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彤彤
摘要:經濟和可解的發展正不斷促進著我國各個領域的進步,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經濟的發展所帶來的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的一大體現就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各種媒體手段不斷被應用于傳統廣播電視編輯業務中,大大提高了編輯業務的效率,使原本陽春白雪的廣播電視編輯業務變得更加有趣,更能被人們所接受。本文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談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創新和發展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能夠發現,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普及當前我們要想了解一條新消息并不用拘泥于傳統的定時廣播電視手段,真正能夠做到“人在家中坐,消息天上來”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往往有更高的時效性和更加多元的播出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播電視這種傳統媒體要想更好的發展并保住自己“老大哥”的地位就必須及時對編輯工作進行創新。本文就從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在新媒體背景下如何促進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發展兩個角度談相關探析。
1 當前廣播電視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新聞時效性不能滿足現代人需求
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想真的發出一條新聞其前期必須經過長期的采訪,然后將采訪內容整合,整合內容再送編輯部進行系統的編輯,編輯后經過后期審閱才能成為受眾看到的一條條新聞,通過敘述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制作新聞要經過很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又需要大量的時間,我們都知道時效性是新聞最重要的特點,失去時效性的新聞將“一文不值”。除此之外由于傳統播出方式的限制使新聞播報的內容存在大量的重復部分,受眾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重復的觀看一些數據和信息,這也就導致一些人不喜歡看廣播電視新聞,對廣播電視新聞的憎惡遠大于好感。
1.2 節目互動不夠豐富
一提到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新聞聯播式”一絲不茍的西裝和客觀準確的表達,正式客觀的確是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一大特點,以前我們也認為這樣的特點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受眾聽到更多的新聞內容,但隨著時代的變革當前人們對新聞消息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變革,受眾要求的不再是新聞的密度,而是變成了看新聞時的體驗感,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新媒體手段在進行新聞播報時總是給我們一種“新聞就在身邊,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感覺,而傳統媒體與之相比更是多了幾分古板與沉悶,也正是這種互動內容不夠豐富的情況導致傳統電視廣播媒體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哥地位不保”。
1.3 編輯人員素質偏低
新聞最后呈現效果的好壞除了和記者采訪內容有關外就是和編輯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了,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也為新聞編輯工作提供了更加職能的編輯工具和更加廣闊的編輯思路,但在實際新聞編輯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編輯人員還是不能熟練的運用現代媒體手段,仍采用傳統的編輯手段,這樣不但嚴重拖慢了編輯的速度影響新聞時效性,而且使編輯的內容過于死板,不夠貼近受眾的實際生活,最終導致傳統媒體不受歡迎。
1.4 編輯理念相對較為落后
不論是做什么節目,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節目能夠做出特色、打出自己的招牌,但在實際新聞編輯工作中我們發現,由于一些編輯的專業理念比較落后,無法對節目進行大膽的創新,最終使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節目無法形成品牌效應,做來做去總是讓人覺得千篇一律,觀眾可能剛開始對某檔節目充滿興趣且存在好感,但隨著節目重復率的不斷提高觀眾難免出現審美疲勞,最終喪失觀看興趣,
2 新媒體背景下如何促進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前電視廣播這種傳統媒體在采編方面還存在一些硬傷,而正是這些問題使傳統的新聞媒體手段在整個新聞市場逐漸失去主導地位,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禁思考,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們要如何促進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2.1 提高采編人員專業素養
所謂電視采編就是通過記者的實地采訪然后編輯圖文資料,由此組成新聞,但由于人員專業度不夠,常常導致采訪內容重點性不強,有時候無法組成新聞,而且存在采訪效率過低的問題,無法與新媒體的時效性相比擬,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提高采編人員的整體素質,讓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被采訪人員進行有效采訪,并用最短的時間對新聞進行挑選,挑選出來的新聞還要保證質量,這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在記者人員的培養中,要增加平常練習和實戰演練,同時提高記者分揀信息的能力,讓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就準確了解什么新聞是首先報道的,什么是其次的,這樣提高電視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更有利于增強電視新聞的時效性,有利于其吸引更多觀眾。
2.2 實現電視新聞的實時性轉播
我們能肉眼發現的,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不同就是電視新聞總要某一個時段進行播報,播報時長要20--30分鐘,很多新聞都攢在一個時間段去播報,新媒體的新聞播報就是刷新一次,又出來一個新的新聞,新聞的時效性能最大程度的得到保證,其實電視媒體也可以向“碎片化”方向改變,即在新聞制作完成的第一時間播報新聞,可能新聞只有幾條,播報時間也只有10分鐘,但我們可以有十分鐘就播十分鐘,在廣告時段或者其他時段隨機的播報新聞,這樣受眾只要打開電視就有可能看到剛剛發生過的事情,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增加用戶體驗感。
2.3 加強后期編輯內容,提升輿論宣傳
新聞的采編工作就是指新聞的采訪和編輯環節,上文提到新聞的采訪環節的相關創新方式,新聞的編輯環節的創新也自然不能少,作為新聞的后期制作環節,要關注社會發展動向,對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挖掘和報道,同時廣播電視也是國家發表重大政策意見的主要途徑,作為后期編輯,一定要密切關注國家方針政策的改變和其導向性,把握當下時局,新聞的后期制作人員必須要有對自己工作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和對受眾,對新聞行業本身的熱愛和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新聞,做無愧于心的新聞。
2.4 重視觀眾體驗,一切以人為本
由于當前信息的爆炸式增長,觀眾想要了解一個事件的原委有很多種途徑,可供選擇的新聞媒體也有很多家,如今像天天快報這樣的新媒體已經開始積極探索“新聞訂制”方式,用訂制的方式,向觀眾呈現其最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傳統媒體,我們雖然做不到完完全全讓觀眾自己定制新聞,但傳統電視媒體也應重視受眾的體驗,在播報新聞時可以開通觀眾互動途徑,讓觀眾在微信上參與新聞的討論,比較熱門的評價可以在節目上直接公布,這樣的方式可以拉進新聞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讓觀眾真的有參與感,在得到受眾的反饋后,新聞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的創新才能更加有底氣。
3 總結
通過全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新聞的需求的不斷轉變,當前各種信息正呈爆炸式增長模式,新媒體時代也在這樣的背景下到來了,本文也提到了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顯著優勢,而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保持住傳統媒體“老大哥”的位置就需要電視采編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本文也提到了幾點具體的創新途徑,但作為記者我們必須認識到,更為具體的創新途徑一定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
參考文獻:.
[1]?李慧.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1):154.
[2]?宋海青.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研究[J].科技傳播,2019(8):44-45.
[3]?于閔.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發展的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20):322.
(作者單位:八五五農場有限公司廣播電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