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鑾
摘 要:教學改革是當前教育行業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改善。但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各地中小學學校的管理工作在落實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文章將通過對當前中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存在問題的介紹,重點闡述當前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解決措施
在我國的中小學管理工作中,區域發展不平衡,教學資源差距大是當前存在的重大問題,這種大的背景導致各地的中小學在管理機制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的理念沒有完全落實,教學改革工作還未全面完成,學生的安全教育也有待提升,加上受教育群體的未成年屬性,我國中小學學校的管理工作局勢依然非常嚴峻。
一、當前中小學學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前,盡管素質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但由于教學資源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以及當前對學生的錄取機制的影響,部分學校依然是智育成績為主,因此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會過分重視教學工作,對于管理工作存在忽視問題。長期如此發展下去,學校的管理制度將難以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獎懲制度的缺失,對員工難以形成約束,管理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不夠充分,最終會導致各自的職責難以發揮出來,嚴重影響了學校的運轉效率,不利于學校的長期發展。
(二)對教師的管理不夠完善
在我國的中小學學校中,因為我國設立有義務教育法,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受教育權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學校在面對法律強制教育服務時,在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部分中小學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總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處于敵對關系,兩者地位對立,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學生。而且學校在設定各種規章制度時,通常都是以學生為主要對象。這種制度的建設忽略了對教師的約束。在中小學學校中,學生、教師以及其他教職工作人員都是學校的組成部分,為做好校園管理工作,對于不同的人群應該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從而實現校園的規范管理。在教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教師能力的缺失,致使整個團隊管理出現兩極分化,加上個別教師管理意識的缺失,導致學校對教師的監督管理不夠嚴格,將會影響總體的教學質量,最終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阻礙了中小學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三)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對師生關系的建立不夠重視
學校在舉辦各種活動時,首先要關注學生主體性,給予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展示平臺,同時轉變教師思維,明確教師工作內容。為保證教學效果,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拉近師生距離,維護好師生關系。另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首要因素,是校園和諧的保障,師生關系的建立才能真正讓學生做到“聽其師,信其道”。但當前的中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一直將學生視為對立方,師生地位不對等,無法在工作開展中實現平等交流。在教學時,有些教師一直習慣對課堂全權把控,將學生置于被動從屬地位,整個課堂一板一眼,嚴重阻礙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這種教學模式急需改革,因為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在這種氛圍下會更加緊張,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興趣發展,不利于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快中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措施
(一)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對于當前中小學學校中存在的管理問題,首先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正視問題,并通過積極反思,制定相應的改革措施,從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規范性。通過這種方式還能改善學校的工作效率,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聯系。在管理過程中,要做到與時俱進,對于不同的管理對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辦法,并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及時對管理規定進行修改,全面利用校園資源,讓制度更好地為管理工作服務。
在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學校應將學生的安全規劃到教學計劃,使其走入課堂,必要時要求各位老師結合各個學科的課程內容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此外,學校還應嚴格安排安全教育宣傳活動,比如“119安全消防日”“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等。以安全教育為主題開展教學活動,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安全實踐活動或者安全大檢查,觀看一些安全教育宣傳片,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安全防護意識,提高他們面對危險時的應對能力和自救能力,以此幫助學生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通過演練,不斷發現問題并及時做出處理,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或安全事故時,要及時啟動預案,引導學生沉著應對,快速妥善處理,力爭將損害程度降到最低。
(二)做好教師的管理工作
對于中小學學生而言,一天的主要活動范圍都是在學校,但校園的組成還有教師、職工等人群,因此中小學學校的管理規范化也應該包括除學生外的其他人群的管理。這就需要學校的管理層制定教師管理制度,并積極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氛圍。對于教師的管理應該從職業道德規范以及教學能力等方面開展。通過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約束教師的行為,通過開展培訓或者為教師提供學習平臺的方式助力教師不斷發展。中小學學校還應該重視師風師德建設,讓老師不斷提升自己,幫助學生更健康地成長。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且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于做法,統一于做法。這就需要教師以身作則。
(三)重視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中小學學校的工作重點,應該受到學校領導的全方位關注。對于學生的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來完成,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但教育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教與學本身就存在矛盾,教師和學生也是存在矛盾的群體。因此為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做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工作。學校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加快課程改革,在管理理念上不斷更新,采用人性化的方式對課堂進行管理和引導。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可以借鑒西方學校以及國內名校的成功經驗,樹立師生平等的意識,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既要端正自身的位置,也要明確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并且充分考慮其未成年的身份,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溝通和管理,從而改善師生關系,提升中小學學生的管理水平。陶行知先生秉承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理念,聯系教育實踐孜孜不倦譜寫出“愛滿天下”與“生活即教育”理論,認為教師應該忍得住寂寞與清貧,并在日常教學中把心用上、用心做事,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真心,與教師之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學校的管理是面向全體師生和其他教職工的系統工作,為進一步規范化管理,各個學校需要就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從多個角度完善管理制度,對不同的人群進行人性化管理,持續提升教師業務素質水平,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加快課程改革,加快中小學學校規范化管理的進程。
參考文獻
[1]田鐵勇.中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220-221.
[2]單鵬斌.新時期學校檔案管理規范化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06):253-254.
[3]劉正學.樹立法治理念、提升基層學校規范化管理水平試探[J].才智,2019(1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