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的推進以及我國教育的改革,對初中教育的整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一門學科,語文教育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更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對學生將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課堂的需求,本文將分析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期望能夠提升教學水平以及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元化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031-02
與小學語文不同的是初中語文所學到的知識將會更加豐富和更加的細化,其知識量也將更多。若是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感到課堂的枯燥和煩悶,教師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起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為改善這一現狀,勢必要轉變教學方法,可將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其中,針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實施不同的教學措施,對課堂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和改進,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整個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一、初中語文中加入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意義
受到應試教育這種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依舊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課堂中扮演的是主導者,學生也只是機械性的被動接受知識,同時教學模式還存在單一的現象,這勢必就導致了整堂課的教學質量不高,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隨著我國新課標的推進以及教育的改革,對初中語文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僅僅單純的注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更是要對學生語文素養進行培養,同時不斷發展和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種教育制度的改革下,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教學的需求,初中語文教師們必須要不斷對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和發現, 同時還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融合,不斷進行創新教育,加強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幫助學生使其能夠盡快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和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多元化教學的主要特征
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包含的內容較廣,同時知識面也更加豐富。學生學習初中語文不僅僅只是學會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更需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認知、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寫作能力等。新課標要求初中語文課堂要重視和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為使教學方法不再單一和枯燥,使學生的視野不斷拓寬,必須要將多元化教學模式融入其中,使學生在聽課期間不斷培養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的理解能力,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除上述之外,教師更應當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并且通過現有的理論和知識去解決遇見的問題,幫助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在腦海中產生一種多向思維模式。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增長學生的見識以及知識,加強學生的學科素養,為培養一批現代化綜合型人才奠定扎實基礎。
三、初中語文課堂中多元化教學的運用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們更應當重視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引導學生應當不斷參與各項活動中來,由此來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教師在授課期間需要將學生的特點與教學內容相互結合,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不斷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激情。在授課期間教師們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鼓勵那些進步明顯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為增強學生的主動性,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在對文章以及課程的引入環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問題或是懸念,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幫助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教師在授課期間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觀察,積極聽取學生的建議以及意見,同時以問題為導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當學生發現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能夠被教師重視,就更加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更會主動思考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動態,同時也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變相的增強了學生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相融合
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步走進課堂,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初中的語文課堂也必須要與時俱進。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其中,并且借用網絡平臺手段為學生授課。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整堂語文課的趣味性以及教學效率,潛移默化的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可以通過網上海量的各種知識以及資源為學生授課,更能夠使書本上的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使學生的互動性大大增加,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教師們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將要學的知識進行統一的整理和歸類,采用電子文檔的形式通過投影儀或者電腦等電子設備呈現給學生,改變傳統板書的形式。在學習期間學生可以通過快進、暫停等討論感興趣的話題或問題。這種方式不僅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夠針對細節展開討論。例如在部編版初中教材八年級上冊一單元《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一文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當時的歷史資料片或是電影,講解其中的精彩片段,通過這種為學生創設情境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對其產生共鳴。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比傳統的死記硬背,照本宣科所達到的效果更好,在教學上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教學效果出發,視學生的具體表現為其建立一個相對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同時幫助其進行改進和完善。在這種教學評價體制中,教師要多采用鼓勵和肯定的語言,不斷激勵學生,用通俗易懂且簡明扼要的話語認可學生取得的成績,針對于有問題或不足的學生,教師們則應當通過委婉的語言指出其中的不足,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促使他們能夠認識到錯誤并積極改進。初中語文的教學目的不僅只是讓學生吸收和學習更多的文化,更是要幫助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特別是在當今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尤為重要,要使學生不斷地探究和合作學習,確保他們能夠相互取長補短。
結束語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就是多元的思維以及方法。通過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思維能夠幫助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看待問題,同時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輕松且愉快的授課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積極性也在不斷地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們更應當立足于學生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整體的教學內容,采用一種或多種聯合授課模式,從根本上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海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9(23):28.
[2]孫士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學周刊,2019(24):52.
[3]劉泉.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賾[J].成才之路,2019(15):77.
[4]李恩慧.淺析多元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26.
[5]韓敏杰.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9(15):66-67.
作者簡介:
周琮人,男,漢族,本科,一級教師,任職于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平頭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