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 要:小學高年段學生正處于養成教育的黃金階段,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應該采取靈活新穎的方法。文章從立德樹人的理念出發,通過創設班級環境、開展主題活動、結合課堂滲透以及落實各項任務四個方面,探尋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高年段班級管理中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小學高年段;班級管理;滲透策略
小學高年段的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不再以老師、父母的評價為指標,他們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他們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象,只有對其進行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才能夠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塑造一批批高素質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在小學高年段班級管理中,老師應該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將愛國主義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高年段學生的愛國情感。
一、創設班級環境,渲染愛國氛圍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后人,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小學高年段學生正處在向青少年過渡的階段,雖有自己的想法,但尚不成熟。隨著其集體意識的進一步發展,高年段學生對于班級環境,以及環境背后的文化有一定的依賴性。作為老師,要注重環境的育人功能。在班級管理中,想要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注重創設“愛國”為主題的班級環境,以環境育人,以環境感染人,使得學生受到啟迪和影響,培養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班級的宣傳專欄中、黑板報中、教室墻壁上可以張貼國旗、國徽等等圖案,并張貼革命英雄的肖像、名言等,從而發揮無聲的教育影響,并能夠通過這些無聲的教育元素,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元素的影響。
當然,簡單地貼幾張圖是遠遠不夠的。高年級學生具備自己的喜好,老師要充分利用高年段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布置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張貼革命英雄的肖像時,思考一下張貼哪一位革命英雄呢?這位革命英雄的理念是什么?你想通過張貼肖像讓同學們獲得怎樣的啟發?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將肖像所傳遞的愛國元素豐富、延展。
二、開展主題活動,培植愛國情感
(一)吟誦古詩詞
古詩詞里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均有愛國詩人揮毫潑墨,抒發愛國情懷。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下,作為班主任,應該組織學生誦讀愛國主義詩詞。一方面,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提出了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結合《語文課程標準》,老師可以在班里開展“愛國”主題的詩歌吟誦會,不僅注重吟誦,還要引導學生結合詩句中的某一個點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與此同時,鼓勵學生聯系當下的時事熱點,說一說當今中國人有哪些愛國之舉。從古到近,從吟誦詩詞到暢談感受,從回顧中國的歷史到審視當下,一方面有效提升高年段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經典文化中感受古人的愛國情懷。
(二)過傳統節日
老師可以結合各種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一同感知傳統文化,探尋傳統文化背后的豐厚底蘊,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例如,在清明節組織學生們在網上祭掃,讓他們寫下真摯的感受,表達對烈士的緬懷;在國慶節,組織學生開展以“愛國”為主題的硬筆書法競賽,既能夠通過書法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的書法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又能夠通過“愛國”這一主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中秋節,舉辦“手繪中秋”的繪畫展,引導學生結合這一主題將自己對中秋的理解以及中秋愿望,用畫筆畫下來。傳統節日歷經千年,沿襲至今,將古人的理念、生活方式展現給我們,如果把老祖宗的東西遺棄了,便是忘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過好傳統節日,也是愛國的體現。
三、結合課堂滲透,豐厚愛國內涵
在小學各學科教材中,包含著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素材。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滲透,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一些小學數學應用題中,可以搜集如下應用題素材,如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長江長約6300千米等,通過這些數據,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幅員遼闊;在對圓周率的學習中,讓學生感受祖沖之計算出的數值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從而引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讓他們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落實各項任務,踐行愛國精神
(一)互幫互助,我是班級小主人
愛祖國體現在日常的小事中,只要心系祖國,在平常的小事中都能夠體現。因此,老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從愛班集體開始。高年級孩子主人翁意識較強,老師應該有效利用這一特點開展教育。為班級服務,為同學服務,這不僅僅是班干部的責任,更是每一位同學應主動履行的義務。因此,幫助學生樹立班級小主人的意識至關重要。
老師應該做好明確而又細致的分工,如,班級里每一扇窗戶的擦拭、教室墻面瓷磚的清潔、講臺的整理、展臺的使用等,都應該讓學生作為管理者,參與到為班級服務的行列中來。當學生明確了分工,能夠較好地為班級服務時,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其思考:不是我負責的項目,是不是和我就沒有任何關系?顯然不是的。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人,不僅能認真履行義務,還能在集體需要自己的時候主動站出來。在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引導下,讓學生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個人修養,完善品格,并且讓其明白愛國無小事,事事皆愛國。
(二)做好表率,我是學校小標兵
對小學高年段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服務班級的意識,還要讓其有更高的站位——服務于學校。高年級學生在學校是哥哥、姐姐,應該要發揮榜樣的作用。例如,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要讓小學生們感受到當五星紅旗在每一次的奧運賽場場冉冉升起時,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會滋生出自豪之感;當神舟飛船飛上太空,五星紅旗就會展示在太空,這時每個中國人心中就會滋生出驕傲之感。因此,老師可以和學校德育處協商,在每周的晨會課,鼓勵高年級的學生走進中低年級教室,講國旗的故事,講抗戰的故事,再從故事回歸到國旗,向中低年級學生發出倡議——以莊嚴、肅穆的姿態參加每周一的升旗儀式。
總而言之,作為班主任,應秉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得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元素,扎扎實實落實好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校校德育工作更上一層樓,促進高年段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呂英輝. 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滲透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196.
[2]陳紅,張源媛. 新時代小學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 文學教育(下),2020(03):186.
[3]魏小兵. 小學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J]. 西部素質教育,2020,6(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