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對于當代初中語文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初中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傳統文化;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9-0034-01
【本文著錄格式】庾永盛.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J].課外語文,2020,19(19):34,36.
傳統文化對于初中語文來說是重要的存在。只有學校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才能夠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增強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夠有效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呢?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傳統文化是經歷了歷史的磨煉演變而成的。尤其是在初中閱讀的教學中常常包含著許多傳統文化知識。這些知識深刻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和優秀精神。語文學科是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載體。在語文課本中經常會涉及許多傳統文化知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與這些傳統文化進行交流。久而久之,就會被書本中的名人傳記所吸引,潛移默化中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進而在生活中能夠不怕困難,積極進取,在學習中能夠勇于探索,堅持不懈,在家庭中能夠尊老愛幼、知禮明事。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初中語文教學最明智的選擇,這對提升語文課堂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認真研讀教材,挖掘傳統文化元素
語文是初中生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語文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繼承。初中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選擇的是經典的名人著作。這些名人著作是傳統文化的表現,真實地反映社會的現實,展現令人贊嘆的民族精神。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前挖掘出文章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并且加以運用和擴展。科學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掌握好傳統文化知識。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蘇州園林》這一課,課文是葉圣陶老先生所寫的。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對課文進行仔細研讀,發現文章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如蘇州園林的亭臺樓閣、蘇州園林中設計的山水景觀。這種對大自然的模仿正好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在正式上課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介紹,利用動態的畫面、優美的聲音、生動形象的場景來讓學生更加直觀、真切地感受蘇州園林文化,從而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讓學生能夠情不自禁地感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領略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蘇州園林的風光。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水平。
(二)積極轉變學習方式,深刻解讀傳統文化
學習的方式有很多,而最適合的方式要通過不斷實踐來探尋。當下,廣泛應用的方式有小組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等。使用不同的方式學習能夠使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成為知識的主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學習水平來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能夠讀懂傳統文化,提高語文閱讀的水平。
例如利用人教版《故宮博物館》的課文來進行學生合作探討的學習任務,教師在課前首先讓學生通過網絡來查詢關于故宮博物館的資料。在正式課堂上,讓學生以4至6人為一組進行分配。小組分配完畢后,讓他們進行相互溝通和交流,分別討論故宮博物館中存在的特色、分析文中存在的傳統文化,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以及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總結出故宮博物館的魅力。學生在進行相互討論和分析時,能夠真正領略到故宮博物館中獨特的地方,感受到故宮中宮殿種類的繁多以及體現出的獨特的意境美,汲取豐富的文化信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傳統文化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在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加強合作能力,對課文中故宮博物館的文化有更深的解讀,從而實現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三)不斷創新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體驗
學生對于文化的感知,絕大部分來自于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靠教師的“講”來讓學生理解課文,過于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想要讓學生快速理解課本中的內容和知識,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單一的教學模式變為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體驗。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和探索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提高語文水平。
例如教師在進行詩歌《使至塞上》的教學時,可以舉辦一次“古詩原創大賽”,讓學生在上課前進行自主的詩歌朗誦、背誦的學習,積累傳統的文化知識。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豁達的情懷,了解到作者由于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照詩歌的題材結構進行自主詩歌創作。通過開展活動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在滲透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語文閱讀水平。
(四)通過創設情景,來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
情景創設教學法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利用感情和環境進行教學。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來創設文化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快速地進入到情景中,情景創設的方式雖然是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和平時的教學方式也有著許多相同之處。首先是以學生為中心;其次是創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使他們在這種環境中提高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實現德育滲透。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飲酒》這首詩,是我國詩歌中經典的傳統文化作品,蘊含了陶淵明對人世間的感嘆。教師可以利用創設對話情景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歌中的情感。如“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詩人嗎?他不屑名利,不事權貴,向往恬靜安寧的田園生活,他耕種于山野,一生喜愛菊花。千年過去了,他的詩歌還在流傳,大家想一想,我說的這位詩人是誰呢?”通過對話的形式來進行引導,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地進入到情景中去,還能使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詩人所要體現的情感,為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奠定了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閱讀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還能夠從一定的程度上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豐富學生的生活,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陸彩霞.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9).
[2]孫元營.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方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
[3]牛紅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對策[J].學周刊,2019(24).
[4]戴興華.國學經典文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教育觀察,2019 (15).
[5]劉曉梅.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8(23).
[6]陳麗琴.俯身拾貝皆珍珠——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