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晴
摘要:美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充滿未知可能的學科,在課改中美術課程可謂占得先機,其教育意義和核心素養的內涵不謀而合。作為高中美術教師,作為課改的參與者與踐行者,筆者認為需要將高中美術課堂轉型作為教學工作探索的主體,真正將美術核心素養延續到學生的生活,培養他們學會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轉型;學生;靈活;開放;生活
在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程改革背景下,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美術育人價值的體現,對于美術課堂的轉型有著指導性的作用。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中自主建構學習知識,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與教師在一個平等自由的環境中共同發現與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完整的美術活動及學習體驗。筆者將從課堂轉型為出發點,談一談美術課堂轉型中的生與活。
一、美術課堂轉型中的生
學生是課堂中的主要參與者,他們是衡量課堂成功與否的評價者,教師又從他們的反應中獲得反思,在一個共生的課堂環境中彼此學習并共同進步。
(一)學思有獲
高中生處于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他們成熟的自我意識和跳躍的邏輯思維會讓他們對美術的興趣產生或高或低的變化,這對美術課堂的轉型是一個契機。
在一定知識構架下自主選擇,還給學生自由。這個構架即美術教師結合自己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一個單元內,盡可能將多樣的知識供學生選擇。在學生興趣的范圍內,教師輔以一定的引導鼓勵,激發學生內在的創新精神。高中課程行為模式的轉變,急需讓學生投身于完整的創作過程中。課前分組的資料搜集,匯總成形式多樣的學習手冊并加以展示;在初步了解之后,學生再深入研究,并給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儲備之后,總結并運用到自己之后的創作中。教師此時的任務從“授之以魚”就變成了“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思有獲。
(二)謀求共生
美術課堂僅僅有學生的參與遠遠不夠,教師既是引導者又是聆聽觀察者更是學習者。構建新型課堂,教師就要摒棄自己的身份和觀念,以學生的視角才能站穩課堂的中間。
在多爾的4R理論中,有一個R指的是回歸性。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傳遞如同一個密閉的容器,而新型的課堂是一個開放式的共享空間,美術課堂更應如此。在師生積極對話和外界環境的影響中,教師和學生的思想發生碰撞,不時會有新想法產生并更新之前的認識,促進教師自身的教學行為發展,自我反思的意識增強,這種行為模式的相互作用不會因一節課的結束而終止,反而又啟蒙了另一個開始。
二、美術課堂轉型中的活
美術課堂依據其自身的特點,其內容和形式更加多樣、視覺感官參與更加充分、情感表達更加外放、個性化更加被提倡,所以美術課堂更應靈活而富有生機。
(一)教學活力
美術行為的發生離不開興趣的激發,美術課堂的轉型就是要把高中的鑒賞轉型成為融合鑒賞與技能培養的綜合型課堂。所謂教學活力,就是在傳統一潭死水的教學模式中注人激揚的水花,使美術課堂呈現出積極向上的面貌。要產生教學活力,就需要美術教師需用適合的美術教學活動。美術課堂教育要寓教于樂,要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教學的目的。縱觀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學習感受,游戲從之前與學習的不共戴大變成了學習的一部分。藝術家不是只屬于少數人的頭銜,每個人都可以體驗藝術,美術教師應多以動態鼓勵的形式反饋于學生,不僅學生獲益,教師也會在反饋中思考和成長,保持自己教學的正能量。
(二)教學靈活
美術課堂的轉型應該追求課堂收益最大化。美術是一門以視覺為主的學科,要積極調動學生形成學習接受的模式,美術教師就應教學靈活。
美術教師應擺脫模式化教學,進行創造性的靈活教學,結合后現代課程觀的建構主義教學觀念,在課堂中進行實施和探索。在這種教學靈活的構架下,許多課堂環節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模型,不再拘泥于原本的課堂,與教師共同參與到課堂的設計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而這種教學靈活的影響還會延續到課后,在學生日后的美術行為中生根發芽。
三、美術課堂轉型中的生活
美術課堂轉型中美術應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學會運用美術語言與生活進行對話。
美術教師在安排教學知識時應在生活中取材,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才是有溫度的,也只有這樣美術的具體功用才能被體現。美術教師要遵循為生活而美術的原則,幫助學生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會,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四、結語
美術課程轉型轉向何處,是美術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美術教育形式、美術教育理念、課程改革等內容,進行不斷摸索的過程。現今的教育環境對美術教師是機遇,是挑戰,是使自己更進一步的推動力,以學生為本位的美術課堂教學要積極形成常態化、創新化,做有一個有生機、有活力、有溫度的美術教師。
參考文獻
[1]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李森,杜尚榮.課堂教學管理研究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3]尹少淳.美術教育學新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王大根.中小學美術教學論[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李希貴.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6]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