關系看我國“十二五”航運發展對策[J]水運管理,2011,33(7):5~8+39.
[3]游士兵,任靜儒,彭東方.長江航運與流域經濟互動影響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4,(04):64~70.
作者簡介:
李家慧,供職于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