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君
摘?要:在對高職學生各種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除了其技術能力的教育教學應該得到學校充分的重視,在文化和精神素養方面也要加強教育。特別是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在平時的教學安排和課程中,文化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少,更需要進行文化知識上的補充。在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詩歌作為人類最早的文學體裁,是學生進行文化素養所要進行的必修課。對于詩歌的鑒賞和品析就成了高職學生首先要進行學習的。本文通過在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賞析詩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旨在提出能適應高職學生的詩歌賞析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職生;詩歌鑒賞;能力培養
引言:
詩歌是人類社會誕生的最早的文學形式,無論古今中外,詩歌對于凝結人類文化,提高人類的想象以及人們文化素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管是在哪個階段,對學生在詩歌賞析上的教育都應該在教育者的重視當中。對于重視技術學習的高職學校教育來說,詩歌鑒賞的教學作為文化教學的一部分,同樣應該在教學中得到重視。詩歌鑒賞的學習,不但要存在于高職院校的教學中,還要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其對于學生精神塑造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一、詩歌鑒賞對高職學生的精神影響
一方面,詩歌鑒賞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擴大他們對于歷史和社會的認知。詩歌這個體裁,無論古今中外都存在著,學生在學習不同國家和不同時代的詩歌時,就是了解當時當地文化,提高自己見識的過程。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詩歌的賞析,提高了自己的格局,對世界的看法也有所改觀,對于幫助學生豐富其精神家園有著指導性作用。
二、在對高職學生的教學中,詩歌鑒賞教學尚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對文化素質培養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我們都知道,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專業技術上的能力,看中的是學生在畢業后是否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在進行文化課教學的過程中,學校對學生內在所具備的文化素養并不是很看中。即便在教學中有關部門對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應對文化課教學進行必要的教學要求,但是在實際過程當中,院校對于文化教學的輕視現象還是存在的。高職院校學生必要的文化教學都沒有辦法,更不用說文化培養中最鍛煉學生形象思維和情感理解的詩歌賞析教學了。
(二)教師在詩歌教學中存在著教學上的偏差
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即便是開設了詩歌鑒賞的相關課程,在教學中的問題也是層粗不窮。首先,在詩歌的選擇上,有的學校選擇的教學篇目很簡單,甚至是中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課文內容。這對培養學生在文化素養上的能力起不到任何作用。其次,在詩歌內容的設置上,有的教師在詩歌內容的選擇上,只選擇古代詩歌,對現代詩歌和外國詩歌的涉及不是很多,這就限制了學生的見識。最后,高職學校教師對詩歌鑒賞的教育只局限于教學中對學生是否了解了詩歌含義,而不會進行深入的挖掘,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材料。
三、加強詩歌鑒賞教學,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具體教學措施
(一)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對詩歌閱讀的數量
要想體現詩歌鑒賞在高職院校文化教學中的重要性,提高詩歌鑒賞教學發揮的重要意義,首先就要讓學生腦子里有大量的詩歌作為儲備。只有有了豐富的內容,在之后開展的詩歌鑒賞教學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上的豐富。而在高職院校提高學生對于詩歌的閱讀,可以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詩歌閱讀活動,比如,“外國詩歌大賞”、“唐宋詩詞背誦”等的活動,讓學生對于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有初步的理解,這樣才能保證之后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詩歌鑒賞技巧的學習也要注重
在詩歌賞析的過程中,要想理解作者表達的含義,就要先對詩歌中作者使用的手法進行分析。在詩歌的創作中,作者經常會借助景物或者歷史事件發表自己的感嘆,這種手法在中國古代詩人當中比較常見,如,杜牧的《赤壁》一詩。而運用具體的意象進行情感的表達則是中外詩人都常用的,比如,郭沫若的抒情敘事詩《鳳凰涅槃》和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學生只有在理解了這些技巧和手法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對詩歌進行分析。
(三)在詩歌賞析中注重培養學生對詩歌情感方面的領悟能力
對于詩歌的領悟,最高層次就是達到對其意境和精神產生共鳴。對于情感的領悟,除了掌握上述用到的分析詩歌的技巧,還要結合作者在創作詩歌時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經歷,這樣才能讓學生分清詩歌中用詞所體現的感情色彩,和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對于理解詩歌的意境美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學校學生教育的過程當中,詩歌賞析對于學生的作用不但在知識層面能起到提升作用,同時也讓學生的精神品質和審美有了質的飛躍。因此在對高職學生的詩歌賞析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學方法要適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選擇的詩歌的內容和難度也要在高職學生的接受范圍之內。只有教學的內容符合學生的需要且適應學生對精神生活的要求,才能保證詩歌賞析課程能夠在學生的教育中發揮應有的效用。
參考文獻:
[1]周燕.傳統與創新:詩教提升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研究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6):74-76.
[2]陳圓園.談非理性因素在高職詩歌教學中的應用[J].漢字文化,2019(16):24-25.
[3]董婭.高職大學生古典詩歌鑒賞能力培養摭探[J].成才之路,2018(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