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龍 范力豪
【摘? 要】我國本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且我國的人口總數相對比較多,對于農產品的需求較大,因此,農產品的營銷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而言十分重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促使網上購物迅速的升溫,網上購物確實能夠解決實體銷售中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降低交易雙方的成本。且農產品營銷與互聯網的結合也是農業現代化轉變的重要部分。本人就是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對農產品營銷模式的探討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營銷模式
引言
隨著Tnternet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幾乎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重要角色,因此電子商務也應運而生,它以一種極其快速的方式迅速地占領了人們的生活,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可以通過網絡得到滿足,比如人們的購物方式已經不僅僅只是局限于線下,互聯網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平臺,方便消費者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網絡上直接了解商品的參數,給予消費者較好的購物體驗。而作為我國的重要支柱型產業——農業,也應該乘坐上網絡發展潮流的這一班“高鐵”。
1.我國農產品營銷現狀
想要促進農產品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一定是互聯網能夠解決線下實體銷售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定是能夠為農產品的營銷帶來更好的發展,這也需要人們從消費者和農戶的利益角度思考問題,只有給雙方帶來更大的利益的基礎上,才能夠促使他們更樂于接受網絡營銷的方式。因此,我們應該先從農產品營銷的現狀情況以及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才能夠針對線下實體銷售中不能解決的問題以及互聯網電商銷售目前存在的弊端,才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1農產品市場建設發展較快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三農”工作的有效推進,農產品銷售市場日益增多,因此銷售量也是在不斷上升,有效地刺激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同時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完善。通過數據顯示,2018年農產品電商交易金額超100億元,而農產品的市場交易已經超過了3.6萬億元,預測在2020年農產品市場交易會超過4萬億元,可見農產品銷售的發展速度。
1.2農業信息平臺建設不完善
農業想要進駐網絡電商的市場相對比較困難,盡管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企業十分努力地想要開拓農村電商市場,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說農民獲取信息具有一定的延遲性,通過平臺可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但是農戶因為自身的素質不高,可能對于平臺的建設響應并不積極,錯失了最好的市場消息,并且有的農戶還沒有裝訂無線網絡,會導致信息接收的落后,失去最好的銷售時機。所以農業信息平臺建設的不完善會導致農戶了解市場行情和消費者需求的滯后,最后導致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進程相對較慢。
1.3農產品質量控制不夠
盡管電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產品營銷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問題,但是農產品自身還存在著比較難解決的一個問題——質量問題。主要是兩方面,在選擇合作的農戶的時候,電商平臺應該對農產品的提供者進行相應的調查和檢測,挑選性價比最好的農戶進行合奏;另一個方面就是農產品儲存的問題,農產品本身就容易腐壞,如果在運輸的過程中或者在放置等待營銷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會給消費者不好的消費體驗,最終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不僅不利于農產品與電商的結合,并且還不利于電商平臺的發展。
2.“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營銷的機遇
農產品因為自身運輸比較困難以及儲存比較困難的原因,一直給予大家一個刻板的固定印象:只能作為現在實體線下店進行銷售。但是時代在進步,農產品營銷策略和當時也應該迎來新的發展。在“互聯網+”的運行模式下,農產品銷售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這同樣也是“互聯網+”電商模式的新發展。在解決農產品營銷問題的同時,也是“互聯網+”的新發展,其本意都是為了能夠使科技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農產品可以如何獲得營銷的新機遇呢?
2.1打破營銷時空限制,整合產業鏈
與傳統的營銷方式進行對比,網絡營銷的模式可以幫助農戶省去許多的中間環節,能夠促使農戶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為農戶節省了營銷的成本,也為消費者節省了消費的附加費用。但是為了能夠提高農產品的銷售便捷性,農戶可以與平臺進行合作,創設地區供貨點,比如說幾個相連的地區設置一個供貨地點,平臺定期向農戶們收集需要的相關的農產品,收藏在平臺自己的倉庫中,每一個農戶給予平臺一定的管理費用,平臺需要將農戶的產品進行篩選、檢測、歸納、放置,對每一個農戶的產品負責,這樣可以要保證產品的質量,還可以保證產品的新鮮,消費者也能夠更早地受到自己想要的貨物。這樣可以解決營銷的時空限制,能夠給條件不足的農戶提供放置的地方,可以為平臺獲取新的盈利的渠道,還可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為他們提供更好更新鮮的農產品,維護平臺的形象,整合產業鏈條,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2.2創新農產品設計,發展新鮮產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產品的選擇除了實用以外,還需要美觀。這也為農產品銷售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農戶可以進行創新研究,培育出更加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的產品。比如說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在夏天來臨之際,農戶可以根據自己對于農產品的認識,推薦一些具有能夠趕除蚊蟲的,味道比較舒適的相關的農產品,并且應該對農產品進行一定的設計和造型,讓它從外表上看起來更加的具有藝術氣息,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又實用又好看的盆栽能夠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2.3打造農產品品牌,培養優秀人才
平臺公司應該積極地與農戶進行合作,打造一個良好的農產品品牌,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廣自己的產品。這應該從兩方面入手,如何能夠優化品牌的形象:一方面,平臺應該幫助農戶對農產品銷售進行宣傳設計,平臺根據最近市場的定位將農產品進行包裝,從外觀上吸引消費者,還可以打造農戶自身的形象,還可以培養農戶去專業的培育機構學習,打造農戶專業培育種植的品牌形象,這彌補了農戶在宣傳上的不足。一方面,是平臺自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這主要應該從平臺的售后服務著手,對于有的客戶購買到不合心意的農產品,這需要平臺與商戶進行溝通進行適當退款,或者進行調節,為客戶做好售后服務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也可以得到客戶的信賴和支持。這些都需要一定的專業人才的支持,平臺需要引進專業的農業人才對農戶們進行培訓和教育,促進產品的科學化生產,也能夠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同時還需要對平臺內部的人進行定期的培訓,培訓出專業的管理人才,才能夠促進平臺的運行,促進管理的科學化轉變,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
3.結束語
農業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且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互聯網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正是信息時代的最有力的象征。這兩者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更加應該結合起來共同發展,只有在共同協作的過程中,才能夠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李劍,侯海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研究[J].商情,2017(13):63-64.
[2].張金香,馬紅."互聯網+"背景下甘肅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v.16;No.83(01):45-50.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2019年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S201913814031,項目名稱:農騰互聯網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劉小龍(1999.10-),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在讀學生。
范力豪(1989.12-),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師,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