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摘要】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體現在多個方面。因此,數學教師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這樣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培養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完成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通過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途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本篇文章通過對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途徑與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途徑?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72-02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數學對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數學這門學科的知識是來源于生活之中的,其在生活中也是被人們廣泛的應用于方方面面。所以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通過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從而使得學生將課本中晦澀的理論知識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之后,能夠理解得更透徹,利用這種教學方式無論對老師的教學質量或者學生的學習效率來說,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的形式主義
數學在生活中的功能主要是為日常生活服務的,所以對于在小學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則需要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完成。雖然這個教學目標是需要小學教師來完成的,但是迫于升學的壓力,一些教師往往會把教學任務依舊引入應試的機制之下。當下教師與家長都認為分數才是衡量能力的標準,所以在這種教育環境之下,教學的方式對于學生的思維與創造能力無法達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并且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
(二)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首先,教師在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中。對課堂中的理論知識過于重視,而對這項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卻會忽略,教師為了使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通常會讓學生對記憶點死板地加強記憶,而忽略了要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所存在的聯系。其次,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過程沒有與相關理論相結合。由于教師沒有很好地對數學生活化的教育意義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對數學思維與數學研究中所存在的嚴謹性的意識不徹底,所以使得在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總是流于表面。要重要的是,之所以實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與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景,增強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除了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外,還要讓他們充分的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小學生由于他們的心智還未成熟,感性占據著主導地位,同時邏輯與思維能力方面沒有進行訓練,所以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數學的態度是抗拒的。小學生對于數學的不感興趣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的感性情感要大于理性情感。但是作為老師來說,對于這一情況更要通過有效的教育方法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更加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將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百分比》這節課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入生活情景的方式來進行。提出問題“小華上周在鞋店買了一件外套,商家在搞活動,一件8折,兩件6折。小華花了210元買了兩件相同款式顏色不同的衣服,那么請問一件衣服多少錢?”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討論,因為這是生活中所常見的,所以他們在理解起來也沒有那么困難。但小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難免具有局限性,所以老師通過引入問題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發現錯誤并及時指出,學生在激烈的討論過程中使他們對數學學科知識產生興趣。讓小學生在這種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對數學學習方法能夠掌握得更加熟練,并把它運用在實際的生活問題中。
(二)在生活中融入數學,強化數學意識
在上課之前,教師要認真備課,根據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將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相結合,設計出符合小學生的數學教學內容。讓小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比如“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時,“有一間屋子要鋪地磚,屋子的長和寬都為5m,但是商店中卻有不同規格的地板磚分別為:第一種,寬20厘米,長25厘米,單價7元;第二種,正方形的地板磚邊長都為25厘米,單價6元;第三種,也是正方形地板磚邊長為20厘米,單價為5元,那么請問,選擇第幾種的地板磚最省錢?”學生通過討論計算得出,第一種方式需要地板磚500塊,合計3500元;第二種,需要地板磚400塊,總價2400元;第三種,需要地板磚625塊,總價3125元,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選用第二種地板磚最便宜。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來源于生活實際問題,而那些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抽象概念的知識點,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設立情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通過以上教學實例,學生不僅掌握了課堂中的重要知識點,還獲得了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加認識到這門學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重視這門學科的學習。
(三)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知識的途徑主要來源于課堂之中。而對于小學老師來說,要做的就是需要使學生認識到除了課堂,生活中處處可以學到知識,把課堂的理論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夠進行數學的學習。由于小學生的自律性較差,所以教師就需要通過布置難易合適的練習,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后第二天上課前進行講解。通過練習的方式,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的內容加深理解的同時,對學習熟練運用這項數學知識也起到了強化的作用。適量的練習使學生快速的查漏補缺,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表面積”的學習中,讓學生在課下對家里的門、窗等物體進行測量,并計算出各自的表面積。因為學生具有個體的差異性,老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在保證學生學到知識的情況下,利用課后分層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完成課后的練習,這樣的方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通過上述的內容,教師對小學生數學課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的前提下,同時他們對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增強。這種方式使學生在生活能力提高的同時,也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學習與運用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實現,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培養其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2]陶小妹.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以“分數的意義”一課為考察中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6):113-114.
[3]孫秀.讓數學回歸生活——例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72.
[4]謝業周.小學數學“五環節”教學設計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