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與提升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企業對高素質綜合發展的人才需求量逐漸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大的發展難題。小學階段作為至關重要的基礎性階段,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為了教師們研究的熱點話題。小學音樂作為學生音樂藝術素養培養最為主要的陣地,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實現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與深厚的藝術素養。因此,本文將針對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生;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9-0197-02
【本文著錄格式】羅東娟.小學音樂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北方音樂,2020,05(09):197-198.
一、核心素養與其特點
(一)核心素養與音樂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顧名思義主要指的就是學生應該要具備的、能夠不斷滿足其終生發展成長需求以及社會需求的必須具備的基本品格與能力。核心素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變化的需求,使學生可以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之中。
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指的就是在核心素養的發展背景下,學生具體在某一學科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學科核心素養不但具備學科的教學特點,也具備一定的跨學科性質,只有學生具備了較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就是要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基于國家基礎課程改革,以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之下產生的。是實現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一環。它與音樂有一定的關系,但更突出的是音樂作為學科的體系性和本位性。主要表現的是學生在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以后,所具備的“音樂學科”方面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特征
一是綜合性較強。對于小學生而言,在音樂教學中培養起核心素養,具體來說指的就是幫助其掌握全面的音樂知識,促進其音樂能力的不斷提高,使其具備基本的音樂思維。這三方面教育內容缺一不可,互相之間具有較為緊密的關聯性,這也就導致其具有較為突出的綜合性特點。小學生在接受音樂教學時,要想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就需要在充分掌握了音樂相關基礎知識點的前提下,懂得利用音樂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能力。在音樂能力得到了良好培養后,音樂思維也自然得到了有效地形成。除此之外,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除了基礎的英語知識點外,還蘊含了很多文化方面的知識點,這些也都要求小學音樂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特點,突出綜合性特征。
二是突出發展性特點。實際上,任何教育教學行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循序漸進,都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這也就是教學行為具備了一定的發展性特點。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需要注重這種發展性的特點。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時間跨度相對較大,學生在不同的成長時期,具備的成長特點以及學習情況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教師應該要做到時刻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時代特點等基本情況,注重突出發展性的特點,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是突出實踐性特點。正如當前新課程改革標準中要求的,學生除了要全面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強化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有效培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更加突出、明確實踐性特點,利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音樂課程要培養學生具有音樂思維和操作技能。因此,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是動態的實踐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音樂進行感知和探究,從而提高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
二、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注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通過對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實踐情況的分析可知,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的不足直接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因此,針對這樣的教育問題,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優化自身的專業水平,夯實自身的音樂素養。一方面,教師要不斷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核心素養大力倡導的發展時代中,小學音樂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核心素養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教育價值,并有意識地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措施;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要加強教師的教學培養,使教師在更好地掌握了音樂教育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可以積極應用奧爾夫等優秀的音樂教學法,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最終不斷促進學校音樂教師隊伍專業素養的整體提升。除此之外,教學反思作為當前教師開展教學實踐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于小學音樂教師的發展而言,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教學后針對出現的問題、學生的接受情況等來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以此來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目標。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音樂教學中實現學生音樂情感的培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一定要讓出課堂教育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并以此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為了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定要加強與學生的有效互動,使學生可以在互動中更好地理解音樂教學內容。具體來說,為了加強師生的有效互動,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對音樂教學內容有一個更為全面理解,并在情境之中實現音樂能力的提升與音樂情感的培養,最終促進學生正確的、全面地音樂思維。具體來說,教師在講解《致春天》這首歌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下身邊的春日美景,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則可以參與到小組討論之中,以此來實現加強師生間有效互動的目的。
(三)充分發揮微課的教育價值,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至各行各業,為了實現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教育部門加強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推廣與使用。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舉措。作為教育價值最為突出的教育信息技術,微課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利用微課開展小學音樂歌唱教學
作為小學音樂教學最為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歌唱教學不但要求小學生要對相關曲目的創作背景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還要求學生能夠在歌唱教學中寄托自己的情感于演唱之中,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歌唱水平。微課的有效利用不但可以為歌唱教學增添一定的生動性、趣味性特點,還可以良好的改善傳統歌唱教學中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因此,要想在歌唱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音樂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微課這一教學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動態化特點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演唱《憶江南》這首歌時,教師就可以在明確了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利用微課纖維學生呈現出江南水鄉的美景,使學生對江南水鄉有一個更為全面的理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不同樂器演奏的《憶江南》,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憶江南》的旋律魅力。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鋼琴演奏來進行基礎的哼唱,并在此基礎上來加強學生的歌唱教學。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歌唱教學水平,還可以實現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較為全面的提升。
2.利用微課開展節奏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良好培養
通過對當前小學生音樂教學實踐的分析可知,節奏教學既是音樂教學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難點問題,學生對節奏的掌握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音樂的深入學習。因此,教師要想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利用微課來不斷提高小學音樂節奏教學水平,讓學生在音頻、視頻中感受到節奏的特點,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節奏的重要性。例如學習《中國花鼓》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樂曲的節奏,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為學生播放兩種不同版本的樂曲,通過調整節奏快慢引導學生感知樂曲中的情緒。比如將《中國花鼓》以慢速節奏演奏,讓學生聆聽改編版本的曲子和原曲有什么區別。通過節奏的變化,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樂曲的精髓。除此以外,為了訓練學生的節奏感,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課,為學生呈現不同的聲音節奏。比如火車的轟隆聲、鐘表的滴答聲、馬蹄聲等,讓學生感受節奏的區別。接著教師為學生示范節奏拍擊,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展開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三、結束語
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各個學科教學而言都是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對小學音樂教學而言,學生核心素養的良好培養直接影響著其綜合素養的有效形成,對學生的藝術情操、心理健康等都具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特點,通過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加強師生交流、積極應用微課技術等多種形式來不斷提高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水平,使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培養,最終不斷助力我國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張麗.以人為本,落實音樂核心素養——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音樂教學新途徑[J].新課程(中),2018(3).
[2]劉曉東.淺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J].時代教育,2018(2):188-188.
[3]王璽,周琦.落實學科核心素養,讓音樂課堂深度發生——“第八屆中小學優秀音樂課展示與培訓活動”引發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19(5):9-12.
[4]王敏.基于音樂核心素養下的科爾文手勢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黃河之聲,2019(1).
[5]王琛琛.關于如何利用音樂學科活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小小音樂劇”活動課程初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3).
[6]姚麗雅.新體系在拱墅(上)——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音樂教學改革之路[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11).
作者簡介:羅東娟(1991—),女,漢族,甘肅靜寧,大學專科,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原安中心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