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摘 要:目前農業生產中為了提高產量,往往會使用大量農藥,這對食品安全帶來了較大的威脅,需要采用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以檢測出不合格的食品,避免其在市場上銷售,進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為百姓提供更安全和放心的食品。
關鍵詞:農藥殘留;檢驗;氣相色譜;酸抑制法;生物傳感器
由于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離不開農藥的使用,大量的農藥化肥的使用也嚴重威脅了食品安全。通過應用相應的檢測技術對食品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可以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而且通過應用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還能夠加強市場監管,從源頭上實現對消費者權益的有效保護。
1 氣相色譜法(GC)及其聯用技術
隨著毛細管氣相色譜的發展和應用,在當前檢測農藥殘留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檢測器種類較多,但以電子捕獲檢測器最為常用,其在農產品中有機磷、氟乙酰胺及氨基甲酸酯農藥成分檢測中具有較好的檢測效果,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電子捕獲檢測器在選擇性和靈敏度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一次檢測即可以測定多種農藥成分。另外,針對于多種農藥殘留情況,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宜依靠質譜數據來準確進行判斷。將氣相色譜法與質譜聯用技術相結合,結合兩種檢測技術的優勢,可以準確、快速測定食品中的多種微量農藥殘留及其衍生物,能夠有效提高檢測的質量和水平[1]。
2 酸抑制法
在農產品種植過程中,當發生病蟲害時,需要利用氨基甲酸酯和有機磷類農藥,這種成分對害蟲的神經傳導具有一定的影響。根據農藥的這種特性,針對農藥中的氨基甲酸酯和有機磷類成分進行檢測,可以確定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酸抑制法具有檢測速度快及操作簡單的特點,在樣品數量較多及現場檢測中應用十分廣泛。酸抑制法成本較低,但在檢測靈敏度方面相對欠缺[2]。
3 生物傳感器
這種檢測技術手段是在免疫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基礎上產生的,生物傳感器的分類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生物傳感器由于在敏感性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十分突出,不僅與生物科學領域的應用要求相符,還能進一步提高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效率,其對于檢測技術的自動化發展具有促進作用[3]。
4 光譜技術
光譜技術以紅外光譜技術和熒光光譜技術為主,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檢測速度較快,污染較小,不會對樣品帶來較大的破壞。在具體檢測時,還可以結合光導纖維技術一起應用,這對于檢測靈敏度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利用熒光光譜技術檢測食品農藥殘留的過程中,食品上的農藥殘留物在激光照射下會產生熒光,根據熒光頻率和分布情況可以判斷具體的農藥種類,并運用激光來對農藥殘留的濃度進行準確判斷。在食品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相較于其他檢測技術,光譜檢測技術的優勢表現在重現性和檢測速度上。
5 電化學分析法
食品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通過應用電化學分析法時,具體是根據化學反應來測定農藥殘留,并在實際檢測過程中能夠對農藥殘留及轉化水平進行準確測定,針對電化學參量的變化進行準確分析。檢測速度較快,能夠獲得可靠的檢測結果。在具體檢測過程中,需要明確具體的操作標準,化學分析過程要更具合理性,這樣有利于提高檢測效果的準確性。
6 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法在實際應用中在靈敏性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可以具體檢測出農藥的實際含量,檢測成本不高,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實際檢測時,借助于抗體、抗原及酶制劑來對有機化合物進行定量分析,準確分析農藥殘留。而且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操作十分簡單,需要的檢測設備較少,在現場就可以完成具體的檢測操作。
7 蛋白質組成分析技術
在蛋白質組成分析技術應用過程中,針對于普通植物和轉基因植物之間的蛋白差異一般會采用質譜技術,通過分析具體的實驗數據可以實現準確判斷。實際分析轉基因植物時,還要結合外源因素,并明確安全評價技術標準,制定切實可行的檢測技術評價方案。在實際蛋白質組成分析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以現有技術為基礎,不斷對技術進行優化,并制定與技術相符的操作流程,全面提升檢測的精準度。
8 結語
在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新形勢下,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這也使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農藥檢測。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有效促進了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水平的提升,但高效農藥的使用也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加大對檢測技術的研究力度,開發出更便捷、高效的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確保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程文杰.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2):534-536.
[2]高蘭萍,郭建亭.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運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7(31):191-192.
[3]邱靜.我國主要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方法及產品現狀分析[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