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
【摘要】素質教育深化推進,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小型競賽活動對學生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與學習動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學生在競賽活動中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于競賽活動中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以及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因而需要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時以學生為中心,豐富課堂競賽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中,如此才能突出競賽活動的趣味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型競賽活動? 初中體育? 應用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有效開展社團活動? 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731)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1-0101-02
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競賽活動能滿足學生尊重需要以及求成需要,一定程度上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有效幫助其克服各種毅力與困難,潛移默化的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有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階段師生對體育教育都不重視,因而教師教學積極性較低,且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高。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在初中階段體育教育中積極改進教學策略,針對初中生好勝、求新、積極等特點堅持開展小型競賽活動,以此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一、小型競賽活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應用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
競賽具有一定的對抗性與激烈性,最終也要分出勝負。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競賽時要加大力度引導與鼓勵學生,并設置一定的獎懲制度[1]。有了這樣的情境學生也能在練習中為了小團隊的勝利全力以赴,如此學生也能產生強烈的表現欲望與自尊心,從而更加渴望在集團中表現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信任與尊重。比賽也是展示自己的最好機會,因而學生在競賽中也會產生強烈的進取精神。
2.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應科學設置競賽的內容,比如跳遠、跳繩、籃球等都可以應用于比賽學生的競爭力,且力求競賽的豐富化與多樣化。但是教師也要意識到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其在比賽的過程中可能會過于重視比賽結果,因而可能會產生心理落差,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大力度對學生的競賽心理進行引導,指導其正確看待競賽,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競爭作用、意義等方面的教育,讓其形成敢于拼搏的精神,讓其樹立遠大的理想,讓學生受到熏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3.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與自控能力
在競賽活動中無法避免各種突發(fā)事故,且賽場的情況也是不斷變化的。為了能獲得勝利學生需要在復雜的情況下主動調整自身的心理,調整自身的行動,并以競賽中的變化做出正確的決策與判斷,隨時準備改變與調整戰(zhàn)略戰(zhàn)術,可見,競賽活動對學生應變能力與自控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小型競賽活動也能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與應變能力。
二、小型競賽活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1.以學生的特點為基礎,科學設計競賽活動
小型的體育競賽活動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活動的目的與性質將其氛圍耐力賽、對抗賽與達標賽等,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中以趣味性、知識性等角度著手讓小型的體育競賽變得更有意義[2]。因此教師首先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考慮場地、器材以及時間等方面的需求提高競賽效率。其次還要以學生的體能特點與年齡為基礎,盡可能將競賽的難度降低,增加競賽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最后,以具體的情況為基礎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調整競賽活動,切實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初中生仍然有很強的貪玩心理,教師在設計體育競賽時要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基礎,比如在學習跨越式跳高這部分內容為例,這部分內容對學生的反應能力、神經靈活性、骨骼彈性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為了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競賽的積極性,筆者持鼓勵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勇敢挑戰(zhàn),以跳繩為切入點讓學生在跳繩中克服存在的恐懼心理,從而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后筆者找到學生運動的激發(fā)點設計了空中接球的競賽活動,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學生丟沙包,每個學生跳五次,接到沙包且成功跳過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將跳繩與丟沙包活動有效融合并給學生排出成績的高低,學生在活動中也保持較高的熱情,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適當調整競賽內容,保證與學生的運動基礎相符合
體育學科的特點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學生能否自覺以及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也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初中生對游戲十分感興趣,且具有強烈的參與積極性,因而教師應把握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結合競賽游戲的特性不斷調整競賽游戲的內容,如此也能將學生吸引到課堂活動中[3]。比如說以學習“籃球行進間運球”為例,筆者給同學們進行動作示范要求學生認真觀看。為了強化學生對籃球運球技巧的理解與掌握,筆者設置了4×100米的籃球接力賽活動。筆者給同學們強調:在行進的過程中運球實際上是一項簡單的運球動作,但是卻是重要的一個動作,接下來我們開始以此接力賽看看哪個小組的學生配合得最好,給用時最短的小組頒發(fā)最佳合作小組的榮譽。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中,組內小組成員互相討論運球技巧與方法,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在游戲結束后很多學生都感悟頗深,從中掌握了很多的運球技巧。
3.布置一定量的課外作業(yè),將課堂競爭延續(xù)到課外
除課堂上的競爭外課后競爭也是相當重要的。教師還要重視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以此達到延續(xù)競爭的作業(yè)[4]。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時要保證競爭活動簡單易行,且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主。比如跳繩、仰臥起坐、俯臥撐等,這些可以在學校或家里進行。教師給學生布置了課后作業(yè)后也要進行檢查,如班級中各個學生一分鐘仰臥起坐以及跳繩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數量,布置了這些作業(yè)之后在上課時要重點讓還未達標的學生進行比賽練習,如此也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完成課外作業(yè),又能實現課堂競爭延伸到課外的目標。可見,教師在體育課結束前可以適當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課外作業(yè),這也能從課內與課外共同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綜上,教師在設計小型體育競賽活動時可以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外在環(huán)境、教學需要等因素設置富含趣味性且適應性較強的活動,優(yōu)化教學資源,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交流與活動的機會,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芳.談小型競賽活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運用[J].學園,2018(28):134-135.
[2]麻春雁.課外體育活動如何開展小型競賽[J].中國學校體育,1997(3):60-61.
[3]范開會.利用體育競賽提升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8(2):159-160.
[4]季小梅.淺談小型體育競賽在體育課堂中的靈活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8(3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