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杰 楊麗 陳晨 孔憲偉 蔡崢 杜雅薇 劉芳 朱錦萍 江華 黃競 張現化 溫劍 李雪 韓濤 郭紅英 崔敬 帥瑗 李晶 閆盈盈 劉維 李慧博 楊毅恒 李子健 趙榮生

·醫藥熱點·
編者按: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感染引發的疫情在武漢暴發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醫藥工作者已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奮戰多日。為及時報道關于SARS-CoV-2感染診療及防控的研究進展,幫助醫藥工作者獲取更多的疫情防治經驗,我刊特針對SARS-CoV-2感染的防控工作組織專文、專題進行報道。
疫情暴發后,全國各級醫療機構均依法采取了系列防控措施。為指導疫情防控過程中的醫院藥學工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受中國藥學會委托,積極組織相關專家和藥師,在對SARS-CoV-2相關背景、臨床表現與診斷、患者治療、醫院藥學防控策略、醫院藥學工作指導、關鍵藥品/設施/設備保障、特殊情況下的藥品管理與使用等方面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藥學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第1版)》,并于2月16日更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藥學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第2版)》。
本期,我刊在發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藥學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解讀》一文的基礎上,繼續邀請上述專家共識的編寫團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趙榮生教授團隊撰寫了《醫院藥學部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的構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對:基于藥品、物資供應與應急管理的防控策略》《醫院藥學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暴露防護對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對的循證藥學實踐》《基于5M1E分析法建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醫院藥學防控策略》等文;同時,本刊還邀請一線定點醫院藥學團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藥劑科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定點救治醫院的藥學服務實踐》一文,以期為廣大醫院藥學工作者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全力配合醫療團隊的救治工作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 R95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20)05-0513-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05.01
摘 要 目的:為提高醫院藥學部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應急處理能力提供借鑒和參考。方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COVID-19疫情防控的具體實際和既往相關醫院的管理經驗,在深入分析醫院藥學部門的藥品供應和質量保障、藥品調劑管理、提供臨床藥學服務及其他相關物資保障等工作職責的基礎上,構建醫院藥學部門COVID-19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并梳理各環節的注意點和應對措施。結果:醫院藥學部門COVID-19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資源管理、藥品和消毒產品供應管理(重點包括關鍵治療藥品和消毒產品清單制訂、管控、庫存量調增等)、藥品調劑管理(重點包括處方、藥房窗口、規劃定量儲備、退藥等管理)、臨床藥學服務管理(重點包括提供藥學信息支持、線上藥學服務、監測藥物安全性等)、人員防護與消毒(重點包括人員防護以及環境和窗口、設備和容器、紙質處方的消毒等)、捐贈藥品專項管理、人員防控知識培訓、藥學教育與科研管理等環節。結論:COVID-19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有助于醫院藥學部門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規范管理。COVID-19疫情期間醫院藥學部門應啟動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加強各個環節的風險控制,在特殊時期發揮好關鍵職能部門的作用。
關鍵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醫院藥學部門;應急綜合管理模式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l f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
DONG Shujie1,YANG Li1,2,CHEN Chen1,KONG Xianwei1,CAI Zheng1,DU Yawei1,LIU Fang1,2,ZHU Jinping1,JIANG Hua1,HUANG Jing1,ZHANG Xianhua1,WEN Jian1,LI Xue1,HAN Tao1,GUO Hongying1,CUI Jing1,SHUAI Yuan1,LI Jing1,YAN Yingying1,2,LIU Wei1,LI Huibo1,YANG Yiheng1,LI Zijian1,ZHAO Rongsheng1,2(1.Dept. of Pharmacy,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 100191,China;2.Beijing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Center,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emergency capacity of the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 in response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 epidemic.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relevant hospital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drug supply and quality assurance, drug dispensing management, provision of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 support of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 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precautions and response measures of each link were sorted out. RESULTS: Integru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 for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 included but was not limited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drug and disinfection products supply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ing key treatment drugs and disinfection product list formulation, control, inventory increase, etc.);drug dispensing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ing prescription, pharmacy window, planning quantitative reserve, drug return, etc.);clinical pharmaceutical care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ing providing pharmaceutical information support, online pharmaceutical service, monitoring drug safety, etc.);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disinfection (mainly including personnel protection, environment and window, equipment and container, paper prescription disinfection, etc.); special management of donated drug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training;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etc. CONCLUSIONS: The 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l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helpful for hospital pharmacy to manag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During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 should start 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engthen the risk control of each link, and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key functional departments in the special period.
