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霞 加瑞芳 楊令

摘 要:實踐教學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的教學環節,結合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特點及人才培養目標,構建“12424”實踐教學體系,即以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為核心,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與保障體系為“兩翼”,以校內實訓、校外實踐“兩平臺”為載體,通過基礎實訓、專業實訓、綜合實訓、創新創業實訓“四模塊”,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專業崗位實踐、知識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創新創業實戰“四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 ?經管類 ?實踐教學 ?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7(a)--02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強調,應進一步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繼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加大對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隨著本科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經管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應用能力較強和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應用型本科高校對于如何培養能適應當前及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經濟管理類專業又具有實踐性與應用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實踐教學體系對應用型高校人才質量的培養至關重要。
1 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的內涵
對實踐教學的內涵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觀點認為實踐教學是除理論教學之外的所有教學活動,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化理論知識,掌握技能并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的指導。也有觀點提出,實踐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模擬操作,獲得感性知識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活動。
結合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認為實踐教學是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對課堂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為基礎,合理配置教學過程中各要素,學生通過體驗與感知、模擬操作、驗證與反思等方式,認知社會、熟悉行業環境,從而內化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際工作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從而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因此,實踐教學活動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核心教學環節,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2 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本著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強化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的實踐教學理念,構建“12424”實踐教學體系,即一體兩翼,四模塊,兩平臺,四能力,如圖1所示。
(1)一體兩翼。“一體兩翼”中的主體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兩翼”包括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和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其中,“12424”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為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教學內容的實施以實現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支撐為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保證。
(2)四模塊。四個模塊圍繞“因材施教、分層實現、循序漸進”的原則設置,包括基礎實驗模塊、專業實訓模塊、綜合實驗模塊與創新創業實訓模塊。第一,基礎實驗模塊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強化課堂教學中的理論知識,重點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與實踐操作能力。第二,專業實訓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通過專業課程實訓、課程設計、課程論文等方式訓練學生專業工作技能,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第三,綜合實驗模塊結合經管類專業特色,通過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學科競賽、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基本專業知識與綜合實踐能力。第四,創新創業實訓模塊作為高層面的實踐項目,主要通過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創業模擬運營、挑戰杯、創業模擬運營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科研能力。
(3)兩平臺。“兩平臺”即實踐教學內容實施的平臺,是校內實訓平臺與校外實踐基地兩平臺。校內實訓平臺通過利用高度仿真的實驗環境,購買模擬軟件在校內實驗室搭建實訓平臺完成實踐教學體系中基礎操作技能、專業專項實訓以及綜合實訓。校外實踐基地主要完成實踐教學體系中的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企業經營模擬等實踐項目。
(4)四能力。四能力即培養學生專業基礎學習所需要的基本實驗工具操作能力、專業技能所需的智慧和實踐創新能力、適應新環境及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創新創業實戰能力。
3 實踐教學體系應用與保障
3.1 加大“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育力度
“12424”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的支撐,因此,學校應重視“雙師型”隊伍的培育,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切實提高實踐教師的教學能力。第一,支持校內現有的實踐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不斷更新思想、能力及知識結構,提高實踐教學過程中授課技能。鼓勵教師承擔實踐教學課程,參與實驗室建設,申報實踐教學改革相關課題。同時,學院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與企業合作開發科研項目。第二,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實踐人員,聘請企業的專業及實際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人員。打造一支以專職實踐教師為主,專兼結合強有力的“雙師型”實踐教師隊伍,以保障實踐教學內容的實施。
3.2 加強校內外實訓實踐基地建設
“12424”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校內實訓平臺與校外實踐基地,“兩平臺”是實踐教學體系實施的重要場所與基本保障。學校應根據經管專業特點,在年度預算中安排校內實驗教學設備建設經費,以滿足各專業實訓的需要。同時,學院應成立實驗室建設小組,加強實驗設備購置的論證力度,設置專崗負責實驗室管理。
校外實踐基地是“12424”實踐教學體系中綜合實訓與創新創業實訓模塊實施的重要保證。學校應緊密結合經管專業特點,加強校企產學研的合作,推進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以服務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3.3 建立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
改變傳統的單一考核方式,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應建立多元化、開放式的考核方式,制定科學完整的學生評價體系,加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考評,對實踐教學各環節按照比重給予成績考核。同時,利用網上教學管理平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制度化與規范化管理,并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的督導。
3.4 完善激勵機制
實踐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實踐教學實施的重要保障。在實踐教師實施過程中,無論是要求教師企業掛職鍛煉,還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內容,或者是開發新的實踐項目以及加強實踐教學培訓,均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學院應出臺相應的積極措施,不斷完善激勵機制以調動教師積極性。如通過內涵配套建設、非工作量考核(將實踐教學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按照一定比例折算課時)等方式鼓勵教師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師的待遇。同時,為提升教師科研水平,應加大對實踐項目研究經費的投入力度,對高水平實驗教材的編寫出版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支持,以推動實踐教材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對于在企業掛職鍛煉的實踐教師,學校應在其掛職期間設置相應崗位津貼,以調動教師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改革。
4 實踐教學體系的應用成效
將“12424”實踐教學體系應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經實踐證明,該體系對學院經管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不僅使學生的實踐意識得到強化,而且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切實得以提高。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切實提高。“12424”實踐教學體系在實施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學生利用沙盤實驗室開展實驗實訓。同時,學院組織的各種社會實踐,專業學科競賽等活動,學生踴躍參加,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
(2)培養了學生實踐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學生通過系統的實踐,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得以提升。在市場營銷大賽、沙盤模擬比賽、POCIB比賽等實踐教學環節中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率也顯著提升,更多學生參加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同時,在地方行業和企業聯合組織的各項崗位技能和創新設計大賽中,學生也實現了零的突破并獲得優異成績,畢業生在畢業選題時能夠將理論緊密結合實際,將運用學習的專業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能將專業知識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
(3)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得以提高。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創新創業培訓與實踐,畢業后成功創業的比率也有一定程度增加。
參考文獻
荊浩,吳景泰,吳志紅.經管類多專業共享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
王偉芳.景永平.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定位下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本科經管類專業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03).
時偉.論大學實踐教學體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
賈縣民.經管類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0).
李子彥.基于能力本位的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0(03).
黃炳超.基于能力培養的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