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秋 張立明 趙小俊
摘 要 在當前的環境下,高校學生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的管理工作模式已經不適用于新時代的青年,為堅持以人為本,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本文通過分析當下形勢,找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從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在班級實行導員制、進行人本教育等方面為大學生管理工作找出新的發展方向,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與水平。
關鍵詞 新形勢 高校學生 管理工作 措施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and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work model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 shortcomings are to find a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self-management of students, implementing a mentoring system in the class, and carrying out human-oriented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management work.
Keywords new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measures
高校作為每年向社會輸出大量人才的教育基地,肩負著來自學生、家長、社會等各個方面賦予的責任,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才,除了要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還要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學校的管理水平從側面展現了一個學校的校風,嚴謹科學的管理水平更能體現學校對待教育的用心。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也越來越多,不同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多樣化的學生構成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必須要順應新的變化趨勢,轉變原有的管理模式,深入了解學生工作,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
1 高校管理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
(1)就業壓力大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普及,大眾教育在各地逐步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通過多種形式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國同齡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學率要從現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高校入學率提高,每年畢業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與全國本科生研究生數量共同增長的,還有困擾著每個畢業生的就業率,在畢業季找工作時,大學生的學歷優勢已經失去,本科學歷甚至成了一部分用人單位的準入門檻。畢業即失業的壓力籠罩在學生頭上,學生多崗位少、專業技能不扎實等原因使學生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給部分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傷害。另外部分學生缺乏抗壓能力,在生活自理、人際交往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都會在學生就業時造成一定的影響。
(2)信息化社會帶來的網癮問題。網絡的普及和電子信息產品迅速的更新迭代,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外界信息并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還讓廣大學生有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學生可以根據所見所聞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但網絡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也在每時每刻都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學生每日接觸大量的信息,魚龍混雜的信息沖擊著學生的大腦,學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成為一些人的利用對象,難免不會有學生因抵擋不住誘惑而誤入歧途。除了網絡中的虛假信息,網絡游戲也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個絆腳石,學生在學習之余利用游戲適當放松緩解學習壓力本是好事,但一些大學生對游戲成癮并對其產生了一定的依賴,甚至一些家長來陪讀控制其打游戲的時間也于事無補,只能休學回家,最后浪費了時間、金錢還荒廢了學業。
(3)學校管理機制不完善。很多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仍然依靠傳統的管理辦法,在新形勢下有很多工作上的缺陷卻依然沒有改進。比如管理工作集中于單一的對具體事務的處理,這就造成了相關工作管理部門工作重心偏移,精力過多地放在日常工作而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生身上,在學生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只將目光放在學生的學習成果上卻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具體需求。還有部分高校對基層工作不夠重視,學生管理工作的基層崗位人員空缺,甚至一些管理崗位實行一人多崗的兼職,這種管理機制極易造成工作人員流動變化大的情況,還會使基層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創造性,與學生接觸較少甚至與學生脫節,從而導致學生管理工作不協調不完善,工作混亂降低工作質量。
2 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
2.1 注意學生的素質教育、加強心理疏導
在畢業生就業問題上,隨著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和招聘市場對高質量人才的需要,除了學生要樹立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識,學校也要根據用人市場的需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受教育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注重能力的培養,使教育成果既能達到教育目標又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學校還要提供一些有利于學生找到工作的資源,在就業指導方面,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能夠在學生找工作時提供很大的幫助。但學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如果可以進一步細化就業指導教師的工作,在各學院設立專門負責該學院就業工作的指導教師,搜集相關專業的就業資料,這樣不僅能夠減輕指導教師的工作量,還能讓學生對用人單位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避免盲從、精準投放簡歷。
