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1世紀信息化時代,所有現象都會轉化為具體數據,成為看得見的信息,并為教學提供一定依據。大數據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整合好教學資源,利用好教學媒體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不斷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在日常的小學教學實踐中,我以大數據為背景進行了大量的實證驗證,在課堂觀察與調研的基礎上對大數據教學進行了分析與總結,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效果。
一、大數據的內涵分析
大數據就是數據的集合,具體來講就是借助一定的軟件對數據進行搜集、管理和處理的集合。如今這項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各個行業,隨之大數據時代一詞便產生了。在這樣的形勢中,身為一名奮斗在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獲得啟示,尋求大數據和數學教學的契合點,并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二、大數據應用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
(一)發揮大數據的評估優勢,開展針對性教學
大數據環境下,數據比你更了解自己。比如瀏覽器可以根據你的搜索習慣分析出你的興趣,由此判斷你的搜索行為,進而有針對性地為你推送內容。將大數據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來,必須借助大數據針對性的教學優勢,對學生數學能力進行測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推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提升。以“梯形”這節內容為例,在完成本節內容教學之后,為了鞏固課堂所學,深化學生對梯形知識的理解,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數學問題:
1.在等腰梯形當中,下列結論:兩腰相等、兩地平行、對角線相等、兩底角相等正確的有幾個。
2.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是否正確。
課下,學生在大數據平臺進行了習題的練習,當學生完成一道題目之后,系統給出了不同的提示:一部分學生請跳過第二題直接進入第三題(理由:這兩道題目屬于同一類型)。學生第一道題做對了,說明已經熟練掌握了梯形相關知識,跳過此類題目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效率,還能保持學生興趣。而另一部分學生的提示則為:請繼續第二題(學生對梯形相關知識掌握不牢固)。針對學生在練習中的不同表現,進行不同訓練,以深化學生對梯形知識的理解,進而促進他們數學能力的提升。可見,借助大數據的評估功能,可以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對癥下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強化習題訓練,一來可以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二來可以從學生學情出發開展針對性訓練,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二)發揮大數據的可視優勢,突破重難點內容
對于抽象的數學公式和定理等,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幫助學生了解其特點,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畫面,深化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小數加減法教學中,學生在運算中不是錯位相加減就是忘記滿十進一。為此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制作了“錯點集錦圖”連接了“認真看——小數結構”“看表演——小數加減法的注意事項”等學生經常出錯的地方,之后引導學生回顧小數加減法的規律并對錯題進行練習。隨后,教師可以借助大數據將課堂內容轉向“小數的初步認識”回顧所學知識,以完成小數整體知識的構建,并逐個擊破教學難點。
(三)發揮大數據的搜索優勢,教授高效學習技巧
數學學習并不是習題的堆積,在習題背后隱藏著一定的規律和技巧。和單純的題海戰術相比,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傳授解題技巧的效果更好。而大數據的檢索功能則可以很好地為教師提供高效的學習方式,以向學生傳授解題技巧。比如在教學“統計”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大數據去搜索更加契合小學生的教學資源,并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有效地融入數學課堂中。對第一次接觸統計和概率的小學生來講,最為關鍵的是契合他們的現實生活,讓他們感知這部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如此才能減少學生的學習阻礙。請同學們列出幾個自己感興趣想要調查的問題,展開交流,最終確定三個問題進行調查。在同學們明確了調查問題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收集數據,并記錄整理下來,之后引導學生分析數據,看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在完成上述一系列任務之后,教師做最后的總結:上述我們經歷了“提出問題——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做出決策”的過程,這就是統計活動,如此深化學生對統計觀念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構建大數據看自己的教學方法、表達方式等是否滿足了學生需求,通過反復實踐來做出教學策略的調整,以實現高質、高效的教學。
(四)發揮大數據的分析優勢,攻克難題
在小學數學試卷講評課上,通過對學生出錯原因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幾種情況:公式沒記牢、錯看題意、邏輯思維差等。以“認識時間”內容為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變,利用手機便可以知曉時間,導致通過鐘表看時間的越來越少,這也讓小學生缺少了對時間認識和運用的體驗。這種生活化經驗的缺失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感知,在認識時間的教學情景中也無法獲得有效體驗,進而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提升。所以為了解決這部分的問題,教師要透過生活引導學生去探尋知識,并做好數據的處理工作,總結好考查方式和知識點內容。相信在教師完善的數學知識儲備下、在明確教學思路的前提下,一定可以攻克難題,取得成功。
(五)發揮大數據的多元優勢,激發學生潛能
容量大、種類繁多這是大數據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的這一功能去挖掘知識,為學生構建多元的學習空間,并以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為出發點,開展教學,如此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
三、結語
大數據的多元功能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去選擇學習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大數據不僅是為教師服務的,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效手段,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大數據平臺學習,借助大數據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學習,獲得更好的提升,以進一步地理解數學知識,提升解題能力。總而言之,大數據和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學變革與創新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第偉.大數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2018(6).
[2]孫麗麗.大數據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5).
作者簡介:張麗靜(1986.11-),女,漢族,甘肅秦安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與教學。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