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入選此次研究中的35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收治的膀胱腫瘤患者。35例患者依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8例患者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對照組17例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術。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56%以及29.41%,比較兩組患者出血量、手術時間、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以上數據進行對比,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膀胱腫瘤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時選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不會嚴重損傷患者。
關鍵詞: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腫瘤;并發癥;出血量;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065-02
膀胱腫瘤為常見泌尿系統腫瘤一種,主要患病人群為老年人,癥狀表現為排尿異常以及尿路堵塞,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如果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腫瘤會擴散至直腸以及肝腎等位置,提升治療難度[1-2]。此次研究對比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此次研究中的35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收治的膀胱腫瘤患者。35例患者依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8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比例為11:7,年齡跨度45-76歲,平均年齡(60.1±1.5)歲,均病程時間為(11.6±1.6)個月,對照組17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比例為12:5,年齡跨度46-77歲,平均年齡(61.5±1.7)歲,均病程時間為(11.8±1.7)個月,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基線資料進行比較,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需要對術前準備完善,并予以腰硬聯合麻醉方式。對照組治療方法為膀胱部分切除術,患者選擇仰臥位,頭部偏低,手術前放置導尿管,將1g吉西他濱加入至100ml中對膀胱填充,導尿管采用鉗夾夾住,切口位置為恥骨正中位置,將腹膜推開后通過組織鉗夾住膀胱四角,而后切開膀胱顯露腫瘤,將其作為中心將腫瘤和膀胱壁切除,并且切掉具有粘連的腹膜,而后縫合切口,切口采用蒸餾水處理。
觀察組治療方法為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將腫瘤基底部切開直至肌層,隨后按照腫瘤實際情況以及位置選擇不同的方式。對于乳頭狀腫瘤可選擇膀胱電切方法破壞。在實施電切操作的過程中,應采用沖洗液將膀胱填滿。切除基底層后,需要切除基底和周圍的正常組織,對區域邊緣位置予以觀察,確保徹底切除殘余腫瘤。如果患者腫瘤直徑為3-4cm可切斷蒂部,而后找到腫瘤另外一側,隨后向操作人員方向進行電切,將蒂一側呈現。如果蒂較細腫瘤呈現漂擺狀態,切斷過程中會漂離視線,應該對邊緣檢查,隨后通過反手電切方法切除剩余腫瘤。對于寬基乳頭狀腫瘤可選擇長條電切法進,確保膀胱膨脹,伸長腫瘤肌層內凹。
1.3 評估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中和手術后有關信息,即出血量、手術時間、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而后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即感染、膀胱出血、尿道狹窄以及膀胱痙攣。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試驗數據均使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并確保準確無誤。當p<0.05時,表示實驗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組間對比方法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手術中和手術后有關信息
比較兩組患者出血量、手術時間、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以上數據進行對比,組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可知詳細數據。
2.2 并發癥
觀察組18例患者經過治療后1例產生并發癥,即感染,發生率為5.56%,對照組17例患者經過治療后5例產生并發癥,即2例感染、1例膀胱出血、1例尿道狹窄以及1例膀胱痙攣,發生率為29.41%,對比組間數據(X2=5.004,P<0.05)。
3 討論
膀胱腫瘤的致病原因不明,缺少治愈性效果,對于膀胱腫瘤治療而言臨床均采用手術,可對腫瘤轉移進行抑制,并且對病情進行控制[3-5]。臨床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均采用膀胱部分切除術,其具有廣泛的適應癥,和膀胱全切術對比來說,不會存在較大損傷,手術后具有較高的生存率,可降低復發率。臨床研究表明膀胱部分切除術可將膀胱形態結構以及排尿功能進行保護[6-7]。有文獻報道膀胱腫瘤具有多發性,手術后極易產生復發,因此需要多次實施治療,因此采用安全手術療法提升臨床效果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近年來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有所完善,并已經獲取了進展,和膀胱部分切除術相對比而言,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可減少創傷,特別是對于膀胱腫瘤位置隱匿患者較為適用[8-9]。
現代研究學經過分析后認為,膀胱部分切除術對特定位置膀胱腫瘤治療具有一定困難性,操作不方便,提升了操作難度,將手術時間延長,提升了手術創傷,術中出血量有所增加[10]。對于以上情況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經過電切鏡方法效果,具有清楚的視野,可對位置較深的膀胱腫瘤進行觀察。此次研究結果表1可知比較兩組患者出血量、手術時間、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以上數據進行對比P<0.05,組間形成統計學意義,由表2可知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56%以及29.41%,以上數據進行對比P<0.05,組間形成統計學意義,說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安全性良好,減少創傷,效果確切。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作為首先療法原因如下:①電切鏡可將手術術野放大,有助于定位,將膀胱腫瘤切除[11]。②電切鏡將腫瘤切除后可采用電凝止血,將術中出血量減少。③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不會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嚴重影響,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助于術后恢復[12]。④手術過程中可進行活檢,對病期以及浸潤程度確定,有助于操作。
綜上所述,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膀胱腫瘤患者效果確切,可將并發癥發生人數減少,減少患者損傷,縮短手術用時,可將其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蔡篤森.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的遠期療效觀察[J].中國性科學,2019,28(5):5-8.
[2] 杞曉昌,楊福梅.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的療效對照[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5):951-952.
[3] 李文釗,劉明建,梁威飄等.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對比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 (12):105-107.
[4] 徐嘉男,顧曉,周宇權等.膀胱鏡與腹腔鏡聯合在復雜的膀胱部分切除手術中的應用[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9,24(9):725- 727,744.
[5] 連新耀.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0):92-93.
[6] 馮紹喜.膀胱部分切除術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膀胱癌的效果比較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5):155-156.
[7] 李國偉,郝建偉.比較經尿道膀胱腫瘤等離子電切術與傳統開放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6):104-105.
[8] 余昆,張悅,劉勝等.膀胱部分切除術聯合化療治療局限性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分析(附53例報告)[J].中國醫師雜志,2017,19(8):1188-1191,1195.
[9] 梅爍,鐘德平,徐紹洪等.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的臨床對比[J].當代醫學,2018,24(24): 167-168.
[10] 閆亮,程偉,武進峰等.經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術聯合髂內動脈栓塞化療治療高危浸潤性膀胱癌18例[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7,29(10):700-702.
[11] 余啟義,劉美蘭.探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膀胱癌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2):33-34.
[12] 侯國良,胡淵,羅飛等.膀胱部分切除術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 單發膀胱癌的療效對比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4):2215-2217.
作者簡介:夏勇超,男,1981年5月出生,本科學歷,民族:漢;籍貫:湖北黃岡;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泌尿外科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