3.2.2 加強關鍵治療藥品和消毒產品管控 實時關注關鍵治療藥品的庫存情況,每日匯總使用量和短缺情況,并及時向病區提供藥品缺貨、品種調換和可替代藥品信息;與藥品和消毒產品供應商保持實時溝通,掌握其動向和運輸情況,例如醫用酒精屬于易燃易爆品,在本次疫情期間,由于交通管制而影響醫用酒精的及時供應,藥庫及時與供應商協調,辦理相關手續,以保證醫院的醫用酒精供應;積極尋找替代藥品(如抗病毒藥物的選擇),合理確定供貨量,要求供應商提交藥品首營資料、公司資質等相關材料,審核通過后根據原品種供應情況進行采購;做好替代藥品相關資料和資質的留存備案工作;同時根據當地管理部門要求,做好每日庫存和使用數據上報工作。
3.2.3 合理調增藥品和消毒產品庫存量 在不超出藥品庫存規定上限的情況下,結合治療需要,針對臨床緊缺的品種(如抗病毒藥物、醫用酒精等),可合理調增其單次采購量,以保證庫存充足,同時可減少藥品配送人員出入藥庫的頻率。
3.2.4 保證醫院制劑生產 制劑室應確保疫情預防和治療的相關藥品和消毒產品的生產配制到位,并可根據WHO提供的配方制備免洗潔手液供本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使用。同時為預防醫務人員因長期的防護措施導致各類皮膚疾患的發生,有條件的制劑室可及時供應潤膚乳等特色醫院皮膚用制劑,以滿足醫務人員的防疫防護需求。
3.2.5 藥品質量控制 對外購藥品、自制醫院制劑、消毒產品和捐贈藥品的質量實施嚴格管控。其中,外購藥品和自制醫院制劑需按常規要求進行檢查;捐贈藥品應每批次查驗相關項目,拒收質量不合格的藥品。對于疫情中發現的藥品質量問題或是用藥差錯問題,特別是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消毒產品等出現的問題,藥學部門質量控制小組應及時分析原因,應用管理工具進行持續改進,以便滿足疫情防控需要。
3.3 藥品調劑管理
3.3.1 處方管理 根據各地相關部門的政策,針對疫情防控需要,可基于合理用藥的原則,對病情穩定、需要長期用藥的慢病患者適當延長處方周期,從而減少患者到醫院的就診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應加強對慢病患者用藥的審核和點評;對于特殊管理藥品,應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執行;發熱藥房和隔離病區藥房應推廣使用電子處方或其他信息手段(如傳真、網絡等)傳遞處方,最大限度減少紙質處方的實物接觸傳遞;加強處方“四查十對”,重點關注可能出現的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和重復用藥等風險;在處方用藥指導或患者教育資料中增加鼓舞信心的語言表述,體現人文關懷。
3.3.2 藥房窗口調整 根據醫院處方情況,動態調整藥房窗口的開設數量,并規定人與人之間保持1 m以上的間距,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取藥時的聚集感染風險;同時,合理安排藥學人員的班次和崗位,以保證其以健康的身心狀態開展工作。
3.3.3 規劃定量儲備 各調劑部門的藥品二級儲備庫在保證效期和存儲條件的情況下,可根據臨床使用情況對使用量較大的藥品規劃定量儲備,如適當增加抗病毒藥物的二級庫儲備量,以滿足臨床用藥需求。這一措施還可避免頻繁領藥,減少藥品配送人員出入調劑部門的頻次,降低人員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
3.3.4 退藥管理 疫情期間應妥善處理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的退藥工作。隔離區內的藥品,應由病區自行按照感染管理部門要求進行報損處理;非隔離區內的藥品,病區應將退藥單獨存放于特定容器中并進行明確標記,并對藥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75%醫用酒精或含有效氯500~2 000 mg/L的消毒劑進行噴灑)后再退回藥房。被退回藥房的藥品應單獨存放,待疫情結束后再集中處理。
3.4 臨床藥學服務管理
3.4.1 提供藥學信息支持 及時跟進不斷更新的診療方案,收集整理疫情相關的藥物信息,向臨床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COVID-19治療的藥學信息支持,例如發布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疫情期間就醫用藥注意事項、慢病患者和老年患者疫情期間就診須知等,協助醫院制定COVID-19預防和治療藥物目錄等。
3.4.2 提供線上藥學服務 疫情期間,常規藥學服務如果無法正常進行,可通過非接觸方式開展線上藥學服務,例如通過手機APP客戶端、微信、電話等形式進行服務。積極開展患者教育和用藥咨詢,對居家隔離和自我醫學觀察的人群進行用藥指導,提供遠程居家藥學服務。加強疫情治療相關藥品的用藥指導,避免藥物相互作用,科學指導,促進患者合理用藥。
3.4.3 監測藥物安全性 藥師應當關注所用藥物的安全性,尤其是疫情防控需要的臨床試用藥物與臨床研究用藥物的不良反應。藥師可結合所在醫療機構實際情況,進行抗病毒藥物不良反應的上報,與一線醫師及時溝通進行主動監測與臨床預警;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積極關注出院患者的用藥情況、不良反應情況、預后情況等,及時分析藥品安全性信息并反饋至臨床,協助醫師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保障臨床用藥安全。
3.5 人員防護與消毒
人員防護與消毒總體根據《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5]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范圍指引(試行)》[6]的要求執行。
3.5.1 人員防護管理 藥學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應嚴格按照所在醫療機構感染防控的要求進行。按照標準預防原則[7],參考對應或類似臨床醫療操作的高、中、低三級暴露風險,根據藥學工作崗位的特點進行評估。藥學工作崗位大部分屬于低風險,個別崗位屬于中、高風險。不同崗位藥學人員的個人防護措施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藥學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1]中的要求執行。
