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艷
摘?要:小學生處于剛接觸英語學習的階段,對于英語學習充滿了未知。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還不成熟,所以學習中常會遇到困難。目前,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只憑借英語教材對小學生施教,導致了小學生不能有效地接受英語知識,阻礙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進程。為了能讓小學生更加便捷學習英語,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融入生活的事物,具體可以利用建設游戲課堂,激發學生興趣;聯系生活事物,解決英語難點;拓展課外活動,提升英語能力的教學方式,簡化英語學習難度,促進小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是教學模式中較為實用的教學方式,具體是指教師利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融入到教學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簡化教學難度,激活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方式。因為教師在當下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教學手段,導致小學生在英語學習時較為困難,往往跟不上教師教學節奏,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生英語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英語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立足小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實現小學生英語成績的飛躍。
一、建設游戲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英語同于漢語,它本身具有獨特的單詞、句式、語法等,相較漢語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小學生自幼學習漢語,對于漢語也不過掌握十之一二,對剛接觸的英語更是一無所知,漢語與英語的差異性導致了多數小學生抗拒英語的課程,關注點更是漸漸脫離了英語學科。生活中的游戲卻是小學生最為喜愛的事物,能夠吸引小學生的全部關注度。為了小學生能夠改變對英語學科認知,提高對英語學科的關注度,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游戲與英語課程融合在一起。
例如,小學生在學習“My family”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小學生分組進行家人扮演的游戲方式進行教學。即讓小組學生扮演son、daughter、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等等,讓學生扮演的家庭身份進行相互問答對話,若有學生說錯了小組內學生扮演家庭成員的身份就要接受背英語單詞的小懲罰,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頒發“英語學習小能手”稱號。教師建設生活中游戲課堂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關注度,讓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發展。
二、聯系生活事物,解決英語難點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僅要記憶英語單詞,還要理解英語單詞的中文含義以及將中英文字互相翻譯,中英互譯考驗的不僅是小學生的記憶能力,還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中英互譯是學習英文中的難點,其實不僅是中英互譯,元音與輔音、疑問詞的選擇、形容詞的變化規則等都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與易錯點。為了能使小學生能夠更為簡單地學習英語,教師可以將英語知識難點聯系生活中的事物。
例如,教師在教學“there be”結構時,小學生在學習時很難記住“there be”的就近原則,通常會與普通句型一樣添加“be”動詞。教師可以利用班中具有近視眼的學生進行聯想教學,即there be結構也是個近視眼,它只能看到最近的名詞并且最近名詞決定了be動詞的單復數。教師利用聯系近視眼學生進行聯想教學,會讓大多數學生一看見生活中的近視眼便能想到“there be”的用法。教師通過將英語學習中的難點聯系到日常生活事物中,不僅能夠簡化英語知識難度,還能讓學生進行理解性學習,加強學生英語知識的記憶。
三、拓展課外活動,提升英語能力
英語能力的提升來源于教師的合理教學與學生的努力學習。但當下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依靠英語教材進行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小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但是提升速度過于緩慢,不符合當下英語教育的標準。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與手段,可以拓展英語課外活動,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習發展,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能力。
例如,在小學生假期時,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觀看英文電影,讓小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豐富小學生的文化修養。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參觀國際英語院校,讓小學生在英語院校中感受充滿英語知識的氛圍,同時小學生還有機會跟英語國家的學生進行交流,在溝通中大幅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開拓小學生的視野,樹立世界意識。甚至教師還可以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與不同學校的學生進行英語競賽,讓小學生在競賽過程中逐漸完善自身英語知識,不斷提高英語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是現代化教育的需要。雖然在小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了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小學生年齡較小、英語獨特的語法難度等問題,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建設游戲課堂、聯系生活事物、拓展課外活動的生活化教學方式解決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問題,實現小學生英語的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薛春.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6(10):36-37.
[2]陳華玲.針對小學生的英文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