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欣
摘?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我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在識字教學中采用了趣味教學法。以趣為眼,用生動有趣的各種形式打開學生的視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態下學習漢字。
關鍵詞:妙趣橫生;識字;興趣;積極性;多種方法;聯系生活
一、創設教學情境,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我讓學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課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戲,邊出牌邊讀出字音,再組詞讀(組詞越多越好),誰先把手中的漢字牌打完,誰獲勝。在此游戲中為了取勝,同學們會積極認字,有不會讀的和不會組詞的會主動想辦法解決。這種游戲識字方法既可應用在復習一課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對一單元的生字的復習。
二、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盡快地“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同時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識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1.兒歌識字法: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夜”,筆畫雖不多,但學生卻總是記錯,不是寫成左右結構就是右下部分寫錯。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形后,告訴學生,老師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記住“夜”字,就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一點一橫長,左下單人旁,右下有個夕,再加一捺要拉長。”再讓學生邊念兒歌,邊寫“夜”字。
2.字謎識字法: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如我先出示謎語“六只小豬在吃食(謎底在本課生字中找)”,然后請學生說說理由,這樣讓識字充滿了樂趣。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此時,學生無論猜得出或猜不出,都會開懷大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3.故事識字法: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蝶”字看起來字形較復雜,其實也就是由三個簡單的字組成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它的組成部件:蟲、世、木,然后繼續鼓勵學生:“明明還是很難記住‘蝶字,你有什么好方法嗎?”有個學生想了想,就編了個小故事:一只小蟲子滿世界飛,飛累了停在一棵小樹上,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只蝶。我不禁為孩子豐富的想象力鼓掌,并倡導大家用這種方法記“蝶”字。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組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效果很好。
當然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有很多識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較法、熟字加(減)一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法、動作演示法、熟字加(換)偏旁等。教師要結合所學生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靈活使用,以便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將識字與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我想學生的姓名是學生最熟悉的語言因素,每個人的名字也都是小伙伴們愿學愿認的,何不把咱班45位同學的名字收集起來作為識字的材料,相信學生定會興趣十足的。于是,我就結合教室布置,把全班45位同學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寫在了45顆閃爍的星星里,并把它們張貼在宣傳欄里。這下子,學生勁頭來了,一下課就蜂擁而上,仰起頭大聲地讀著小伙伴的名字。碰到不認識的字時,同學間還會相互幫忙、相互提醒。當同學名字的三個字中有一個不認識時,小朋友們還會開動腦筋,利用名字的讀音來認識生字。當找到自己的小星時,有小朋友會興奮地用小手指點著自己的名字,開心地告訴大家:“我叫某某某,我的名字是這樣寫的!”在名字魅力的吸引下,在這種“奔走相告”的氛圍中,那些原本十分枯燥的漢字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像一顆顆種子一樣深深地扎根于學生的頭腦中。
四、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創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并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師要想方設法保護學生這種熱情,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識字,不要強求統一。如:認識“司”字時,有的學生用“同”字去掉一筆“丨”就變成了“司”,有的學生用“詞”去掉“讠”旁就變成了“司”。學習“李”字時,有的學生說“李”就是“十、八、子”這三個字組成的,有的學生說“李”就是“木、子”這兩個字組成的。出現這種情況,我總是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總之,識字教學千萬不要枯燥無味地反復重復“橫豎撇捺折”,在教學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效果會更好。通過上面這些簡單而有趣的教學方法,漢字在每個學生的心中已變成一個個有趣的謎語,一句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趣味性的識字教學,開啟了孩子們的心智,激蕩著孩子們充滿靈性的創造,使識字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上好課應知應會》(李廣 楊宏麗)
《有效備課》(張春明 王欣 奚素艷)
《有效上課》(周健 熊生貴)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雷實 張勇 夏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