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方法在不斷變化和革新,英語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傳統教學方式方法與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能力培養需求和綜合人才培養要求。英語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中,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完成語言教學、技能培養和情感提升。教師可通過分析現階段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發現目前小學一線英語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29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教學的變革在不斷影響著一線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很多教師在收到新課改影響后,轉變了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將游戲教學和輕松教學模式引入了自己的教學課堂中。為了呈現出一堂豐富有趣的教學課程,教師在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方法,課堂教學呈現出了空前的提升。但是,哪里有變革哪里就有不足,所有完善的教學理念和體系,都是在不斷修正中提升的。在這期間里,我也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些問題,主要如下。
(一)注重形式卻忽視內容
教師秉著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過于注重某種教學形式的開展與運用,在英語教學中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不能結合本班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教學情況,做到為我所用,導致在教學中,刻意強調形式,忽視了教學內容的實際性,出現“空架子”教學,一味地迎合新潮教學思想和形式,將大部分時間關注于學生課堂樂趣,而對于學生最需要掌握的內容依舊采用單一、簡單的傳統教學模式。
(二)注重樂趣卻忽視效果
很多教師將興趣培養錯誤地理解為只注重課堂氛圍的活躍程度,過多強調教學活動的樂趣,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樂趣。在游戲教學中,缺少合作互動式、競爭比賽式游戲,而猜詞、做動作游戲過于頻繁,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三)注重傳授卻忽視運用
小學生英語教學,要抓住學生年齡和性格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單一形式上的唱唱跳跳,無法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英語學科是一門運用型學科,需要學生通過英語的運用掌握和熟悉。以往的英語教學,教師只注重學生英語成績,看重考試重點,忽視了口語和聽力的培養,導致形成一批批“啞巴式”英語學生,這類學生能看懂英語內容、會做題,但是無法利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也聽不懂英語對話。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升對策研究
(一)革新教學理念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課前、課中和課后應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分割也無法分割。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思想和以什么為目標進行英語教學,成為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前提。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強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在以聽、說、讀、寫為英語基礎的前提下,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教師要將小學英語教學的培養站位于核心素養培養上,高標準、高站位。
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就是要思考怎樣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人格品行。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綜合語言運用,利用英語語言教學和知識技能教學,樹立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使其擁有愛國主義情懷、正視跨國文化。這種層層遞進的教育教學,需要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逐漸滲透,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基礎,延伸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將英語學習能力與學生必備品格融為一體,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二)豐富教學方法
1.師生互動教學,增進情感溝通。互動教學模式是改變傳統授課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置于平等的平臺,其建立一種無阻隔、零距離的溝通模式,通過互動方式,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消除學習英語的負面情緒和緊張心理。互動式教學模式不應拘泥于一種形式,教師應當將互動融入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在教學開始,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增加師生互動,讓學生首先樹立問題意識,明確本堂課程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實現有效率、有目標的學習聽講。師生互動可以加強學生問題意識和核心問題總結能力,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在互動中,得到學習知識的延伸。
同時,師生互動教學除了提問之外,還需要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英語是一門交流運用的學科,學生應當通過溝通交流實現英語語法的運用。在互動中,教師要和學生處于平等姿態,參與到學生討論之中,適當引導學生,糾正學生思路。在討論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演講,并給予肯定。
例如,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示范自己的介紹方式,然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這時要注意,學生也是有自尊的,教師應當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總結,通過向教師核對語句是否正確,再進行自我介紹,避免直接發言出錯,打擊學生自信。教師可利用私下糾正和鼓勵學生發言,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喜愛。
2.互聯網教學,增加學生學習興趣。依托互聯網發展,是目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互聯網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也勢必走向融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從多方面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互聯網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英語教材中枯燥的詞匯和語法,依托聲音、影像更為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同時,利用互聯網,可以更為及時準確地搜集到課堂相關的教學資料并進行擴展延伸。此外,依托于互聯網的教學,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在利用互聯網獲取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的學習反饋。通過互聯網進行英語教學,可以更為真實和具體,將抽象的理解真實化,打破時間、空間的束縛,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和思考能力。例如,在講服飾“clothes”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將各式各樣的服飾展現在多媒體上,利用“穿搭游戲”,讓學生選擇各種衣服進行搭配,加強學生交流討論。在學生選擇衣服時,增添裙子“skirt”、襯衣“shirt”等的記憶,讓學生活學活用,并在游戲氛圍中,運用單詞、掌握單詞。
3.課堂情境教學,突出學生課堂主體。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是需要通過訓練和語言環境加以提升的。情境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巧設環境,給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語言氛圍,融情于景,調動學生積極性。英語教師應當借鑒語文教學。語文作為母語,運用在各個領域和學科,學生自然而然就熟悉運用漢字和語法。但是英語教學,往往只停留于課堂教學,并且拘泥于講授形式,缺少語言環境和運用機會。教師利用情景創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溝通運用機會。小學生學習英語,需要反復以及刺激性記憶,在反復的同時就會讓學生產生乏味和厭倦。情境創設則巧妙地規避了這種問題,可以讓學生帶著興趣記憶并加之運用。
例如,在At the greengrocers一課中,教師可以設立果蔬店場景,張貼水果蔬菜店牌子,讓學生自己制作仿真水果、蔬菜,或者從家帶一些水果蔬菜,并對學生提出:“請用中英文標注水果、蔬菜名稱,并掌握標準發音”。之后,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有的當顧客,有的當水果店老板,通過買賣訓練“What do you want? ”“We want some vegetables”等語句的用法和發音。在學生交流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形容詞,例如“nice、sweat”等,讓學生學會形容物品的味道、外表和顏色。在學生情景演示完畢后,教師要引領學生歸納總結自己對話中常用的單詞、短語、句式以及其他同學說過的但是不理解或新學到的單詞、短語和句式。通過一系列的情景創設、歸納總結,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單詞,訓練英語口語,讓學生將單詞可以為我所用,最終熟能生巧。
4.利用微課形式,突出英語教學主旨。微課也屬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產品,本篇文章將微課作為一種方式突出講述,主要是為了增加教師英語課堂教學方式,讓英語教師更好地突出英語教學主題,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是近幾年流行并且倡導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簡短、精煉。教師可以利用簡短的幾分鐘的微課,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呈現給學生,并且其可以反復觀看和學習,不拘泥于時間和空間。教師利用微課,可以突破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在微課中添加輔助解釋的圖片、文字和聲音,直觀展示英語重難點,利用微課時間短、快節奏的特點,進行突擊教學。同時,微課教學可以實現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和理解能力選擇觀看微課的次數和頻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為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反復研究的機會和空間,做到查漏補缺。
(三)重視課后評價
課后評價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師即可以通過課后評價了解每一個學生,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評價找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提升途徑。教師應進行多元化課后評價,創新評價方式,以自我評價、互評和教師、家長評價多角度開展。在評價中,教師要找到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困難之處,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進行鼓勵,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困難,實現自我價值的肯定。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英語一線教師應當端正教學態度,樹立新的教學目標和理念,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深化英語游戲教學內涵,在互動中鼓勵學生,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實現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我相信,通過廣大一線教師的不懈努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體系定會日趨完善,教學質量日益提升。
參考文獻:
[1]畢懷丹.論新課標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
[2]張海英.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
[3]李曉娜.英語音樂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20).
[4]馬忠.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19(33).
作者簡介:文麗(1978.8— ),漢族,甘肅臨洮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