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昭映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逐漸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企業日常運轉、高校日常管理中,高校財務活動及財務管理模式也隨著社會的發展步入了新的臺階。互聯網不但實現了高校資源的優質化,同時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但是在當前高校中對互聯網財務管理中的運用還尚不成熟,期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以一民辦高校在實踐中的財務管理例子,探討其積極就互聯網技術與高校財務管理相結合中努力發展,并針對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出妥善處理,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開辟新的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財務管理? 創新研究
互聯網的發展不但為當前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帶來了改革的嚴峻挑戰,同時也為其帶來了無限的機遇。隨著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大力運用,高校財務管理中也逐漸將互聯網納入其中,從而形成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高校財務管理新模式。本文針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的創新進行研究,以廣東D學院的財務管理為實例,探索有效的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優化方式,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可靠的創新路徑。
一、傳統財務管理中的問題
(一)管理效率低下
在高校的財務日常管理中,報賬是其財務管理過程中極為繁瑣的工作流程。根據傳統手工報賬模式,相關報銷人員必須經過對相關必要數據與資料進行自行收集,嚴格粘貼報銷單據,按要求相關部門的領導人進行審核簽字后,再由財務安排處理。由于資金限制,現在還是采用傳統的報賬方式,不但加重了財務工作人員的消極情緒,同時也耽誤了報銷人員的時間,過大的財務工作壓力也會影響工作效率。部分高校嘗試采用網上自助報銷模式,從而實現無現金交易的能力,可以通過網絡自助系統將報銷款直接打入相關人員的個人賬戶中。但是這種報銷系統還不夠成熟,大多數教職人員對其操作流程不熟悉,操作過程變得極為繁瑣,因此往往會花費比傳統報銷模式更多的時間,對其產生抵觸情緒,導致自助報銷系統形同虛設。
(二)財務管理壓力較大
財務信息是企業的核心機密,具有極高的特殊性,對安全保密的要求較高,因此,這就導致了財務系統通常是處于較為封閉的環境中,與學校的其他部門系統并未實現網絡連接,因而財務信息與其他管理信息無法實現共享。這就導致了在進行財務核算過程中,無法準確地對高校財務情況進行清晰的反應。比如執行嚴格的財務預算制度,各學院及各部門的支出都需限制在預算內,但核算各部門的費用使用情況都需要手工統計并且延后時間往往幾個月。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財務收支水平也在逐漸上漲,這就導致了財務工作在后期進行核算時會出現極大的壓力與負擔,也造成信息不透明和延后現象。
(三)財務管理信息滯后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在信息傳遞中還存在信息滯后的嚴重問題。通常財務信息的傳遞大多都是通過郵件群發送、電話甚至采用口口相傳的方式進行傳遞,這就導致了相關信息的時效性極差,極易導致因信息滯后而使財務工作無法正常推進的情況發生。此外,傳統管理模式中具有極強的重復性,財務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對每一位前來辦理的人員進行重復的辦事流程,同時對各種問題進行解答,這種重復性勞動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壓力,導致其服務質量有所降低。
(四)財務信息缺乏統一管理平臺
學校擁有多個管理系統,包含但不限于飯堂消費系統、圖書館門禁通道管理系統、冷熱水和電表管理系統、停車場自助識別管理系統、財務收費系統等,但由于各個系統相互獨立,各個系統自助化程度不高,各項充值都需到人工抄表后通過現金或支付寶辦理充值,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財務管理
互聯網是當前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新技術,其發展對高校財務的管理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了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強了財務管理的效率,而互聯網技術同時也為高校的財務管理帶來了積極的變化。
(一)財務信息云計算
云計算是當前互聯網技術運用中的基礎運用,通過大數據技術等為財務系統進行相關服務,同時對于涉及到的資源通常采用虛擬化技術進行,并且其資源與數據均為動態,且可不斷進行擴展。而云計算中的大量計算機均分散與各處,且數據均儲存于遠程服務器中,通過建立數據互通網絡對儲存系統進行訪問,能夠輕松地對數據中心所需要的資源進行查閱。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逐漸成熟,能夠有效地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還能顯著的提高財務管理的可靠性與擴展性。
(二)財務扁平化管理
采用互聯網技術能夠有效的將財務與高校其他部門相互連接起來,從而實現數據共享,并且財務工作也能下沉部分至各部門的日常工作中,從而實現財務工作扁平化管理,更好實現業財融合,提高了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
