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平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議題式教學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它符合思想政治課程的育人要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促進道德與法治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方法時,教師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目標的制定、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設置以及評價的方式等,對教師自身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對議題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進行探究,以期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 初中? 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65-01
一、設計明確目標,體現核心素養(yǎng)
在實施議題式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樹立起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僅要包含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還要體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進而依據目標來規(guī)劃具體的教學過程。議題式教學目標是對知識、能力、情感三種目標的整合,是一個系統化的任務。設計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議題式教學的第一步,對后續(xù)活動的開展發(fā)揮著導向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要確保教學目標的精準性、科學性,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現有的教學資源等,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需求的教學目標。
比如在教學《綻放生命之花》一節(jié)時,教師可設計如下教學目標:首先,以議題式情境為載體,引起學生對生命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貴,并掌握一些自我求生與救助他人的技能,學會關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次,使學生了解生命的含義,意識到生命的意義不僅在于時間的長短,更在于質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最后,培養(yǎng)學生思考和探索生命意義的意識,使他們學會珍愛生命,并將這一理念落實到生活實踐中去,積極地提高自己的生命價值。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思考
議題式教學強調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最終引導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課堂教學的議題必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具備時代特點,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可讓學生參與到議題式教學中的情境構建中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不同學生對自己生活經驗的分享來進一步豐富議題式情境的內容,加深學生的感悟。在創(chuàng)設出情境后,教師還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當中進行思考,通過對問題的探究過程,來發(fā)揮議題的教學價值,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比如在教學“尊重自由平等”的時候,這一課的內容較為抽象,如果教師直接對“自由”和“平等”對概念進行講解,學生不容易理解,難以對其形成準確的認識,也無法用所學對知識來界定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對此,教師可采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法,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經常見過或接觸的問題,結合生活實例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可以拉近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系,如針對現在學生喜歡上網的情況,教師可引入“某男子在微信朋友圈散播謠言被行政拘留10日”的例子,并提出以下問題:“你是否經常使用微信?有沒有在微信上收到或轉發(fā)類似的謠言信息?你如何看待對傳播謠言者的行政處罰?我們應當怎樣正確地運用網絡?”這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議題式教學活動中來,對教學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組織探究活動,增進師生交流
在議題式教學中,議題是鏈接學生與教師、教學內容的紐帶,而問題則是學生探究與獲取知識的載體,探究活動的組織決定著各項教學目標的達成,關系著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探究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很多,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材情況與學情來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具體來說,包括議題情境的設計、教學資源的搜集與整理、問題的設計、教學環(huán)境的布置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教師要通過議題的引入來帶領學生走進探究活動,營造出平等、開放的班級氛圍,為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比如在教學“建設美麗中國”一課時,教師可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針對家鄉(xiāng)近些年的發(fā)展變化寫一份簡要的調查報告,在課堂上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分享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來豐富課堂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切地感受到我國近年來的繁榮發(fā)展,增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入一些課外資料,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比如資源、環(huán)境、人口等問題,激發(fā)他們的責任意識,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結語
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促進學生思想文化與法制意識提升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積極地將議題式教學運用到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彰顯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議題情境為紐帶,以問題為載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其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慧. 探究式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