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李蔚 吳雁 華夏
【摘要】近年來MOOC席卷全球教育領域,最大程度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利用。作為高等教育的信息資源中心,高校圖書館在新環境下積極調整服務策略,但是現有人才隊伍難以滿足蓬勃發展的新型教育模式的需求。本文分析了MOOC時代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討了高校圖書館現有人才隊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應對MOOC環境的人才隊伍建設策略。
【關鍵詞】MOOC? 高校圖書館? 人才隊伍建設? 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1-0010-02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簡稱MOOC),又稱慕課,是一種依托互聯網的新型在線教育模式,2012年在美國高校掀起一股浪潮, 2013年引入我國,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MOOC時代,越來越多高校紛紛加入這一場“讓全世界人民平等享受受教育權利”的教育轉型大浪潮。在此背景下,我國各大高校圖書館正在積極探索新時代的角色轉型和服務策略,對人才隊伍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MOOC時代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機遇
短短幾年時間,MOOC席卷全球,國內外頂級高校紛紛加入其中,各種平臺日趨成熟。國外的edX、Coursera、Udacity三大巨頭,國內的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頂你學堂等MOOC平臺均匯聚了海量課程資源、教師資源和用戶資源。MOOC的飛速發展為高校圖書館開拓了新的服務領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線課堂上教師提供的課程資源,除了取材于互聯網和日常學習生活外,大部分來自于圖書館,這無形中拓寬了圖書館知識服務、資源服務的新渠道,同時也提高了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MOOC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廣大用戶的學習熱情,圖書館具有得天獨厚的空間優勢和資源優勢,為廣大用戶提供了舒適的學習環境。高校圖書館的專業人才隊伍還能給用戶提供最優化信息資源服務,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此外,圖書館也可參與MOOC的資源開發、課程設計、課程推廣以及開辦MOOC課程等。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若能充分利用MOOC環境所帶來的優勢,突破傳統的服務模式,整合自身資源,培養專業人才隊伍,完善服務功能,定將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挑戰
MOOC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蓬勃發展對高校圖書館而言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MOOC發展迅速,受眾廣泛,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MOOC以互聯網為支撐,由遠程教育發展而來,由于沒有實體教室支撐,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受限,監管力度不夠,導致了報名人數眾多,完課人數有限;MOOC平臺上課程資源數量龐大,但是高水平教師推出的優質MOOC課程有限,部分課程鮮有人問津;大部分高校的MOOC教學側重公共課程和少數專業課程的教學測試,普及度有待提升;MOOC涉及到的知識產權問題、第三方平臺限制以及規范化管理問題尚需解決;MOOC的學分認定、考核體系、評價體系等還未得到廣泛認可。目前MOOC與我國高校圖書館結合的實踐案例相對有限,尚處于起步階段,高校圖書館要想在MOOC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形成成熟的管理體系,適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當前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人才結構不合理
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傳統的人才隊伍結構與信息時代對高校圖書館日漸增長的高層次需求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由于各種歷史原因,高校圖書館的人才結構普遍存在整體學歷偏低、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短缺、高級職稱人才缺失嚴重、年齡層次相對集中且偏大、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等問題。據調查,目前高校圖書館大部分館員的學歷依然為本科,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館員比例偏低,其中博士學歷館員更是稀缺,部分高校圖書館甚至沒有博士學歷館員。職稱配比方面,高校圖書館高職、中職、初職人員比例通常為1:2:1或3:4:3,高級中級職位通常已被占據,年輕人上升空間有限,高層次人才不愿意來圖書館,人才引進受限,阻礙了人才隊伍建設的良性發展。此外,現有人才隊伍中,具有圖書情報或信息技術相關學科背景的高學歷人員數量有限,適應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更是稀缺,導致了圖書館難以適應信息時代和教育轉型的快速發展。
2.機構設置有待優化
新技術、新媒體、新模式的迭代更替對高校圖書館的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機構設置也有待進行優化。傳統的采編組、流通組、技術組、情報組的機構設置模式早已無法適應時代需求,前些年,很多高校圖書館已經改成資源建設部、讀者服務部、信息服務部、技術保障部的模式。近幾年,一些新型的崗位開始涌現,比如具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數據館員,具有新媒體宣傳推廣和活動策劃能力的文化推廣館員,具有圖書情報知識和相關學科背景的學科服務館員等,新的崗位需求也使得高校圖書館的機構重組提上日程。
