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以及數學科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成為很多學生學業成績的一塊短板,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學習的興趣?筆者從問題和必要性入手,在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增加課堂教學和作業布置的趣味性,以及重視數學實踐課教學等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提出了幾條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興趣;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19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第三學段(7-9年級)中,要求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體驗獨自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學好數學的信心”。對于數學學習信心的培養,讓學生喜歡數學的學習,能夠被數學的趣味性所吸引,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第一步。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習的趣味性?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非常嚴謹的學科。基于這一學科特點,有些教師認為,數學課的教學就應該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聽會了,就做題鞏固,沒有什么需要變革的。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機器”,教師輸入程序,讓學生按照要求輸出結果,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這種教學模式顯然是單調、乏味的。
2.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隨著學習的深入,初中數學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但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加之很多教師在數學課上總是擺“師道尊嚴”,認為數學課就要“板著臉”來上,導致部分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也會影響其他學生學習,進而影響整個班的學習風氣。
3.數學成績成為學科成績的短板。和小學相比,在所有的學科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下滑是最嚴重的,很多小學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到了初中后,數學成績的下滑是非常嚴重的,使得數學成績成為學生學業成績的一個短板。在部分中學,數學的單科及格率往往是30%左右,甚至更低,這種現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觀念陳舊。相比文科教師來說,很多理科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覺得理科課堂可變的“花樣”太少了。其實不然,這種理念的背后,體現出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陳舊和教學眼光的狹窄。其實對于初中數學教學,除了“灌輸式”的教學之外,還有很多很有前瞻性、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2.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對于數學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是被動地去學習,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不去主動探究和思考。這種學習方式是低效的,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是膚淺的,在遇到綜合性較強的問題時往往不能靈活運用,這就是很多學生成績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3.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研讀不夠。有些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教材內容,講得太深,使得學生聽得一頭霧水,講得太淺,學生不會解決問題;還有的教師對于數學教學的目標是什么,搞不清楚,認為學生會算題就可以了,但是生活中出現相類似的問題,學生卻束手無策,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于新課程標準的研讀不夠,沒有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的要義。
二、提高初中數學學習趣味性的重要意義
(一)趣味性是學生學習的觸發點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有興趣的事物,不需要外力的干涉,學生也會去主動探究、學習。如果教師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賦予趣味性,就會觸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就會主動探究,并在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體會了成功的快樂后,大腦會留下快樂的記憶,這種記憶會增加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的探究,形成良性循環。
(二)趣味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呢?在那些名師的課堂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課堂不是教師講得有多精彩,而是學生學得有多精彩。高效的課堂,往往是教師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組織、引導學生來學習的課堂,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三)趣味性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有效方法
良好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統性,而這些品質的培養,興趣是前提,只有賦予數學課堂應有的趣味性,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提高數學教學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一)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面臨著很大壓力。作為家長,他們會不自覺地把這種壓力傳導到孩子身上,于是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于十幾歲的孩子而言,每天要面對七八門功課要學,四五種作業要寫,孩子的壓力很大。作為教師,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輕裝上陣。例如,在教室內放置一些淡雅的花草,養一些小金魚,營造一個溫馨而舒適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課間適當放松心情。
(二)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緊跟時代的步伐。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學習新課程理念,明確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刻刻和課標做對比,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多學習,接受新的課改理念和教育觀念,充實自己的學識。在信息獲取渠道多樣化的今天,學習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看教育教學著作,也可以聆聽專家講座,還可以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觀看省級、部級優課。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師的學習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可以學習理論層面的,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個廣闊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可以是技術層面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技術和手段也在快速地更新換代。因此,教師要適應這種變化,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讓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助力自己的教學。再次,教師要促成專業化成長,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總結教學經驗,反思教學得失,思考教育問題,通過做課題、做調查等方式促成自己的專業化成長,在教師專業化的道路上,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趣味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把對知識的呈現放置在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背景之上。為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1)巧設懸念。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木工在設計時常采用的“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來引入課題,讓學生思考這句木工師傅的口訣是什么意思,以及隱藏著哪些數學知識,進而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設計幽默風趣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加入網絡語言、當下的流行語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來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3)適時增加一些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可以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能夠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肢體語言,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四)教師要靈活變通,在作業布置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傳統的數學作業往往是中規中矩的,不是計算,就是證明,學生往往興趣不高。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呢?我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學生往往喜歡在書上畫一些漫畫,用這種方式來緩解學習壓力,適時放松心情。在給學生布置元旦假期作業時,我緊緊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為他們精選了一些易錯題和重點題,共三頁,裝訂成一個小冊子,并且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元旦三天樂”,告訴學生,元旦節到了,教師為大家準備了小禮物,學生都很期待,然后拿出小冊子。當學生看到小冊子的時候,有點失望,但教師告訴大家,元旦假期的這次作業,要把它做成一件藝術品,在做完題目的同時,你可以在上面或寫或畫,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還要精心設計作業的封面,使它獨一無二。出乎意料,這次假期作業學生做得非常認真,不但卷子解答質量高,而且個個設計精美,讓人賞心悅目。
(五)教師要重視數學實踐課的開展
數學實踐課,是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際驗證,是數學回歸生活的重要手段。在實踐課中,教師要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勇于創新,讓學生去體驗問題解決后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用數學的方法和思維模式去提出一些設想,建立一些數學模型,然后去探索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了平均數后,對于數據的處理,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去做市場調查,從而形成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論證,給出合理的營銷方案。實踐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體驗到數學應用的成就感,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只有明確當前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充分認識到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才能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要多學習、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多了解學生,在課堂中、作業布置中增加趣味性,同時重視數學實踐課的教學,才能徹底改變數學教學的現狀,補足數學學科在學生學業成績中的短板,才能為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第三學段(7-9年級)中,要求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體驗獨自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學好數學的信心”。對于數學學習信心的培養,讓學生喜歡數學的學習,能夠被數學的趣味性所吸引,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第一步。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習的趣味性?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非常嚴謹的學科。基于這一學科特點,有些教師認為,數學課的教學就應該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聽會了,就做題鞏固,沒有什么需要變革的。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機器”,教師輸入程序,讓學生按照要求輸出結果,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這種教學模式顯然是單調、乏味的。
