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鉆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這一步驟可促使師生之間開展有效的溝通,拉近師生關系,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提問結果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糾正學習中遇到的錯誤,從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問題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為廣大師生所了解,也被很多教師頻繁應用,成為小學語文課堂上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為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課堂提問的應用現狀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課堂提問}J"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1 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因素
1.1 提出問題的時間
雖說提問可以在課堂的很多時間進行,但是并不意味著任何時候提問的效果都是相同的,換句話說要想達到理想的提問效果,就必須善于把握最佳時機。課堂開始初期,學生的思想都比較平靜,這時可以選擇一些記憶性問題向學生發問,以加深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激發其學習興趣,幫助其集中注意力;課堂中間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起來以后,可以提一些側重于發散思維和分析性問題,這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可起到保持學習熱情和思維狀態的作用;課堂進入尾聲以后,學生的思維逐漸從高潮轉人到低潮,這一階段學生的注意力開始不集中,可以提一些鞏固性、強調性或非教學性的問題,提出這類問題可以避免學生出現一些非學習行為。
1.2 提出問題的對象
課堂上提問的對象是班級中的所有學生,因此所提問題應該照顧到學生的需求,引起思考,而不是單純針對優秀生的提問。課堂上應避免出現“被遺忘的角落”,力爭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情緒。學生的能力基礎、知識水平存在著一定差異,教師可以根據這種差異作為劃分提問對象的依據,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在所提問題上有所側重,堅持從易到難的原則,對于優秀生來說提問的難度可以適當抬高,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則可以逐步升級問題,而對后進生來說則應相應降低問題難度,分析性的提問多關注優秀生,鍛煉性的提問將重點放在中等生上,鼓勵性提問則主要針對后進生。
1.3 問題答案的評價
課堂提問后,教師可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總結,指出其中存在的亮點和錯誤,盡量照顧到普通學生,綜合考慮他們的接受能力,或者也可以請其他學生對答案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所提問題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提問總結的意義不重視,雖然這種課堂場面非常熱烈,但是很難最終形成結論,學生對于問題也形成不了系統的認知,缺少對正確的擴展,起不到激發學生創新與發散思維的作用。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堂提問提升有效性的策略
2.1 根據提問原則設計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上設計問題時,應根據民主性、啟發性與階梯性原則設計問題。民主性原則:學習是一種對話,對話多主體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缺少了平等和民主,就無法形成對話,民主與平等是實施對話教學的第一法則,只有教師將學生看成是與自己平等的角色,才會主動去創造條件與學生平等對話,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并且積極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同時對于學生來說,也要把教師看成是與自己平等的朋友,才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能;啟發性原則:引導式提問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意識,這樣才能聯系新舊知識,促進其思辨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提高;階梯性原則:如果將舊知識看成是“塔底”,那么新知識就是“塔頂”,學生要想從塔底爬到塔頂,就要求教師合理設置不同階梯之間的跨度,引導學生由淺人深地學習,從而順利理解課文思想。
2.2 巧妙設計課堂提問內容
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就必須合理設計問題內容,以順利抓住教材內容的關鍵點,這樣才能全面表達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深入分析:首先,教師應抓住課文的關鍵點,提綱挈領領悟課文內容;其次,教師要緊抓課文內容中存在的疑點,學生完成對課文的閱讀后,會針對課文內容出現很多疑問,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緊抓學生提出的問題,引發學生去深入思考、發散思維。例如,在《窮人》一課的教學中,我向學生提問:“課文為什么將‘窮人作為標題?”學生會回答“因為主人公桑娜就是一個窮人”“因為桑娜收養了窮人家的孩子”等。從學生給出的答案中可以發現,學生對該問題存在一定疑問,這時我繼續提問:“既然文章講的是桑娜,那么為什么課文標題不定為‘桑娜呢?請同學們深入閱讀課文后,思考一下剛剛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我設計的一系列問題,不僅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有效的調動,同時整體課堂質量也顯著提升。
2.3 有效抓住課堂教學疑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抓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疑點,并深入講解這些疑點,才能更好地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陳述句與被動句二者轉化的教學中,學生一時之間很難理解轉化的方式方法,這時我就嘗試舉例來說明:“比方說我洗干凈了毛巾,這句話中毛巾和我是被執行者與執行者的關系,從陳述句轉化成被動句時,一般會利用把字來過渡,也就是我把毛巾洗干凈了,然后再將其轉化成被字句,被字句的重點在被執行者身上,這樣就可以將被執行者放在句首的位置上,也就是說毛III被我洗干凈了。”通過我這樣的舉例說明,同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達到降低了這部分教學內容的學習難度。3結語
課堂提問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一個途徑,應該引起語文老師的重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因為小學語文課堂上合理運用課堂提問,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同時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學生是否已經理解了課文內容與所講知識,有利于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當然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得到完善與提高,語文教師立足實際,潛心研究,爭取獲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鄭國民,王媛媛,吳欣歆,等.從數據角度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J].中國教師,2019(02).
[2]徐瑞香.設疑拓思發問培新——例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基礎教育論壇,2019(01).
[3]李政兵.談談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研究,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