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鳳君
【摘要】作為一種具有時間短、突出主題、內容集中具體等特點的微課教學,開創了新的數學教學思路和方式。由于其具有符合初中學生興趣、思維習慣和喜好的特點,因而也使得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大為提升,初中生在數學上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也可以得到培養和提高。就微課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的基本內涵、作用與注意的問題加以探討。
【關鍵詞】微課 ?數學教學 內涵 作用
一、初中數學微課的內涵與作用
(一)數學微課的內涵
從現階段我國教育界以中小學微課特點出發的定義最為貼合,本文結合前人的理論,總結為:微課是立足于教學實踐基礎上,通過作為載體的視頻開展的教學,目的是將教師教學中重要的知識點或關鍵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
(二)數學微課的作用
1.對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起到有效激發
數學微課教學是以概念、定理、例題為重心的,學生可以從自身需要出發,個性化地選擇問題進行探索,還可以自設自己的學習進度,隨時對微課視頻實現暫停或重播。
對于學困生,微課教學能夠給予他們最大的輔助學習,通過反復對初中數學難點、重點的視頻觀看,達到對這些知識的深刻理解。同時,由于微課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內容,從而學生可以更多角度、更全面地學習數學知識,拓寬數學思維;而對于優等生,怎可以通過微課,在業余時間,學習到更具探索性的學習內容,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素養和思維能力。
微課教學可以更好地創設課堂情境,尤其對于抽象、晦澀難多的數學公式、定義等,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延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這種呈現方式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的根源探究,形成對數學問題更深刻地思考,領悟數學思想的精髓,從而使數學學習變得更為有趣,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得以充分調動,學習和教學均可獲得良好效果。
2.對初中數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更好地突破
微視頻課通常的時間都在5~8分鐘,卻能集中的對數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直觀講解,使學生更好的對重點難點進行理解和掌握,最終實現問題的突破。例如,以“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圖像間的關系”的教學為例,可以充分利用傳統的教學教具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在進行k 相同、b 不同的兩種函數的直觀展示時,學生通過觀察不同函數圖像的位置,以及拖動正比例函數圖像運動過程中b的數值變化,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具體,突破了教學難點。
3.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課后例題、練習題及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講解和拓展,這時,微課應用于數學課堂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和拓展。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作業江是尤為重要的一環,對于普遍性的問題,可以借助微課進行典型問題的講解。而對于個性化的問題,在課堂時間不足時,教師又可以借助微課,制作講評,供學生視頻學習,并補充相關的課外練習以鞏固和檢驗學習成果。
4.通過多角度的教學資源,強化初中生對數學知識以及思想方法的掌握
網絡可以為教師微課教學提供豐富多樣的素材資源,也成為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拓展解題思路而搜集自學素材最有效的“武器”。學生也因此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認識能力得到提升。
學生也可以自主地對網絡平臺上與自己相關的教師教學視頻進行觀看,從而強化自己弱勢方面的知識重點或難點,或一題多解的思路或方法。不同學生適應教學方法也是不盡相同,對學生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不一樣。
5.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有助于初中數學實際應用價值的體現
數學與實際中生活相聯系,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諸多于他們所學數學知識相結合的現象和視頻資料,教師可以將符合時代和學生興趣的資料和視頻與數學知識點結合,制作成微課,以更好的將數學教學的知識點引入到其中,或者數學知識和思維的課外運用,這樣不僅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形式,而且還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現實的意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價值。
二、微課應用于初中數學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教師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
微課是為突出初中數學中的難點和重點而制作,因此,制作的教學視頻要精簡,減少文字的使用。在微課視頻的效果上也要講求生動,內容間的銜接有數學思維,畫面清新流暢,恰當地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從而使學生的眼耳頭等多個感官器官得到充分地調動,想象力充分并激發,充滿趣味,使學生印象深刻。這就離不開教師在微課制作上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
(二)重視微課制作中摘選內容的選擇
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運用于微課視頻的制作,而是應當從初中生的興趣、思維等多方面選擇合適的資料內容展開教學設計。對于那些通過師生互動推動教學進展,或者可能對學生理解形成阻礙的內容則不適宜選擇作為微課素材。這也說明了微課教學并非萬能,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仍有著其無法替代的作用部分,它與微課相得益彰,更高質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和目標。
(三)以學生思維和語言特點作為開展教學的語言基礎
微課除了要建立在初中數學所應有的內容和特點,還應以學生為切入點,滿足初中生的需求。為此,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特點和思維為中心,使講解通俗易懂,語音、語調及語速都要適當的調控,節奏感要強,講解的內容與呈現的畫面相對應。教師要把自己也轉化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展開對話,成為參與者,避免平時授課所使用的語言、腔調,而是多用“我們”等與學生平等身份的對話交流,營造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有被重視感,激勵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四)重視微課的問題情境引領作用
問題情境可以引領學生入情入境,使初中數學問題更具趣味性和探索性,初中生的求知欲更加強烈,從而在疑問和思考中去觀看微課視頻同時,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得到最大化的尊重與發揮。著名的教育技術和教學設計理論家M·戴維·梅瑞爾提出的五星教學原理表明,圍繞問題展開的教學才能對學習者的學習起到有效地促進作用。因此,微課中可以將問題作為貫穿的重心,穿針引線,從而牽引著學生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并由此順利地將其他教學環節圍繞這一中心點進行建構,實現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大問題是微課設計的“主干”內容,首先,要思考的是由“主干”逐次引申出有助這一問題思考的必要“枝蔓”——小問題;其次,針對難度偏大地問題,教師不僅要設置有助于學生理解大問題的輔助性小問題,并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比如,可以先對教學視頻內容暫停觀看,等對小問題思考完成后,再繼續視頻加以驗證;再次,針對微課情境教學所具有的探索性特點,教師應盡量采取滲透啟發式教學法,尤其對那些數學題意分析題和問題轉化地數學題,教師在講解上,要注重語言講解的用詞,能夠起到對學生數學問題思考的引導和助推。
(五)注意微課時間短這一特點
與傳統數學教學相比,微課教學時間短是一大特點。為此,在設計上要尊重這一客觀特點,將教學的時間精簡在10分鐘內,教學的內容要做到主題鮮明、問題焦點集中、側重數學教學中的某個環節,引入和結題都要簡潔明了,使學生更加清晰地對知識點中的關鍵要素加以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劉小晶,張劍平,杜衛鋒.基于五星教學原理的微課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1).
[3]莊美容.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