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梅香
摘要:基于證據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進,需要教師更新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積極探尋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以通過改進后的合理化課堂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基于證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一、變應試課堂為以生為本的課堂
傳統數學課堂上單純的知識講授是課堂的主旋律,失去了縝密的思維與真理的追尋,變成了定理、定義的生搬硬套。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該認清應試課堂的現實存在性,并自覺探尋數學教學的內涵。這樣的應試課堂是以追求應試成績為目標的一種功利性的行為,呈現鮮明的技術性與極端的工具性,與學科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相佐;這樣的應試課堂不重視學生的自主體驗,自主感悟,自主發現,自主創造、創新;這樣的應試課堂是一種研究應試技巧,研究考試規律,與人類文明傳承與發展相背離的教學行為;這樣的應試教育課堂在現實中是存在著的,而且是相當嚴重的。
二、變灌輸課堂為高峰體驗的課堂
傳統的數學課堂以“灌輸式”為主,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課堂的“話語權”在教師,學生只有被動的接受知識,嚴重壓抑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妨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而極大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必須變灌輸的課堂為學生高峰體驗數學的課堂。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曾經說過,高峰學習體驗是極為生動的。讓學生擁有高峰體驗,就必須使數學課堂具有思維密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溫度,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力。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獲得高峰學習體驗呢?從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五年級上冊“找規律”第60頁“練一練”第1題的教學片斷中能窺見到努力的方向。
1.判斷并設計規律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題目,依次將圍棋子擺成一排:○○●●●○○●●●。
師:說一說這樣擺放有怎樣的規律?如果依此規律一直排下去,第25枚棋子應該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主設計一個規律,將棋子擺出來,并提出一個問題讓同伴算一算。
學生自主設計規律擺棋子,并提出問題讓同伴解答。教師選擇學生展示其作品,選擇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讓其他學生解答。
2.設計與解決問題
教師課件出示題目:○○○○,○○○○,……
師:每4枚棋子一組,按照同樣的規律排列,請大家設計第一組中棋子擺放的情況,以確保第25枚棋子是黑色的。
學生思考后,教師出示設計:●●●○,讓學生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設計,提出多種方案。例如,●○●●,●●○●,●●○○,等等。
師:擺的方法很多,但是要確保第25枚棋子是黑色的,應該如何設計呢?
生1:因為25÷4 = 6……1,所以每組的第一枚必須是黑色的。
生2:只要每組第一枚棋子是黑色的就行了,其他的棋子任何顏色都可以。
教師用課件指出設計的關鍵,即●○○○,●○○○,……
上述教學片斷是對教材習題的創新改編,這樣的改編拓展了質疑的內涵。“判斷并設計規律”的教學環節旨在讓學生判斷棋子的擺放規律,并借助于計算探究指定棋子的顏色。讓學生自主設計規律,有利于深化學生對周期內涵的認識;不同學生的設計規律和提出的問題是多樣化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三、變被動課堂為自主建構的課堂
傳統數學課堂以“教”為中心,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的主導作用被放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教”與“學”本末倒置,這與新課程理念是相悖的。如何在課堂上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彰顯“教”與“學”的理念,強調數學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建構,變被動的課堂為自主建構的課堂呢?看教材三年級下冊關于“年、月、日”的教學片斷。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嗎?你們還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生1:國慶節是10月1日。
師:很好!通常表達時間需要用到哪些單位?
生2:年、月、日。
師:老師課前讓同學們準備了年歷片,取出來獨立觀察你手中的年歷片,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觀察年歷片。
師:習慣上我們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那么一年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想一想有沒有記住它的好方法?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師:大家都會用腦記,那么聽說過“拳手記法”嗎?翻開教材第48頁,自己先學一學,然后同桌之間說一說。
“年、月、日”是繼“時、分、秒”之后安排的關于時間計量較大單位的知識,其特點是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有所接觸,具有一定的基礎,但是知識掌握不全面、不系統。而數學課堂應該專門教學,讓學生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完成對于“年、月、日”知識系統而完整的認知建構。上述教學片斷從生活交談開始,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常識出發,引發學生學習與關注課題的興趣,導出學生已經具有的部分相關知識,將“年、月、日”知識中的未知部分,如月份天數不一、大小月分布、一年天數計法、四年一閏的設置等,按照有關邏輯順序續接、鑲嵌到學生的思維中,使學生盡可能自我生長出對“年、月、日”知識的完全建構。
總之,基于證據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需要教師更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積極探尋基于證據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改進策略,以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志強.探究活動中搜集、呈現和整理證據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7(2).
[2]賈美華,黃冬芳.基于證據的教學改進研究[J].基礎教育課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