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摘 要:檔案資源共享已成為檔案管理發展趨勢,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字城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拓展了新的利用方向和途徑。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必須要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積極推進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尤其是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要突顯優勢,才能更好地增強檔案服務社會能力[1]。
關鍵詞:數字城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互聯網+政務服務
開放的大數據環境下,信息資源共享意識不斷提升,檔案資源也已逐步嵌入到開放大數據環境之中,要全面剖析開放環境下傳統檔案資源數據共享模式存在的不足,探索檔案資源數據共享模式的優化路徑,結合當下“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的大力推動,充分突顯城建檔案資源的現實意義,破解當前新形勢下的共建共享難題,促進和深化城建檔案數據信息共享長效機制建設。
1 檔案數字化和數字檔案信息資源概念比較
城建檔案的數字化,就是將項目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實體材料檔案轉變為數字信息,儲存于計算機中。其特點主要有:1)數字化檔案是建設項目過程中的初始記錄,因其原始性而具有較大的價值;2)紙質檔案、音頻、視頻都可以實現數字化轉化,以磁盤、光盤等進行存儲,保證了檔案存儲的多樣化和完整性。數字檔案信息資源,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將已產生的實體檔案資料轉變為信息化數據資源,達到多方共享、高效采集、管理規范、辦事快捷、科學決策等目的。其主要特點是:1)檔案來源主體及檔案類型多樣化,收集整理過程需要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性的多方配合協作;2)共享利用途徑多樣化,除了傳統的查詢利用外,可以加快推動實現大數據下“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通信息壁壘,為打造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予以檔案原始資源支撐。
數字化管理屬于一個動態化管理過程,不僅需要將原本的紙質檔案直接轉化為電子文件,還要讓檔案轉化成能被便捷、快速、高效應用的數字化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城建檔案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共享正是從傳統管理型向現代服務型轉變的表現,是從業人員在大數據時代應該十分重視的問題[2]。
2 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利用困難分析
1)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城建檔案資源數量龐大,種類眾多,一直以來,受傳統檔案管理思想及理念的影響,行政管理部門及相關企業對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工作重視不夠,檔案信息化觀念薄弱,檔案管理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普及與應用投入不足,專業數據庫服務器、網絡信息傳輸交換機、檔案管理系統軟件配套跟不上,人才隊伍缺乏等[3]。
2)項目建設檔案日常數字化處理難度較大。開展檔案管理工作內容,主要覆蓋項目建設需要、研究以及管理工作,涉及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地下管線工程等多類內容,通常表現出時間跨度大的特點,而工程建設準備階段文件、監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及圖紙、聲像檔案等也是在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實體性的資料[4]。
3)多種城建檔案資源無法有效整合。為便于城建數字檔案信息化利用服務,結合大數據應用,不斷建立完備的檔案資源數據,城市建設項目所包括園林、消防、人防等行政部門檔案資源應一并收、管、用,但是當前仍然無法打破部門間“信息孤島”,尚未對此類城建檔案形成系統有效的收集管理模式及標準,無法充分利用互聯網有效平臺,實現項目“多維度”的檔案管理服務工作。
3 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利用機制建立解決措施
1)豐富館藏檔案資源。根據建檔案接收范圍,重點要收集好各類城鄉建設工程檔案、建設系統各專業管理部門形成的關于城鄉規劃、建設及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基礎性資料。一方面,加快出臺完善職能部門城建檔案移交標準和規范,要求建設系統各專業管理部門積極主動向城建檔案館移交到期、需要長期及永久保存的城建檔案;另一方面,要求城建檔案館加強業務指導,在重大或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中,安排專人,跟蹤服務,加強城建檔案收集、整理、移交等業務指導,豐富館藏檔案資源體系,使城建檔案利用真正成為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2)深化檔案利用需求分析。城建檔案館要做好檔案利用的精準分析分析,積極做好城建檔案用戶檔案需求分析統計工作,滿足用戶多樣化利用需求[5]。一是通過對某一時期的檔案利用進行重點分析,精準掌握城市建設管理類檔案利用需求狀況,針對用戶需求狀況分析,及時做好工作重點的及時調整,也為檔案編研工作指明了工作重點和方向。二是要加強檔案利用者的心理需求分析,廣泛聽取檔案利用者的意見建議,滿足城建檔案利用者的個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服務需求。
3)加強專業技術手段及人才支持。在大數據發展背景下,信息化的開發與滲透逐步成為一種規律,不僅豐富了信息技術應用,更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因此強化技術和人才要素迫在眉睫,一是完善各級檔案來源部門的計算機網絡建設,配備專業服務器等,打通城建檔案管理部門與所在城建系統單位,上級主管單位,同級發改、規劃、國土、房產等單位,各縣市區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等之間的數據通道,打通與社會開發企業、施工、監理等建設主體之間的數據通道,建立民眾便于使用的微信公眾號、移動端APP等查詢利用平臺,為檔案資源共享搭建硬件設施及軟件平臺;二是培養建設一支復合型人才隊伍,即具備豐富的檔案專業知識及經驗,又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專業知識,能夠推進相關工作的落地實施。
4)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加速檔案資源共享。當前,大數據與共享經濟為公眾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與便利,在政務服務方面,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不滿足于僅僅使用網絡來查詢公共信息和政務資料、辦理簡單的公共業務,而是要求政府能夠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強化在線服務能力,以“互聯網+”的思維為公眾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政務服務[6]。城建檔案的管理與服務也將與“互聯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與政府改革同頻共振,將標準化的理念、原則、方法引入行政管理服務中,在政務服務系統中從上到下統籌規劃,從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搭建、數據共享平臺建設、辦理事項受理清單、群眾辦事指南、服務辦事流程、辦事規范業務手冊到服務管理監督考核機制等方面形成完善的、覆蓋線上線下日常的標準化服務體系,用規范化的章程、科學化的標準、精細化的操作流程,不斷提升服務效能,逐步形成檔案信息資源在大數據時代的共享機制。
4 結束語
總之,要樹立深化共享、安全的檔案資源管理理念,提高檔案資源共享的可信性、聯通性和多元性,融入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新技術,在大數據時代,持續推動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系統化、智慧化、高效化、便捷化的發展,持續推廣檔案資源共享的移動終端服務,更好地提升檔案資源數據共享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雪.城建檔案數字化管理探析[J].城建檔案,2020(01):80-923.
[2]劉艾玲.大數據背景下城建檔案行業檔案信息化建設[J].城建檔案,2019(11):80-923
[2]李寶玲.數字檔案館建設的機遇、挑戰與思考[J].檔案管理,2020(02):27-28.
[3]屈延玲.共建共享視域下的唐卡檔案數字化資源建設研究[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19,4(12):1-5.
[4]任民鋒,張銀娜.檔案圖書數字信息資源服務創新共享平臺建設的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20):43-44+62.
[5]王憲敏.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路[J].辦公室業務,2017(23):52.
[6]樸姬.新時期檔案的數字信息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