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一部分,在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在一定程度得到了的提高,但是與社會總水平還有著較大差距,因此,怎樣推動新形勢下集體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對于農村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就新形勢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策略進行研究,首先介紹了當前發展集體經濟的挑戰,其次分析了難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原因,最后從四大方面詳細闡述了新形勢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具體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發展;集體經濟;策略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對農村建設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為了更好地補齊經濟的短板,提高我國經濟實力,就要加大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壯大與發展集體經濟能夠進一步提高經濟水平,對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當前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著經濟管理體制較為落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模糊和產權、股權設置不清晰等挑戰,且由于集體經濟發展機制缺乏創新、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狹窄和缺乏集體經濟發展意識等原因難以較好壯大集體經濟,因此,在新形勢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還需要不斷努力。
1.當前發展集體經濟的挑戰
1.1經濟管理體制較為落后
創新與完善經營管理體制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基礎,能夠較好地促進集體經濟的發展。在集體資產使用過程中,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對集體資產規范的管理力度較小,以至于部分資產浪費,不利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1.2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模糊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與農民的經濟利益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只有準確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能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然而,在當前的農村發展過程中由于相關法律規定不完善,難以真正清晰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導致部分經濟糾紛現象的發生,不利于集體經濟的發展。
1.3產權、股權設置不清晰
想要從本質改變落后的集體所有觀念,就要做好集體經濟產權明確工作,一般來說,集體經濟中資產可分為成員股與集體股兩大類型,其中管理者掌握了大部分的集體股,農村普通居民很難掌握主動權,這就會導致集體經濟改革的緩慢。
2.難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原因
2.1集體經濟發展機制缺乏創新
農村在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不夠完善,不能夠及時處理糾紛、合同簽證與資產評估等事項,集體經濟中的股權在進行流轉時靈活性較低,不能很好地促進集體經濟的活性發展。
2.2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狹窄
集體經濟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經濟發展的總體規模較小,且由于農村經濟的落后性與觀念的束縛,在發展集體經濟時受到資源與資金的限制,不能進行項目形式的創新,發展路徑較為狹窄。同時,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將集體經濟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已成為必然趨勢,但是目前農村居民難以真正將二者融合,難以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機遇。除此之外,當前農村集體經濟對于當地的資源特點與經濟發展的依賴性較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
2.3缺乏集體經濟發展意識
由于農村部分領導對于集體經濟意義的了解較少,在集體經濟發展中投入的精力較少,難以真正落實相關集體經濟發展機制,也不能夠順應經濟發展新形勢革新集體經濟發展理念與模式。
3.新形勢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具體策略
3.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是發展集體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較好地推動集體經濟的壯大。首先,政府要通過頒布相關法規來減少農村居民的財務壓力;其次,對于部分集體經濟發展狀況較差的地區可以進行針對性補助,防止部分組織機構亂收費現象的發生,讓農民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最后,政府能夠運用自身的智能,給予集體經濟部分政策優惠,比如在繳納水電費、稅收時,可以適當加大優惠力度,從而讓農村集體經濟更加健康。
3.2提高干部的綜合素養
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就是農村基層干部,是組織與實踐新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人員,因此,只有加強基層干部的綜合素養,提高工作能力并進行觀念的革新從而打破傳統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促進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3因地制宜,結合實際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要充分結合當地實際狀況,不能盲目借鑒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否則不僅不能促進集體經濟的發展,還會成為經濟發展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在進行集體經濟發展時要充分發掘農村的經濟發展潛能,找到自身的資源特色與優勢,在此基礎上做好集體經濟發展的規劃工作,防止因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背離原先的目標。
3.4制定集體經濟發展原則
集體經濟發展具有以下三點原則,第一為示范引導原則,即在發展集體經濟時進行試點示范,并且要在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當地農村居民的意愿,從而促進集體經濟的壯大。第二則是按照多種形式發展原則,集體經濟發展可以通過跨區聯合、資源共享、單項技術合作等形式進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單一發展模式。第三為資源原則,資源原則要求對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礎進行詳細了解,鼓勵農村居民實行資本合作與營銷合作。
4.結束語
集體經濟承擔了部分社會職能的同時也給予了農村居民經濟上的保障,因此,推動新形勢下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壯大有著巨大意義,而通過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干部的綜合素養、因地制宜,結合實際與制定集體經濟發展原則等具體措施從而進一步發展新形勢下的集體經濟,讓農村集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保障經濟的穩定運行,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促進了我國經濟差異性的縮小。
參考文獻
[1]于麗麗.探索新形勢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8,No.592(02):48.
[2]張新玲.淺談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8,000(016):8-9.
[3]莊珍珍.新形勢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與提升策略[J].財富生活,2019(8X):11-11.
[4]楊國慶.新時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徑研究——以浙江湖州為例%OntheDevelopmentandExpansionoftheCollectiveEconomicPathofVillageLevelintheNewPeriod——TakingHuzhouinZhejiangProvinceasanExample[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040(005):38-43.
作者簡介:曹淑坤,女,遼寧西豐人,本科,中級農經師,研究方向為農村財務管理,集體資產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