針對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問題,高校要建立起一支專業的心理輔導隊伍,完善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很多人都會有些許的心理問題,但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問題,也不會去尋求專業的幫助和心理輔導;而意識到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也不會主動在學校里向別人透露這一情況。因此,學校除了要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對前來咨詢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還要培養專門的心理輔導員深入到各個學院,傳播心理健康知識,主動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及時對有心理方面困擾的學生進行輔導,盡可能緩解學生現有的壓力,降低學生患心理疾病的風險。還要根據已知資料總結研究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專業學生的心理規律,對曾經進行過心理輔導的學生建立資料卡,在一段時間后進行必要的回訪,了解心理輔導情況。
2.2 加強學生自我管理
在高校現有的管理模式中,基本的管理辦法都是將學生納入到班主任或輔導員的管理之下,在這種管理方式中學生失去了主動性,幾乎一切活動都是以被安排被管理者的身份出現,嚴重損害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種管理工作模式使兩者之間產生距離,經常會出現管理不到位或消息不能全覆蓋的情況,嚴重的還會出現對立情緒,導致難以推進管理工作。新形勢下,應該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將工作交到學生手上給學生體驗各種工作的機會,班主任或輔導員充當協調學生工作的角色,讓學生承擔管理工作積極參與到班級、學院、學校的工作中,既完成了學校或學院下發的任務,又讓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實際是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向同學傳達學校要求時,實際是對學生表達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的培養,在與同齡人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需要他們了解身邊的同學,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要求學生自我管理不是忽視班主任或輔導員的作用,在學生中間發揮協調作用也是必要的,需要管理工作者發揮自身的責任意識和管理技巧,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不斷取得學生的信任與理解,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的主體意識,積極發掘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自律能力,通過班級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
2.3 提高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
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學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及工作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要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將輔導員按職能分工、提高輔導員專業化能力是在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必須要做的。西方發達國家針對高校輔導員的分類工作已經做得非常細,包括學習、生活、住宿、心理、職業輔導員等多種職位,學校將這些工作交給專門的輔導機構來做,而這些輔導員很多都獲得了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要想在輔導機構獲得職位還要通過相關的職業考試。
我國早在1995年就進行了“導師輔導員制”的試點工作,在大一大二時,由導師帶領大三或大四的優秀學生擔任輔導員,負責新生各方面的工作。這種制度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讓學生擔任輔導員,拉近了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溝通更便捷、更容易理解,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還為學生提高了良好的鍛煉機會,為培養適應市場的綜合性人才做出貢獻。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調整,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高校輔導員會向著更專業的方向發展,通過專業化的培訓將工作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2.4 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目標
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也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以人為本在高校的工作中也就意味著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把培養學生成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輔導員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應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目標,將學生放在工作的中心,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將引導學生成才和學校的教育結合起來,進行科學化專業化管理,構建出良好的學生管理工作體系,實現對高校學生的高效管理。以學生為本,就需要輔導員轉變工作方式,重視學生工作、尊重學生的需求,對有著不同特點的、不同生活環境的學生進行差別化人性化管理,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兩者積極溝通互相理解,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管理的工作中來,向輔導員的工作提出調整的意見和建議,輔導員也可以向學生了解實際情況,及時指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不斷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予以改正。此舉還能方便輔導員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生思想出現偏差的時候,輔導員可以通過交流第一時間予以調整,經過積極有效的引導讓學生牢牢守住思想陣地,提高學生的自制力和分辨錯誤信息、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
3 結語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高校輔導員應以耐心的態度投身于管理工作之中,努力轉變身份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主,不斷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讓學生對輔導員產生信任,認真做好輔導員要求的工作。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能力。確立人為本的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體會到科學化、專業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促進高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使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 楊霈宣.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探究及創新對策[J].中外交流,2019.26(31):30-31.
[2] 周夢宇.新形勢下高校優秀班集體管理實效性探析[J].青春歲月,2019(19):75.
[3] 郭立場.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州學刊,2019(3):17-21.
[4] 李波.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倦怠感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者,2018(17):146-147.
[5] 李小波.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9):28.
[6] 佘雅.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探究[J].科技展望,2016(19):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