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淼鑫
摘要:目的 探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培養方法以及能力培養模式,為臨床全科醫生培養效果做出保障。方法 選取本社區的全科醫生31名,進行一階段的培養模式應用,具體包括了醫、教、研三個方面,對該中心全科醫生應用有關培養模式之前與之后的臨床實踐能力、理論考核評分情況進行對比,進一步分析有關培訓工作開展和落實之后的成效情況。結果31名臨床全科醫師進行一階段培養之后,臨床實踐能力和理論考核分數要明顯比培養模式實施之前更高一些(P<0.05),說明有關方法及措施應用對于全科醫生能力有著積極提高作用。結論 臨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能力培養模式落實的過程中,需要多途徑培養臨床能力。全方位發揮專項特長,進一步合理的積極優化醫生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提供有效的支持。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能力培養;培養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R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318-01
引言:
伴隨基層醫療不斷發展,受眾群體廣泛而需求量相對較大,這就對全科醫生的能力等方面帶來了一定程度要求,為了更好完成常見病、多發病首診,并根據病情現有情況進行有效的轉診服務,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積極提高全科醫生能力十分關鍵[1]。而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由于臨床全面性要求較為明顯,如何進行有效培養,提升醫生能力,就成為一個相對較為關鍵的一個問題。在具體能力培養過程中,有關模式需要從醫、教、研三個方面入手,積極進行有效的培養,促使能力全方位提高[2]。本次研究主要是圍繞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能力培養模式具體應用的效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1名全科醫生都是本社區衛生中心的醫生群體,年齡29-54歲,平均(34.5±2.1)歲,工作經驗3.5年到12年,平均(6.91±2.14)年,學歷包括本科、碩士及以上,均為中級職稱及以上。
1.2方法
對研究的所有全科醫生都進行醫、教、研三方面的培養,首先在臨床能力方面,促進醫生臨床能力全方位發展。目前社區門診均為全科門診,但具體就診仍然要分為內外婦兒等專科,因此對于規范化培訓后全科醫生還需要進行專科輪轉,并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專長發展,積極與上級醫院聯系,根據醫生興趣選擇上級醫院相應專科跟診,定期輪換。其次積極進行教學能力培養,對醫生帶教能力、培訓授課等方面進行培養,組織定期開展模擬課堂,撰寫教案,進行病例探討,開展PPT授課[3]。最后進行科研方面能力培養,鼓勵全科醫生積極申請科研項目,聘請專家指導,提高科研項目質量,鼓勵醫生撰寫專業論文,發表后給予獎勵,聘請上級醫院醫師負責中心醫生論文指導,組織科技周活動強化內部的科研知識學習,圍繞有關臨床科研方面的情況以及新進展進行相應的學習。
1.3觀察指標
對臨床開展相應培養前后的實踐能力與理論考核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具體包括臨床疾病診斷治療、首診轉診、教學能力和論文撰寫等幾個方面,分數最低為0分,最高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臨床相關能力的考核結果作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采用t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開展有關培養模式及相關工作之后,全科醫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理論考核評分都要比開展相關培養之前更高(P<0.05),說明有關培養提高了醫師的能力。全科醫生培養模式落實前后考核結果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目前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絕大多數全科醫生仍然以門診開藥等工作為主,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全方位形成全科的趨勢,而面對現階段基層對于全科醫生需求量不斷增大,要求不斷提高,積極加強其能力,對于基層醫療水準的提高來說有著關鍵性價值和意義[4]。既往基層醫療發展受到阻礙,受眾群體不愿意接受社區首診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對于醫務人員業務能力、技術水平的不信任, 而通過一定的培養,加強醫教研等三個方面,一定程度上促進全科醫生成長,同時也可以極大程度提高公眾對于基層醫療的信任感。這樣的操作價值和意義十分明確,對于基層首診制度落實和發展基層醫療來說更是有著決定性意義。此類模式落實過程中,首先是對醫生的業務能力進行了提高,讓其自身臨床工作水準得到提升,其次對其自身帶教能力、組織管理與教學能力進行了優化,這也就意味著接受培訓的全科醫生未來也可以充分發揮教學作用,帶動基層醫療發展。最后在科研方面,可以讓有關科研活動更加規范有效地進行,明確科研、醫療與教學并重的關鍵性價值與意義,從而輔助整體基層醫療工作的優化。由此可見,這樣的培養模式十分關鍵,對于基層醫療發展和全科醫生個人成長都有著決定性影響作用。
如上所述,通過全科醫生能力培養落實之后,醫生自身素養與能力得到了優化,也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更高質量醫療服務有著明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蕓峰,徐莉蘋,顧文欽,etal."全專結合"醫療模式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17(9): 679-682.
[2]楊鳳英,田翻合.上海市郊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團隊參與型醫養結合服務管理模式探討[J].家庭醫藥,2018(11): 224-225.
[3]王輝,趙付英,姜岳.全科醫生主導的多學科團隊服務模式管理老年人共病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8): 798-800.
[4]吳丹,林大邦,林國輝,等.中國浙江省公眾對于社區衛生服務和醫院門診服務的使用情況及看法:一項混合方法研究[J].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2018,21(3):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