(三)財務網絡化分析
在互聯網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多項工作都能夠通過各類網絡程序進行完成,同時,當前的互聯網已經逐漸實現了現實網絡化,對各項程序進行及時的記錄與更新,逐步實現了各項數據之間的同步管理。而相關財務人員則可通過網絡對所需要的數據進行查閱、分析以及信息反饋,從而逐漸實現了網絡化的財務管理模式。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我校財務管理思路
(一)智慧校園中的財務管理角色建立
近些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等概念或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國家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互聯網+智慧校園”的概念,高校信息化建設應該或者已經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基于校園虛擬卡,通過服務平臺,逐步建成“互聯網+校園”運營服務平臺,為師生提供校園虛擬卡、校園生活等基礎服務。適應移動應用的時代,增強校園服務管理能力,提升校園管理信息化水平。其次,把辦公系統和業務系統整合到基于統一的移動服務平臺中,實現完整的個人工作臺,提供統一的服務入口,從而實現便捷的獲取服務、信息共享、辦公能力跨PC與移動端同步,打造一個有親和的智慧校園。
而依托網絡技術的智慧校園能夠將各部門所需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建立一個共同、同一的信息化處理平臺,從而實現管理、財務信息等相關數字化管理。通過網絡技術的介入,能夠實現數據在線處理、在線交流,從而顯著的提高了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此外,在智慧校園的系統中,對高校的人事、資產管理、學生收費等各方面的信息進行高效率的整合,確保所有的信息都能夠進行及時查閱,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信息時效性與可靠性,加強了財務管理的效果。
一直以來,校園卡因為技術與設備的限制,只能在卡中心現場進行現金充值,而學生下課時間往往也是工作人員下班時間,教職工和學生充值很不方便。2014年起,學校積極與銀行簽訂了金融合作協議,對校園卡項目開始建設,校園卡可使用支付寶在網上充值。支付寶充值開通當日起,現使用人數占學生總人數90%以上,大大方便了學生,同時也減輕了卡中心人員日常收費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很好地解決學校大門門禁、實驗室和圖書館出入等身份識別問題。
為迫切解決學校水電費仍然人工抄表問題,學生繳費雖然可以通過支付寶繳費,但要人工抄表計算,宿管員和輔導員每月大力催繳,學生宿舍變動對歷史水電費催繳困難。各個系統也是獨立運作,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平臺。近期,隨著微信支付寶的普及使用,逐漸開放傳統的管理思維,將全面實行智慧校園(虛擬卡+)管理平臺方式,實行身份管理系統、消費管理系統手機平臺繳費功能、虛擬卡+聚合支持、充值、繳費管理系統、移動辦公服務端(微信服務大廳入口)權限、后勤綜合管理系統(含水、電、消費管理、 報修管理)、校園宿舍門禁人臉識別等功能。通過虛擬卡服務平臺,建成“互聯網+校園”運營服務平臺,最終實現“統一認證、統一支付、統一門戶”,為師生提供教學、科研、生活等各類服務,增強校園服務管理能力,提升校園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優化財務管理流程
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可通過網絡技術輔助進行信息歸集管理。近幾年積極依靠網絡技術,上線資產管理系統,對資產購買價值、存放地點、保管部門、盤點方式等進行規范和系統信息化。 在對于科研經費管理方面,上線科研項目管理系統,科研項目到賬和支出信息都在系統項目中記錄,下一步將實現支出與銀行的對接,能夠及時對負責人進行告知,從而減少了相關人員對賬目款項的反復查詢工作量。此外,課題經費的實時更新能夠使各院系及時對自身經費的使用量進行掌握,從而實現經費的動態監控,對經費支出進行合理安排。
對高校來說,及時準確收取學生學雜費是財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2019年中期,通過銀校合作購入財務收費系統。學生收費信息導入系統,新生未到校前可通過微信支付寶任意銀行預繳費,不用事先開立銀行卡。這也解決現時銀監會對未經持卡人同意批量開卡的限制。
在財務管理希望加緊建設兩個系統,一個是財務預算系統,學校各部門通過預算系統及時掌握預算情況和控制預算,也為財務人員統籌學校預算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基礎。另一個是財務報銷系統。報銷單據能通過電子單據在系統傳輸和審核簽署,大大減少單據審核流程時間,加快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高校財務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積極的傳統財務管理理念進行轉變是當前極為重要的措施。在互聯網背景下對高校財務工作進行管理,嚴格對財務相關人員信息化水平進行提高,并對管理措施進行嚴格執行,能有效的促進高校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設.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的實踐與路徑分析[J].西部財會, 2017(1):46-48.
[2]吳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 2018(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