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雪鶴
摘要:民間美術是傳承千年的藝術瑰寶,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其源于生活,又以豐富的內容點綴生活,對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鑒于此,下文中,筆者將對民間美術的概念及作用做出分析,旨在促進民間美術的繼續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民間美術 ? 作用 ? 藝術
引言
民間美術流傳至今,離不開一代代藝術家的努力。民間美術作品從制作到完成,從藝術家動手創作的一刻開始,藝術的靈魂便與審美情趣開始在作品上蔓延。它不斷的被應用在剪紙、泥塑、木雕、刺繡等多個行業中,并成為提升作品藝術境界的重要方式。
一、民間美術相關概述
很多人對于民間美術的理解是流傳于民間的美術繪畫藝術,其實不然,民間美術只是其眾多稱為中的一種,它又被稱之為民間工藝或民俗藝術,是歷經千年歲月洗禮,而流傳至今的藝術瑰寶,其作品創作完全源于生活,是以人民群眾為基礎的,因此,其具有強烈的鄉土特征。民間美術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涵蓋了人們吃穿住行的全部內容,如年畫、剪紙、泥塑、陶瓷、木雕、染織、建筑、服飾、刺繡、首飾等,它們自成一體,具有深厚濃郁的文化含蘊和深刻寓意,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其作品大多用于美化生活環境、美化生活物件,作品出自生活,又效用于生活,是一種生動的凝聚人民群眾真實情感的民俗形態。
二、民間美術的作用
1、為藝術家提供創作靈感
通過學習民間美術的過程,了解到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所涉及的民俗、信仰、民族等歷史背景和文化環境。感受到民間藝人們通過實物抒發情感的創作理念、意圖、象征和隱身內涵的語言去表現、分解或浮夸的藝術形式,以及在整體構圖、形態和色彩各方面的輕松隨意、大膽等特點,增強了藝術家們純樸的審美方式和獨特而具有鮮活的藝術創作力。20世紀許多藝術大師,如丟勒、莫奈、塞尚、畢加索、沃霍爾等人,都是從中國、非洲等地的民間美術中獲取靈感,充實自我藝術形式和表現方法,豐富自己的創作理念。現如今當代多數的中國美術家,如羅中立、齊白石、徐悲鴻、呂勝中等人,都是借助地方民俗中的一些特點元素,并且把這些元素加入到自己的創作作品當中。現代的設計品中也有非常典型范例,就比如說:中國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就是來源于吉祥如意的 “中國結”和傳統武術中的動作;中國聯通的標志是借助佛教中長紋樣式,奧運會的福娃是借助中國民族特色制作而成的。除了這些作品,還有太多的成功范例,因此,毫無疑問,這些作品是現代的藝術家們對民間美術中的元素加以延伸轉變而成的是新時代的成功作品。
2、為各院校提供藝術教育資源
現代的高校美術專業課程的開展,不僅要開展油畫、書法、視覺傳達、美術史論等專業課程,還應該開展民間美術的課程。運用民間美術中深厚的文化知識含義和各種學科交錯的優點,強化學生的知識構圖,豐富人文方面知識。這對于開闊學生的文化知識方面的視野,了解貼近傳統的民間藝術和設立大方向美術觀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深刻地了解到民間美術含義,能從中了解到民間藝人擅長把整個民俗形式、審美情操等夸張的看法和思維創意相融合,物化是在為獨立具有強大精神和審美含義的藝德形態。通過這些表達強烈民族趣味審美的藝術形式,可以感受其中包含的道德理念、生活態度、價值取向和善意的美好,領會到民間藝術的發光點和藝術的珍貴。
3、利于藝術思維的創新
民間美術與現代設計的造型手法融會貫通,民間美術是現代設計的 “源頭”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附、相互貫穿、互相改觀的。著重表現主觀精神是民間美術在造型上的特點,根據人對客觀事物的視覺感受進行塑造與現代設計追求純粹、簡潔的形象的造型手法不謀而合。標志性的含義是民間美術造型中多見的技巧,表明了一些平民百姓對吉祥如意和生命尊崇的看法比如說:牡丹花寓意高貴;鯰魚象征為“年年有余”等。在民間美術中蓮花生子是對生命的贊譽,象征著生命的連綿不斷和美滿祥瑞的意思。這些造型,變成了民間美術造型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4、強化城市景觀的藝術性
在現代城市景觀中人民群眾迫切期望加入民間藝術的因素,做出有特點的作品,依據民間美術的色彩拼搭及構圖方法與現代的思想相融合,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同。
創造物的活動是民間美術和現代城市景觀相同的一點,民間美術是在人們的生活中累積而來的。民間美術是以人民群眾的情感與精神為基礎創造而來的,所以各處都展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現在多數城市景觀設計師忽略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單方面注重的是景觀的視覺成果,并沒有顧及景觀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減少了人民群眾對城市景觀的認可度。
結束語
綜上,民間美術是先輩留給我們的藝術財富,且在教育事業、城市景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必須找準自身的藝術定位,并發揮出自身的作用,才能在時代的大潮中,不被淘汰,且一直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王迪.淺談民間美術的藝術價值[J].頌雅風,2019(3)
[2]牛帥.民間美術在當代美術教育中的價值探索[J].卷宗,2019(17)
[3]曾林峰.淺談中國民間美術的現代藝術價值[J].頌雅風,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