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瑋
【摘 要】高效課堂的幾個構成要素:教師在課前“備教材備學生”;課堂過程中體現“少教多學”;英語學科基本核心素養貫穿始終。
【關鍵詞】高效課堂;備教材備學生;少教多學;英語學科核心基本素養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指的是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能夠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張金凱,2010)
在高中英語課型中,無論是閱讀課、詞匯課、作文課,還是聽說課、習題講解課等,一堂高效的課堂始終是教師追求的、學生渴望的。我也一直在摸索和學習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那么,在我眼中,一節高效的課堂是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課堂:
一、教師“備教材備學生”——基礎和前提
我認為,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備課”不僅僅是指備教材、更應該是備學生,這是一堂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具體來講,備教材是指明確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與態度目標,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明確整堂課的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以及每個環節的目的。而備學生,在我看來,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儲備,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符合學生學情的一連串活動,使學生在高效的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張國朝(2011)認為,備教材就是在深刻研究教材基礎上,處理和加工教材,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深度與廣度。備學生就是是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風格等做全面的分析。
結合我自己的課堂實踐為例,在語法課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的備課過程中,除了備教材以外,我了解到學生可能對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的辨析有困難,因此,我設計了幾組句子用作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兩種從句的區別,從而得出如何辨析的結論。通過備教材、備學生,教師為一堂高效課堂的產生做好了前期工作,保障了課堂的每一環節都是必要的、有效的。
二、“少教多學”——課堂的體現模式
一堂高效的課堂應該是教師講授為輔、學生學習為主的課堂,是教師為引導者、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應該是充分體現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使學生在一連串的教學活動中達成學習目標。
在我的課堂實踐中,為了體現“少教多學”,我常采取以下做法。要求學生課前預學,這樣學生可以帶著困惑進入課堂,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講解時間,而把時間放在學生們的困惑上,讓學生們真正有所收獲。此外,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在我的課堂上,我常常設計一些小組活動,讓學生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去學習、去體會、去運用知識與技能。合作學習的模式也盡量多樣化,同桌活動、小組活動,還有男生、女生合作模式。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少教多學不僅僅避免了教師為課堂主體這種單一無聊的教學模式,更是釋放了課堂、解放了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機會,激發了他們的思維,開啟了他們的學習動力,促成高效的課堂。倡導少教多學模式,可以彰顯學生的自主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季娟,2019)
三、英語學科基本核心素養——貫穿始終
一堂高效的課堂必定是要將基本核心素養得以體現的課堂。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看的過程中培養語言意識和語感;文化意識,在了解國內外文化的過程中,建立多元文化意識等;思維品質,培養自己批判性、創新性等思考能力;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課堂中應該將以上四點基本核心素養蘊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成為在全球化背景下有競爭力的人才。
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為例,我堅持讓學生多讀英語、多聽英語,在讀與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語言意識,也為用英語與他人的交流打好基礎,以此體現英語工具性這一特征。
又比如,在遇到一篇校服文化題材的文章時,我讓學生對比了西方的校服文化和我們國內的校服文化,希望他們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對文化差異的意識。作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員,意識到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理解并且尊重文化的差異。
此外,為了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我會提出一些需要學生辯證思考的問題,比如,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或者你的觀點是什么?希望學生避免只會回答單一的或者機械式的問題,讓學生在辯證性、創新性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在一篇關于改造火星的文章的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就設計了最后一個環節是: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改造火星嗎?一些同學的回答是與其改造火星,不如改變我們的地球,改變地球的主人——我們的行為,并且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以上是我平時課堂中落實學科基本素養的幾個例子。我認為,學科基本核心素養應該貫穿一堂課的始終,在每一堂課中都是應該要體現出來的,那么一堂高效的課堂必將是使學生在這幾個方面得以提升的課堂。
備教材備學生、少教多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我認為這就是我眼中高效課堂應該具備的幾個要素。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一直在追尋高效課堂的路上不斷試驗與探索。我相信,這樣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都能最大化地共同進步和發展的課堂,也是未來課堂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張金凱.打造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