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豪 王凱 吳佳賀 閆鵬
摘要:傳統文化弘揚和發展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產生了很大影響,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開始大量引入傳統文化元素與符號,甚至成為了行業競爭的關鍵要素與流行趨勢。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希望本研究內容可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運用
引言: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環境藝術設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藝術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成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要求。在經濟、政治、文化交流過程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對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產生了影響,這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提出了挑戰。因此當前我們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可以有效融入傳統文化要素,打開市場、提升行業競爭力。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概述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深厚,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和洗禮中,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其中的文化要素具體包括服裝、建筑、文字、色彩、圖畫等各個方面,這些不同類型的文化要素,能夠集中反映出我國各個民族的精神風貌。而環境藝術設計作為新型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逐步探索著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促進環境藝術和建筑的完美融合,體現傳統文化特色,實現環境藝術發展和科學設計理念的有效融合。
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1、遭遇西方文化的沖擊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受西方文化和設計理念影響比較大,部分設計者認為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已經過時了,加之互聯網發展,西方環境藝術設計理念迅速傳播過來,對我們的傳統文化造成不小的沖擊。以建筑環境為例,我國其實缺少具有鮮明本土特色的建筑環境概念和形式,因此在現代環境藝術發展過程中從業者不免借鑒外來經驗和文化要素,“不中不洋”的環境藝術設計趨勢使我國建筑環境發展處于尷尬境地,一些具有顯著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和文化遺址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在本土文化發展和弘揚上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沒有明顯體現。
2、傳統與現代文明隔離
以建筑環境設計為例,我國的城市建筑在中國傳統特色上明顯不夠突出,一般能夠充足保留本土文化的建筑都處于偏遠地區,如安徽皖南的宏村、西遞等村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建筑環境[1],體現了傳統古建筑環境設計的思維和理念。現代環境設計理念發展中,傳統設計思維明顯和現代文明之間處于隔離關系,中國古建筑的一些獨特空間結構和文化特色沒有得到傳承和發展,這成為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中人文要素和環境特點不和諧的主要原因和表現。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1、打通傳統與現代的藩籬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需要沖破傳統理念束縛,更要走出西方文化和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桎梏,在新形勢下以嶄新的面貌面對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環境藝術設計不可避免的要遭遇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之間的協調問題,兩種文化形態的碰撞和交融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從事藝術環境設計的工作者,要在這方面花費一些時間和經歷,深入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內涵,關注傳統文化元素,并對其產生、演變過程有了解,針對文化脈絡的把握和應用十分關鍵。
環境藝術設計的相關從業者,要關注對實際生活中傳統文化要素的挖掘,積極提煉觀點,將文化元素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來,實現環境藝術設計語言和風格的創新發展,提升設計的文化品味,為受眾帶來更好的審美體驗。以現代化語言詮釋傳統文化要素,能夠使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是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有效措施。
2、加強傳統文化元素的保護與傳承
現代環境設計行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需要借鑒傳統文化要素汲取新的養料,沖破傳統行業束縛,敢于嘗試新的發展路徑[2]。我們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建筑設計中,將中國館建設成中國古代建筑的象征性造型——斗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建筑元素,漢字、京劇臉譜等元素都融入整體建筑環境設計中,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既順應了時代發展特色又體現了中國文化發展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從環境設計到材料使用,都積極踐行生態環保理念,促進了傳統建筑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完美結合,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認可[3]。
3、正確處理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
現代環境設計作品在設計方法和技術手段上體現了充分的現代化特點,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體現出創新精神和內在活力,形成全新的作品設計風格。或者是在原有的傳統文化影響之下的環境藝術框架之內,融入現代生活元素,這樣的設計也別有一番韻味。由此可以看出來,傳統文化要素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間可以是相得益彰的關系,但是我們在復制和模仿上要明確界限,簡單的復制和機械的照抄照搬,不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特色和風格,不利于全新的環境藝術行業發展[4]。
四、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對傳統文化傳播和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十分有利,積極運用傳統文化元素,我們就可以在作品內容上實現創新,更能夠貼合受眾需求,表達民族文化內涵和情節。但是科學利用傳統文化促進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質量提升,要求設計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能夠促進文化內涵和設計要素之間的巧妙融合。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希望研究內容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于蕾,張輝季.談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與創新[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12(03):1054-1055,1057-1058.
[2]陳沖,王繼亞.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14,10(04):254-255,258-259.
[3]謝勇,張君雅.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才智,2015,20(23):1003-1004,1006-1007.
[4]王麗麗,王建國.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14,10(04):1087-1088,1090.
作者簡介:
1作者姓名:朱政豪,出生日期:1998年9月19日,性別:男,籍貫:山東省武城縣,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2作者姓名:王凱,出生日期:1999年1月9日,性別:男,籍貫:河南,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3作者姓名:吳佳賀,出生日期:1996.02.04,性別:男,籍貫:遼寧省岫巖縣,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4作者姓名:閆鵬,出生日期:1998年5月6日,性別:男,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