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音樂伴隨著小學生快樂成長,音樂有著神奇的魔力。小學音樂教師要挖掘小學生的潛力,通過科學高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專業的音樂知識體系,引導小學生學會唱歌,唱好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唱歌教學;策略;情境導入;氛圍
小學音樂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享受音樂的美,學會欣賞音樂作品,這些對提高小學生音樂作品的感受能力有幫助。教師要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唱歌水平,參考優秀的教學案例,提升教學的效果。
一、設計情境導入,創造唱歌的氛圍
小學生上音樂課的時候容易注意力分散,教師就要通過自己的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小學生的興趣點,這樣,教師就要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導入環節。教師要學習情境教學的理論,在教學的時候進行情境設計,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到唱歌的情境中。例如,教師可以播放兒童歌曲,播放背景音樂,播放音樂的旋律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歌曲的旋律中內心安靜下來,讓學生沉浸在美妙的情境音樂中,徜徉于歌曲的美好氛圍里,進行唱歌的學習,這樣,就更加容易完成教學的目標,實現教學相長的效果。
二、優化歌曲教學,提高唱歌教學的效果
教師可以給學生優美的歌曲的熏陶,引導學生不由自主地跟唱,學生會模仿教師的唱歌方法,實現師生互動,也容易和教師建立好的師生感情。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教師可以抓好學生聆聽旋律的環節,讓學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感情。第一遍,教師可以讓學生聽出音樂的情緒、速度和內容,第二遍,教師可以讓學生聽出音樂的節奏美,第三遍,教師可以讓學生輕聲歌唱,抓住歌曲的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小學生感受歌曲的內容,感情和速度等,在聆聽里,小學生會更好地領略歌曲的內涵。此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更好地處理歌曲的內難點,充分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來感受快樂的律動,將枯燥的節奏練習滲透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小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為更好地唱歌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此外,一些學生缺乏唱歌的經驗和技巧,加上小學生生活閱歷的缺乏,唱歌的時候往往不能打動別人。那么,教師就要重視激發小學生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充滿感染力地唱歌,點燃學生唱歌的激情,保證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沉浸在歌曲的美妙意境中。
三、教會唱歌技能,培養好的唱歌習慣
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唱歌的技能,給學生做一些示范,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唱歌的姿勢。教師要教會學生身體放松,站立保持正確的姿勢,坐著的時候也有坐著的姿勢,拿書的時候要輕松放松,距離適中,唱歌的時候要把握住節拍,領會歌曲中的記號的含義,領會強和弱等,教師就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會學生掌握這些技能。例如,教師在教學《我的家鄉日喀則》的時候,歌曲后半部分是二聲部,音域也很高,學生很難唱上去。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一些技巧來解決這些問題。在學生欣賞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你們聽這首歌曲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站在山峰上眺望美麗西藏的美景,那歌聲讓我們產生想要呼喊的感受,請你們來唱出我的回聲。”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來唱出回聲,表現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這樣學生唱歌的時候就更加真切自然。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回聲練習,教師好像在呼喚學生,這樣,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很快就突破了這首歌曲的難點和重點。
四、進行教師范唱,激發學生唱歌的感情
教師要明白,雖然唱歌的聲音非常重要,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教師關鍵還要讓學生唱出自己的感情,抒發自己的真情,引導學生融入作品中,點燃小學生唱歌的激情。教師可以進行聲情并茂地范唱,點撥學生,幫助學生獲得對唱歌的感性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效果遠遠大于教師重復的講解,收獲多倍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范唱《金孔雀輕輕跳》,讓學生領會傣族少女的美妙的身姿和甜美的音韻。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不理解歌曲的含義,為了唱歌而唱歌,聲音干澀,缺乏感情。教師可以給學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帶領學生發自內心地唱這首歌,引起學生盡情享受歌曲的美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引導學生進入到歌曲的美好意境中,領略歌曲的內涵,進行充滿感情地歌唱,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五、多種措施并舉,提高學生唱歌的水平
小學教師要更新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唱歌的新鮮感,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唱歌中,享受歌唱的快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跟著歌曲的旋律哼唱,在學生掌握旋律的基礎上,慢慢加入歌詞。這樣的學唱的效率明顯高于逐句學唱的效率。學生在自主學習唱歌的過程中,能自己思考,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教師還可以采用化繁為簡的方法,將一首復雜的歌曲劃分為若干部分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逐步突破唱歌的難點,最后整合成一首完整的歌曲。教師也可以將唱歌的難點,單獨進行練習,引導學生突破,學生唱歌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了。此外,教師在學生唱歌的時候還要滲透樂理知識的學習,引導小學生學會適當的樂理知識,這樣對提高小學生的唱歌水平很有幫助。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注重節奏的訓練,進行探究。教師可以每節課運用五分鐘時間進行節奏知識教學和訓練,用形象的動作來拍擊,這樣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啟發學生自己創編新的節奏,并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掌握節奏的知識,并找到正確的唱歌方法,領會歌曲的韻律美。
總之,教師要順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帶領小學生掌握唱歌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小學生的聽覺感受能力,促進小學生的體驗能力,逐步深入地學習,循序漸進,不能違背教學規律,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唱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