3.5.2 環境和窗口管理 藥房應每日至少1次對地面采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的消毒劑進行消毒;藥房應保持發藥窗口清潔無雜物,疫情期間用75%醫用酒精、含有效氯250~500 mg/L的消毒劑或有效的消毒濕巾,每天2次對發藥窗口進行擦拭消毒,每天4次對發熱藥房、傳染病藥房的發藥窗口進行擦拭消毒[1]。PIVAS應嚴格按照《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進行消毒和管理。
3.5.3 設備運送和容器使用管理 隔離區與非隔離區的藥品運送設備和容器使用應進行嚴格區分,不得混用,設備和容器按所處環境的要求進行消毒。
3.5.4 紙質處方消毒管理 全部紙質處方應定期集中收集,經甲醛熏蒸消毒或環氧乙烷滅菌后,裝入密封容器內妥善保存,并置于專門區域存放、消毒。
3.6 捐贈藥品專項管理
及時向醫院上報捐贈藥品的供應商、生產商等相關信息,按照醫院規定流程經相關部門審批通過后,審核供應商、生產商資質,驗收合格后入庫管理及儲存,核對藥品名稱、規格、批號、有效期、數量等,尤其重點關注捐贈藥品有效期,進行入庫質量檢查,并按照捐贈藥品儲存條件進行儲存;建立捐贈藥品領用臺賬,每次領用捐贈藥品需詳細記錄領藥部門、日期、數量等,由領藥人簽字確認,做到賬物相符。捐贈藥品主要用于一線醫療隊支援、疑似或確診患者特殊用藥需求,并接受第三方審計與監督。
3.7 人員防控知識培訓
對藥學部門全體人員進行COVID-19防控知識培訓,并根據崗位職責確定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尤其針對高風險的藥學部門(如發熱藥房、隔離病區藥房、急診藥房等)和涉及高風險操作(如有與確診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處理患者標本可能產生的氣溶膠或體液暴露的接觸操作等)的藥學人員重點加強培訓,確保其熟練掌握COVID-19的防控知識、方法與技能。
3.8 藥學教育與科研管理
因疫情防控需要,醫藥大專院校及其附屬教學醫院均延遲了各類學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規培學員等)的開學和返校時間。藥學部門作為醫藥大專院校藥學專業學生和附屬教學醫院藥學相關學員的實踐單位,需及時調整相關的學生教學工作安排,關注各類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心理疏導,并開展多種形式的遠程教學等,督促學生進行自學。同時,應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相關的科研項目申報和實施工作,對在研項目加強管理和進度監督,及時調整科研工作安排,并進行科研方法的遠程指導等。
4 結語
COVID-19疫情防控使醫院藥學工作面臨了巨大的挑戰,醫院藥學部門COVID-19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的構建,有助于增強醫院藥學部門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規范管理,提高藥學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和應變能力。本文明確了疫情防控應急時期醫院藥學部門的工作職責,確定了醫院藥學COVID-19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的總體框架,梳理了醫院藥學部門在疫情防控中的注意點和應對措施。COVID-19疫情期間醫院藥學部門應啟動疫情防控應急綜合管理模式,加強各個環節的風險控制,在特殊時期發揮好關鍵職能部門的作用,保證醫院整體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 1 ] 趙榮生,楊毅恒,楊麗,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藥學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J].中國藥學雜志,2020,55(4):268-277.
[ 2 ] 劉麗萍,賀承山,魏振滿.解放軍302醫院藥學部防治SARS應急預案[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4,4(1):15-17.
[ 3 ] 史琛,華小黎,辜明,等.大型三甲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COVID-19疫情防控策略[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20,40(4):359-363.
[ 4 ] 徐珽,金朝暉,馬音,等.捐贈藥品管理相關工作運作模式初探[J].中國藥房,2008,19(25):1956-1967.
[ 5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通知[EB/OL].[2020-02-16].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001/b91fdab7c304431eb082d67847d27e14.shtml.
[ 6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范圍指引:試行[EB/OL].[2020-02-16].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 001/e71c5de925a64eafbe1ce790debab5c6.shtm.
[ 7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務人員(傳染)感染性疾病隔離防護技術指南[EB/OL].(2018-08-30)[2020-02-23].http://wjw.beijing.gov.cn/zwgk_20040/fgwj/bz/201912/t20191216_1239865.html.
(收稿日期:2020-02-21 修回日期:2020-02-29)
(編輯:段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