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理念不斷完善,素質教育成為新時期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下的高職教育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培養之外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音樂教育是高職教育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它能夠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在新時期的高職音樂教育中,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和創新,對教學思路與教學途徑進行有效創新。在創新過程中,不僅要確保高職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演唱能力等基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革來幫助學生提高對音樂的興趣與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音樂教育;新時期;教學思路與途徑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180-02
【本文著錄格式】沈威.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思路與途徑[J].北方音樂,2020,06(11):180-181.
引言
藝術教育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藝術修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同時也是滿足素質教育要求的重要教育內容。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教育能夠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及專業素養,加強對高職音樂教育的重視,既是確保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新時期高職院校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體現。但在實際的高職音樂教育中,存在著忽視音樂教育、沒有結合新時期教育理念及音樂教學要求對教育思路及教育方式進行創新等問題,影響著音樂教育的開展,也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基于此,在新時期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必須立足于現存問題,探索出新的教學思路與途徑,改善高職音樂教育效果。
一、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認知上的不足
受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高職院校在教育開展中更加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與技術的培養,對于音樂等藝術類教育存在著嚴重忽視。一些教師認為音樂教育就是讓學生唱唱歌而已,音樂教育的開展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不會有多大的幫助,也不會對學生未來的就業起到什么作用,認為音樂教育開展與否無關緊要。在這些錯誤認知的影響下,高職院校對于音樂教育的開展整體持無所謂、不重要等忽視態度,從而也導致學生對音樂教育課程的認知不足,沒有認識到音樂教育對于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重要性,缺乏音樂學習的興趣。因此,對于現階段的高職音樂教育而言,學校教師及學生對音樂教育認知的不足是制約新時期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
(二)教學方式的落后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與實施,新時期教育對高職音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來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調整,以最合理的教學方式來促音樂教學效果提升,促進學生在音樂審美能力上和音樂素養上的進一步提升。然而,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依然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很多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無趣的教學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在這種落后教學方式的影響下,教師無法保證音樂教育的效果,更無法確保音樂教育能夠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產生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被動的學習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惡、抵觸等負面情緒,大大降低了音樂教育對學生藝術鑒賞能力方面的培養效果。因此,教學方式的落后性是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
(三)教學目標的不準確
高職音樂教育中教學目標不準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沒有認識到高職音樂教育的真正需求,錯誤制定教學目標。高職音樂教育并不同于專業藝術學院的音樂教育,它的目的在于通過音樂教學加強對學生的藝術及修養的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高職音樂教育并不需要學生掌握多么專業高超的音樂技能與技巧,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應以發揮音樂的美育功能培養學生審美為主。但高職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高職音樂教育的重點,過分追求專業技巧的教學,導致音樂教學目標的偏離;其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離。在高職音樂教育中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論輕實踐問題,導致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離。很多教師因為認知的不足,在教學中只是為了單純地完成教學任務,每堂課都只是簡單地分析音樂理論,很少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這也是對教學目標認識不準確的體現。長此以往,既無法保障音樂教學的基本美育價值,也無法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限制了高職音樂教育的開展效果。
二、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發展的新思路與新途徑
(一)提高對音樂教育的認識
在新時期的高職教育中,教育的的目標不再局限于專業技能與技術的培養,還在于通過對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及藝術修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開展的新思路與新途徑必然離不開對教師及學生認識的提升。對于教師而言,教師作為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者和組織者,高職音樂教學中能否實現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及音樂素養的培養的目的,關鍵就在于教師是否對音樂教育的價值有足夠準確的認識。因此,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思路與途徑的探索關鍵在于轉變教師的思想和觀念,提高教師自身認識。教師要認識到新時代中創新意識的重要性,認識到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就是綜合型人才,結合時代特征轉變自身意識是創新音樂教學思路的關鍵;對于學生而言,學校應加大宣傳,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到自身發展中音樂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認識到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類型的需求及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認識,確保學生在音樂教育中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改善教學方式,提高音樂教育教學效果
正如前文所言,受傳統教學觀念及教師認識的影響,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學方式的落后性是限制音樂教育效果發揮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時期的高職音樂教育中,教學思路與途徑的創新必須以改善教學方式為根本,積極創新教育方式,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及審美能力的提升。首先,在實際的音樂教育中,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傳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合理融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有效發揮出音樂的美育功能。例如,在教學技巧時,可以引導學生尋找一些課本之外的運用相關技巧的音樂,讓學生進行實踐體會;其次,要通過提高教學方式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征,開展更多樣化、趣味化的音樂教學模式,以學生的思維與喜好作為音樂教學開展方式的基礎,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明確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
只有正確認識到高職音樂教育開展的目標,才能確保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開展思路與途徑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新時期的高職音樂教育中,學校應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通過研究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課程標準、研究市場需求等方式,對高職院校中音樂教育的開展目標進行明確。在課程標準的分析研究上,學校應集合所有音樂教師共同分析和研究課程標準對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目標的要求,提高目標認識的準確性;在市場研究方面,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專業的咨詢單位對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進行調研,提高高職院校對學校專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的認識,從而確保高職音樂教育開展目標的準確性。通過明確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實際開展的目的制定出切實可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保證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開展的有效性。
(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作為高職音樂教育開展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在保證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開展效果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因此,新時期的高職音樂開展思路與途徑應加強對教師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視。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方面。首先,需要學校加大投入,積極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教學,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教師的整體水平;其次,學校還應加大對音樂教師待遇的提升,以此鼓勵現有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并達到吸引高素質音樂教師的目的,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師資隊伍的建設。同時,還應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進一步促進音樂教師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最后,學校還應重視對教師培訓機制的完善,通過完善的培訓機制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及專業素質的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邀請音樂教學相關的專家及知名教授到校內對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還可以鼓勵音樂教師自主參與社會性音樂培訓活動,拓展培訓機會,掌握和學習更多更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從而有效保障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開展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音樂教學在各階段的教育中都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在高職教育中也不例外。音樂教育是新時期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時期的高職音樂教育中,為了改善教學效果、保障音樂的美育功能,必須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對音樂教育的開展思路與途徑進行創新;要以提高教師及學生對音樂教育的認識為基礎,推動教師完成教學方式的創新和優化,促進音樂教育效果的提升;學校方面應加強對音樂教育目標的分析和確定,同時加強對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視,全面促進新時期音樂教育效果的提升,實現新時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宋珍歡.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思路與途徑[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4):140.
[2]顏楓.論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德育功能的開發[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3]何文婧.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發展的新思路[J].普洱學院學報,2018,34(3):47-48.
[4]崔鐿潼.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思路探究[J].神州,2017(14):123.
作者簡介:沈威(1986—),女,漢族,湖北武漢,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