3.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缺乏完善的考核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仍處于“大鍋飯,一起吃”的模式,這就導致了干多干少一個樣,能者反而多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性,不利于人才隊伍建設,同時也制約了高校圖書館的整體發展。
三、MOOC時代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策略
1.重視人才隊伍建設
各級領導的重視是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的關鍵。長久以來,高校通常把關注點放在教學和科研,更注重教師隊伍和科研人員隊伍的培養和建設。作為教輔部門,圖書館一直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人才隊伍建設投入比重較少。MOOC給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變革,也給高校圖書館提供了一次轉變其受重視程度的機會。圖書館領導應認識到這一時機,積極與高校各級領導溝通,爭取各種政策及經費支持,致力于培養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隊伍。
2.改善人才隊伍結構
高校圖書館現有的人才隊伍結構已很難滿足訊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對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圖書館短期內要想對人員結構進行大的調整,即將遇到的各方面阻力可想而知。要想有效改善現有的人才結構,一種比較可行的方式是人才引進。目前高校圖書館最緊缺的是技術型人才,具有大數據處理、信息系統分析、資源開發合作、新媒體技術應用等專業技能的人才成為急需。圖書館可以采取校內調動、校園招聘、校外招聘等多種方式引入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現有人才隊伍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在人才引進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整體規劃,對引進人員數量、年齡、學歷、專業、工作背景等方面要有明確的要求;其次,對于高水平人才的引進,圖書館應積極向學校爭取更多的待遇保障和政策支持;再者,圖書館應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體現人文關懷,給予人才良好的事業發展空間。
3.組建MOOC專門團隊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要想借MOOC之機取得廣泛認可,有必要組建專門的MOOC團隊,以保障這一項特色服務的長效發展。MOOC團隊需要熟悉MOOC的發展態勢及運作機制、制作與管理流程、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推廣和運營維護等。高校圖書館可以設立相應的部門,推動MOOC與圖書館的協同發展。
4.健全多元化培訓體系
(1)培訓對象多元化
高校圖書館的員工包括館領導、專業技術人員、圖書管理員、職工、聘用人員等,人員結構相對復雜,層次參差不齊。高校圖書館在制定培訓計劃的時候,應充分考慮現實情況,培訓對象多元化,涵蓋各種層次人員,打造塔式結構,以提升人才隊伍整體水平。
(2)培訓內容多元化
培訓內容多元化是高校圖書館人才培訓的另一個重要特征。除了傳統的圖書館基本理論知識、業務操作技能、工作職責和管理制度之外,大數據技術應用、新一代智能知識服務系統、智慧圖書館建設與服務創新、新時期資源建設與閱讀推廣、嵌入式學科服務、新媒體技術應用、知識產權服務、MOOC平臺建設等熱點研究問題均可作為圖書館培訓的重點內容。此外,辦公自動化、外語應用能力、人文素養、團隊協作能力、活動宣傳推廣等都可以納入圖書館的培訓目錄。
(3)培訓形式多元化
高校圖書館的培訓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開展:第一,內部業務培訓,可以定期開展,培訓時間相對較短,涵蓋面較廣,是較為經濟有效的一種培訓方式,可以采取實踐操作、報告、座談交流等形式;第二,館際交流,通常采取實地考察、經驗交流、專題討論等形式;第三,行業專業培訓,以學術交流、案例共享、新課題探討為主,這類培訓通常是重點培養圖書館相關專家和骨干;第四,遠程繼續教育,比如MOOC就是一種很好的遠程教育模式,“學習一門MOOC,制作一門MOOC”,基本上就能較為全面掌握相關知識;此外,國內外相關會議以及各種競賽也可作為培訓形式。
5.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為促進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優化發展,需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定期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做到獎優懲劣,積極調動人才隊伍的積極性和創新力,給優秀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有的認可。
四、結語
MOOC的快速發展為高校圖書館提供了實現服務創新的大好時機,高校圖書館應該抓住新時代帶來的機遇,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充分適應MOOC環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現高校圖書館的突破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念.高校圖書館在MOOC環境下的角色定位[D].安徽大學,2016.
[2]溫亮明.MOOC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策略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7.
[3]鄂麗君,張雪紅等.高校圖書館開展慕課服務的現狀與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15(24):78-82+38.
[4]樊怡菁.慕課視野下國內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本土化研究[J].圖書館雜志, 2017(3):58-62.
[5]張海梅.“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97-101.
[6]楊月.地方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對策——以榆林學院圖書館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4):227-228.
作者簡介:
劉娟(1984-),女,湖南邵陽人,陸軍工程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