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嘉盈
【摘 要】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促進師生之間有效交流與互動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生思維活動的起點,更是學生探索學習,創造發展的起點。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領域,其課堂提問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認真研究閱讀內容,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提出合理的問題,以達到加強學生閱讀,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的目的。本文中,筆者就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對課堂上“提問”的設計進行了研究,并提出具體的優化策略,以期拋轉引玉,與廣大教師共同探討這一問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提問設計 ?優化策略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合理調節課堂結構,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有積極作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創造者和主體,教學活動的開展應以學生發展為目標,合理優化教學過程。然而,綜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課堂上教師的提問存在問題太困難、太簡單、太繁瑣等諸多問題,甚至很多教師常常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學生,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還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無法實現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因此,語文教師應切實弄清課堂提問要求,講究課堂提問藝術,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教育效用,達到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效果。
一、變復雜為簡單,深化知識理解
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大道至簡、簡約教學這一教育理念可打造出更為高效、更為實用的課堂。大道至簡、簡約教學,換句話說就是,教師應摒棄冗繁的教學模式,深入淺出,把深奧的道理說簡單,把復雜的問題做簡單,以少總多,返璞歸真,這樣的教學更加高效且有效。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精準解讀文本內容,圍繞重難點知識精心設計課堂問題,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深刻的內容,讓每一個問題在課堂上都能發揮最大效用,讓深奧難懂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而確保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
以《長征·七律》這一課為例,筆者緊扣文章核心內容,并以此為突破口,提出問題以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如詩中的“難、閑”等字的理解,借此引導學生感受長征過程中的千難萬險,接著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初讀文本,“通過讀,你發現長征途中,戰士們遇到了哪些困難?紅軍戰士又是如何面對這些困難的?毛主席在詩中用一個詞寫出了紅軍戰士面對困難的態度,請找出來。”在問題引導下,學生對文本精讀之后,漸漸理解了長征過程中紅軍戰士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念。這樣的提問方式,免去了復雜而繁瑣的分析過程,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去閱讀文本,理解文本,自然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圍繞課文重難點設計核心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進而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問題難度適宜,引導主動學習
課堂上的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如果問題太難就會使學生不知所云,而問題太簡單也起不到對學生思維啟迪的效用,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有適宜的難度,既要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也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為學生提供“跳一跳、摘桃子”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此為出發點,設計難易適中的問題,真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以《窮人》這篇課文教學為例,在教學中如果提問學生“課文中寫了哪些窮人?描述了什么樣的故事?”這樣的問題想必有些簡單而表面化,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于是,筆者就換了一個角度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篇課文是‘窮人,但文中未出現一個‘窮字,字里行間卻處處看出‘窮意。現在大家閱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窮?你感覺這些窮人怎么樣?”改變了問題的角度,問題的思維含量也提高了,學生要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認真閱讀課文,并積極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感受,才能深刻理解課文,與此同時,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思維水平,獲得知識技能。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以難易適中的問題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文本,繼而引領學生從正確的方向去尋找答案,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提問重精,提升學習效率
課堂上提出問題主要是為教學提供服務,因此,問題的內容要圍繞教學目標,抓住教學重點,提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核心問題,確保問題的精度。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精問”呢?筆者認為,教師要在注重提問藝術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問題的量,以精、少、實為原則設計具有啟發性、挑戰性、靈活性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確保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對語文知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切實發揮問題的引領作用,達到“一問抵多問”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總之,課堂提問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更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認識課堂提問對教學、對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意義,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在課堂上設計恰當而有意義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文本內容積極思考,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努力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胡莉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提問技能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06):217-221.
[2] 朱思茵.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存在問題及成因[J].文學教育(下),2019(10):144-145.
[3] 石艷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對策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9,21(0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