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繼波


【摘要】
目的:分析社區護理實施于晚期癌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對象選擇于2018.8~2019.8期間我院門診部接收的晚期癌癥患者36例,抽簽方法進行分組分析,18例實施社區人文關懷護理的患者納入實驗組,18例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對2種護理方法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和比對。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對,實驗組患者的總護理滿意度獲得提升顯著的效果,SAS評分和SDS評分均獲得降低顯著的效果,2組以上比對數據差異與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相符合(P<0.05)。結論:社區人文關懷護理實施于晚期癌癥患者中可達到滿意的效果,適合推廣。
【關鍵詞】晚期癌癥;社區;人文關懷護理;常規護理;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 R851.7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83-02
癌癥患者發展到晚期,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已經無法發揮效果,在疾病的折磨下,常常會發生營養不良或體質衰弱的情況,且伴有軀體疼痛,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晚期癌癥患者而言,為對其生存質量進行提升,需要通過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對心理狀態進行緩解,此時護理干預可發揮重要的作用。我社區在護理實踐中發現人文關懷護理可獲得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對其實施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分析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對象選擇于2018.8~2019.8期間我院門診部接收的晚期癌癥患者36例,抽簽方法進行分組分析,18例實施社區人文關懷護理的患者納入實驗組,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0:8,平均年齡為(65.18±2.15)歲(48~85歲);18例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為9:9,平均年齡為(65.30±2.16)歲(50~86歲),2組患者臨床資料中數據信息經統計學分析,結果與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不相符(P>0.05),可比性提升明顯。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社區常規護理,主要是對患者病情進行有效評估、對化療導致的不良反應進行緩解、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對并發癥進行預防等。實驗組患者則實施社區人文關懷護理,具體護理方案為:(1)構建人文關懷護理小組,強化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交流方式可采取微信、QQ、郵件、電話等各種方式,對患者心理障礙進行消除,并對患者信息進行了解,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護理方案進行制定,并對家屬的情感支撐進行強化[1]。(2)由于癌癥發展到晚期患者會呈現較低的抵抗力,身體也越來越消瘦,臥床較長時間,可導致各種并發癥發生,比如大小便失禁等,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保證家庭環境安靜、舒適,告知家屬夜間、清晨護理要加強,對患者身體要定期清洗,床單、衣物要經常更換;對患者翻身定時進行,對壓瘡進行預防。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依據,對保健護理方案進行制定,對患者休息和飲食進行幫助,食物保證維生素、蛋白質含量高的軟質食物,對患者進行幫助指導適當活動[2]。(3)面對疾病患者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尊重患者,對患者心理變化進行動態觀察,鼓勵和安慰患者,將癌癥晚期的護理注意事項向患者和家屬進行告知,對患者需求進行詢問,對患者進行鼓勵,使其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特別是不舒服的地方,對護理措施進行及時實施[3]。
1.3 評價指標
本研究的評價指標為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共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項);心理狀態(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分數越低心理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2組患者所有比對數據處理分析均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3.0,X2和t分別驗證計數數據和計量數據,統計學意義存在以P<0.05為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比對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對,實驗組患者總護理滿意度獲得提升明顯的效果,比對差異與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相符合(P<0.05),詳情如下表1所示。
? 2.2 比對2組患者心理狀態?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實驗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均獲得降低明顯的效果,比對數據差異與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相符合(P<0.05),詳情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癌癥晚期患者需要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和身體疼痛,生存質量較低,社區對晚期癌癥患者實施護理管理,因為晚期癌癥患者治愈的機會已經喪失了,為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提升,實施社區護理。人文關懷護理,對晚期癌癥患者護理過程中體現人性化和個性化,促進護理手段有效性和合理性,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改善,依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實施心理干預和情感支持,將心理問題排除,避免癌痛加劇。同時促進患者面對死亡時心態可以平和,進而促進生存質量的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人文關懷護理獲得100.00%患者的歡迎,且患者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均獲得改善明顯,護理效果明顯。本研究結果與楊旭紅研究中臨終關懷護理的實施效果基本一致[4]。
綜上所述,社區人文關懷護理實施于晚期癌癥患者中可達到滿意的效果,適合推廣。
參考文獻:
[1] 呂潔萍.晚期癌癥患者社區臨終關懷護理的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2):143-144.
[2] 林毅,李秋萍,徐英華,周惠雅.基于醫院的晚期癌癥患者居家延伸服務的可行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8,33(05):85-88.
[3] 范娟寧,馮延延,李鈺,焦婷婷.對晚期癌癥患者實施社區-家庭一體化居家姑息照護的健康教育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1):143-145.
[4] 楊旭紅.對社區60例晚期癌癥患者臨終關懷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