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鈺淇
摘 要: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可以促進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文章主要研究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問題。通過對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及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分析心理危機干預作用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后針對性地提出如何從心理危機干預層面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通過文章的具體研究為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供相關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危機干預
在當前環境下,我國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重,這必須引起廣大高職院校的重視。第一,因為高職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他們會有很多誘惑。面對不同價值觀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容易出現偏差,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第二,因為高職學院比較特殊,高職學生需要承受社會以及家長的壓力,在學業和就業方面遇到一些問題,容易使高職學生產生悲觀的心理。
一、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及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現狀
(一)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現狀
國外關于心理危機的研究比我國要早。二十世紀初,美國和荷蘭等國就開始了危機干預的研究。經過多年的發展,學者拓寬了危機干預的相關研究,心理危機干預理論出現。經過不斷地演技,危機干預理論不斷完善,開始出現了短期應急反應和長期預備皆備等不同的概念。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建立了高校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和自殺預防中心。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開始研究危機干預問題。危機干預在我國的研究主要包含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翻譯國外的相關理論著作。第二階段是從1990年開始,我國開始出現了有關危機干預方面的理論。但是由于條件的制約,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較少。
(二)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現狀
國外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比較早。主要代表人物有:20世紀初,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的重點是提高批評性研究的水平,教育是經過提高學生的理智和探究水平來達到的。皮亞杰通過智力測驗認為,人類發展的核心是不斷主動地適應客觀環境的過程。經過同化、適應和平衡,開始認知世界。我國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成果比較多。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開展研究: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內涵、特點、制約的因素、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等。胡芝(2013)認為實效性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生命線。黃玖琴(2014)認為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不僅是黨中央重視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且是每所高職院校及每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探討的重大課題。滿海寧(2014)通過調查,在普遍減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課時和課程門數的情況下,提出加強和提高該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心理危機干預作用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心理危機干預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很大的優勢。從心理學的研究層面來看,人類的思想觀念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通過自己切身的經驗和思想來形成特有的思想觀念。因此,人的品德的產生和發展,必須建立在人的認知和行為以及心理基礎之上。通過心理變化影響人的思想道德觀念,影響著人的政治思想認知。所以,必須抓住高職學生的心理變化,通過心理學方面的理論去解決高職學生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一)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行為訓練的效果
心理行為訓練是一種通過綜合利用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咨詢心理學以及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經過創建不同的情境,通過團隊訓練的方式,提高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而實現每個高職學生的發展目標。心理行為訓練可以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同時,通過團體示范和模仿以及訓練等方法,讓高職學生反思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繼而改變自己的戰略。通過反思,使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出現轉變,模擬學習的成果開始內化,進而延伸到現實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鞏固和內化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元認知干預的效果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元認知干預是指經過對高職學生自身潛意識情緒行為的理解和調試,幫助高職學生重新建立一種積極的心理行為。
有關高職學生元認知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元認知知識。也就是高職學生對自己和其他學生的認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相關的知識。第二,元認知體驗。也就是隨著高職學生的認知活動而出現的一系列認知方面的經驗和情感。第三,元認知監控。也就是在高職學生認知活動中,通過監控自己的認知活動,并不斷地改進,從而實現預期的目的。在高職學生實際的認知過程中,這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
高職院校能夠經過對高職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提高高職學生的調控能力,提升高職學生的自我意識,促使高職學生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通過自我意識的不同,有針對性地設計元認知知識,提高高職學生靈活利用元認知的水平。完善高職學生元認知系統,讓高職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科學的自我評價和監督,并不斷改進。從而保障高職學生提高自我意識和綜合心理素質。
三、如何從心理危機干預層面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強化課堂教學,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高職學生獲得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知道如何進行自我調節,保證能夠正確地認知自我,不斷地開發自己的潛能,為高職學生的人生打好一定的心理基礎。
經過心理健康課堂教學,確保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實現。培養高職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正確地看待心理素質和成才的聯系。促使高職學生建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幫助高職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認知,熱愛生命,良善待人。提高高職學生的抗壓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高職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和危機的能力,幫助高職學生合理規劃人生。
(二)通過軟性管理,制造和諧的校園環境
所謂的軟性管理,就是指高職院校通過高職教育的培養要求,經過建立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來影響高職學生的思想認知和行為能力,進而促使高職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而校園文化重點是利用學風、校風、榜樣和輿論等方面,通過潛意識地影響來實現校園管理的目標。軟性管理本質上是非常寬松的。主要是通過校園的文化環境來實現管理的目的。這種軟性的管理,通過一種潛意識的規范,來改變高職學生的行為方法,能夠被高職學生所認可。
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課堂灌輸之外,通過隱形的課堂,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高職學生在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中,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真理和人生的價值,能夠積極地改變學習的心態,提高高職學生學習的熱情。高職學生軟性管理,主要包含高職院校的校風建設;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良好形象,注重和高職學生的情感交流;積極開展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成立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社團,經過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動,提高高職學生的參與意識,加深高職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更好地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
(三)注重人文關懷,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對高職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高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沒有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開展工作,所以影響了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必須注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積極倡導以人為本,注重高職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高職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和漸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掌控高職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高職學生的具體感受來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職學生的感受和需求包含很多方面,如:成就感、自豪感、被尊重感、滿足感和安全感等。經過對高職學生情感方面的疏導,讓高職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關心,及時疏導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
(四)充分利用網絡,發揮網絡正面教育性
隨著高職學生自我意識的提高,高職學生對網絡的虛擬世界展現出了很高的參與感,高職學生大多沉迷于網絡。網絡對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積極運用網絡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發揮網絡的正面作用。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驛站,學生能夠在論壇上發表自己對熱點事件的看法。思想政治老師能夠通過高職學生論壇掌握到高職學生的心理動態和思想狀態,并及時地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通過網絡,給高職學生建立了一個思想和心理交流的平臺,讓高職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進而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五)充實師資力量,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
想要從心理危機干預的層面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充實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成立一支比較穩定而成熟的心理健康專職工作隊伍,有利于加強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為高職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工作,有效解決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立專門的高職學生心理輔導中心,為高職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方面的檔案,有針對性地給高職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幫助。按照高職學生的不同心理健康情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為高職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健全高職學生心理素質,完善高職學生的人格。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職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方面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高職院校通過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能夠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從心理危機干預方面,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強化課堂教學,培養高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軟性管理,制造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需要注重對高職學生的人文關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網絡時代,高職院校需要充分利用網絡,發揮網絡的正面教育性,給高職學生建立了一個思想和心理交流的平臺,讓高職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最后,高職院校還需要充實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給高職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給高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價值觀方面的引導,提升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保障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最終促進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胡芝.校園文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8:84-85.
[2] 倪赤丹.社會工作視野下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9:59-61.
[3] 毛越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5:95-96.
[4] 佟偉.高校學生心理危害預防與干預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3,20:171-172.
[5] 劉晴.以高職校園文化為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18:42-45.
[6] 周瑋,顧宇嬌.實然與應然,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人文關懷[J].職教論壇,2013,32:14-16.
[7] 馬肖華.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8:44-45.
[8] 林艷芬,江傳英.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8:95-96.
[9] 邱晶巖.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4,2:119-120.
[10] 黃玖琴,嚴華,王德召.學生主體參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提升之策略[J].職教論壇,2014,17:71-73.
[11] 王隼.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18:56-57.
[12] 滿海寧.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