2.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隨著學習的深入,初中數學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但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加之很多教師在數學課上總是擺“師道尊嚴”,認為數學課就要“板著臉”來上,導致部分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也會影響其他學生學習,進而影響整個班的學習風氣。
3.數學成績成為學科成績的短板。和小學相比,在所有的學科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下滑是最嚴重的,很多小學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到了初中后,數學成績的下滑是非常嚴重的,使得數學成績成為學生學業成績的一個短板。在部分中學,數學的單科及格率往往是30%左右,甚至更低,這種現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觀念陳舊。相比文科教師來說,很多理科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覺得理科課堂可變的“花樣”太少了。其實不然,這種理念的背后,體現出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陳舊和教學眼光的狹窄。其實對于初中數學教學,除了“灌輸式”的教學之外,還有很多很有前瞻性、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2.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對于數學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是被動地去學習,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不去主動探究和思考。這種學習方式是低效的,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是膚淺的,在遇到綜合性較強的問題時往往不能靈活運用,這就是很多學生成績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3.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研讀不夠。有些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教材內容,講得太深,使得學生聽得一頭霧水,講得太淺,學生不會解決問題;還有的教師對于數學教學的目標是什么,搞不清楚,認為學生會算題就可以了,但是生活中出現相類似的問題,學生卻束手無策,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于新課程標準的研讀不夠,沒有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的要義。
二、提高初中數學學習趣味性的重要意義
(一)趣味性是學生學習的觸發點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有興趣的事物,不需要外力的干涉,學生也會去主動探究、學習。如果教師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賦予趣味性,就會觸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就會主動探究,并在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體會了成功的快樂后,大腦會留下快樂的記憶,這種記憶會增加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的探究,形成良性循環。
(二)趣味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呢?在那些名師的課堂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課堂不是教師講得有多精彩,而是學生學得有多精彩。高效的課堂,往往是教師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組織、引導學生來學習的課堂,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三)趣味性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有效方法
良好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統性,而這些品質的培養,興趣是前提,只有賦予數學課堂應有的趣味性,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提高數學教學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一)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面臨著很大壓力。作為家長,他們會不自覺地把這種壓力傳導到孩子身上,于是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于十幾歲的孩子而言,每天要面對七八門功課要學,四五種作業要寫,孩子的壓力很大。作為教師,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輕裝上陣。例如,在教室內放置一些淡雅的花草,養一些小金魚,營造一個溫馨而舒適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課間適當放松心情。
(二)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緊跟時代的步伐。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學習新課程理念,明確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刻刻和課標做對比,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多學習,接受新的課改理念和教育觀念,充實自己的學識。在信息獲取渠道多樣化的今天,學習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看教育教學著作,也可以聆聽專家講座,還可以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觀看省級、部級優課。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師的學習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可以學習理論層面的,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個廣闊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可以是技術層面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技術和手段也在快速地更新換代。因此,教師要適應這種變化,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讓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助力自己的教學。再次,教師要促成專業化成長,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總結教學經驗,反思教學得失,思考教育問題,通過做課題、做調查等方式促成自己的專業化成長,在教師專業化的道路上,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趣味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把對知識的呈現放置在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背景之上。為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1)巧設懸念。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木工在設計時常采用的“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來引入課題,讓學生思考這句木工師傅的口訣是什么意思,以及隱藏著哪些數學知識,進而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設計幽默風趣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加入網絡語言、當下的流行語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來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3)適時增加一些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可以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能夠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肢體語言,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四)教師要靈活變通,在作業布置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傳統的數學作業往往是中規中矩的,不是計算,就是證明,學生往往興趣不高。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呢?我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學生往往喜歡在書上畫一些漫畫,用這種方式來緩解學習壓力,適時放松心情。在給學生布置元旦假期作業時,我緊緊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為他們精選了一些易錯題和重點題,共三頁,裝訂成一個小冊子,并且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元旦三天樂”,告訴學生,元旦節到了,教師為大家準備了小禮物,學生都很期待,然后拿出小冊子。當學生看到小冊子的時候,有點失望,但教師告訴大家,元旦假期的這次作業,要把它做成一件藝術品,在做完題目的同時,你可以在上面或寫或畫,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還要精心設計作業的封面,使它獨一無二。出乎意料,這次假期作業學生做得非常認真,不但卷子解答質量高,而且個個設計精美,讓人賞心悅目。
(五)教師要重視數學實踐課的開展
數學實踐課,是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際驗證,是數學回歸生活的重要手段。在實踐課中,教師要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勇于創新,讓學生去體驗問題解決后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用數學的方法和思維模式去提出一些設想,建立一些數學模型,然后去探索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了平均數后,對于數據的處理,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去做市場調查,從而形成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論證,給出合理的營銷方案。實踐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體驗到數學應用的成就感,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只有明確當前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充分認識到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才能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要多學習、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多了解學生,在課堂中、作業布置中增加趣味性,同時重視數學實踐課的教學,才能徹底改變數學教學的現狀,補足數學學科在學生學業成績中的短板,才能為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世偉.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8(6).
[2]賈永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方法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4).
作者簡介:馬玉濤(1977.11—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