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軒
摘 要 老年精準扶貧的社區支持機制建設的社會主體主要體現在不同類型的非政府組織當中。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重要階段,社區在老年工作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對于各種服務資源的配置、整合與處理有著積極的影響與作用,可以為貧困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支持與服務。
關鍵詞 社區工作 四平市 老年貧困 精準扶貧
中圖分類號:D669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75
Abstract The social subj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upport mechanism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he elderly are mainly embodi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he important stag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k of the elderly. I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llocation, integra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service resources, and can provide diversified support and services for the poor elderly.
Keywords community work; Siping City; old age poverty;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1 社區工作視角下的老年精準扶貧
社區工作視角下的老年精準扶貧是應對老年精準扶貧與現代社會工作方法的統合。在老年精準扶貧的問題上,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主要包括“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目的是要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問題。這“六個精準”是扶貧實踐的基本要求,“五個一批”是扶貧實踐的路徑,但致貧原因千差萬別,脫貧路徑也會多種多樣,不僅僅限于“五”。關于精準扶貧在地化實踐,私利驅動的惡意排斥和操作能力不足導致的過失排斥同時存在于地方的識別實踐當中。在項目扶貧實踐中貧困戶處于“無權”狀態,精英捕獲扶貧資源的風險很大,地方上級政府脫離基層實際發展扶貧項目以及農村互助合作傳統衰落背景下基層政府為追求“群眾滿意度”而“平均主義”地分配扶貧資源的現象導致了扶貧資源的嚴重浪費。不少地方鑒于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等情況,沒有根據貧困戶的差異性和個體性分門別類地制定幫扶措施,并且在幫扶措施的制定過程中貧困戶的需求表達和公共參與不夠充分。駐村幫扶存在遺漏非貧困村貧困戶、幫扶資源不足、單純救濟式幫扶等問題。
關于社區工作參與精準扶貧之可能性和必要性,可以認為社區工作與精準扶貧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通性,這為社區工作參與精準扶貧提供了空間和可能。社區工作可以在創新扶貧政策、增能扶貧對象、整合社會資源等諸多方面助推精準扶貧,是對政府扶貧的必要補充。在社區工作參與精準扶貧之方法路徑方面,社區工作應以生態系統視角關注貧困人群與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統內與系統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克服政府主導的科層式扶貧的弊端。社區工作可以發掘貧困農民的優勢,并利用其優勢幫助其增能賦權,進而提升其參與脫貧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最終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2 社區工作視角下四平市老年精準扶貧的困境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現代化進程中,與老年人有關的各方面問題,都變得異常凸顯。其中,老年人貧困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當下的扶貧攻堅階段,因為家庭結構不斷縮小、傳統贍養功能的退化、代際剝削等問題的壘疊式存在,老年人在物質和照顧層面上的貧困已經成為必需要去應對的重大課題。改革開放以后,作為國家管理社會的最基礎單位,社區在推進四平市老年扶貧和老年人社會工作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社區對行政部門扶貧政策的傳導和落實具有重要意義,但因為受到扶貧觀念的影響,很多老年扶貧工作并沒有真正地解決老年人的貧困問題,社區工作在介入老年貧困的問題上存在效果差、反復問題化的困境。
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他們對于社區老年精準扶貧的工作并沒有形成基本的認知,不知道社區在解決其貧困問題上的重要價值,這直接導致老年人對社區老年扶貧工作缺乏配合,表現出了極強的被動性,不能積極配合社工一起完成幫助他們脫貧的目標,在這種工作關系中,社工時常會處于無從入手的狀態。對社區工作者來講,社區老年扶貧項目的建立是一方面,但實際上,更重要的還是要通過改善整體的社區環境去實現老年的脫貧。在社區發展中,如果不能營造一個重視老年貧困問題的環境,在大眾觀念上沒有建立起對老年人弱勢群體的關懷,在社區服務建設上,沒有完善的養老功能,老年貧困問題依然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在這種諸多不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四平市社區老年精準扶貧逐步陷入表面化和片面化的狀態,嚴重缺乏向前推進的動力。不僅如此,作為老年精準扶貧項目的引導規劃主體,政府相關部門在老年精準扶貧方面的統籌與調動尚存在一些扶貧的老問題,無論從精準的觀念上還是具體的政策轉化上,行政部門尚未做到推動老年扶貧由行政層面向社會層面的轉型,這也是四平市老年精準扶貧發展力量不足等問題存在的重要根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就在逐步實現縮小政府干預、擴大社會參與的格局。將社會工作發展的主體定位在社會性組織或是非政府組織身上已經成為一種符合時代需要的選擇,這種選擇的強化和延續也引發了一些負面的問題。那就是,開始忽視甚至政府行政機構在扶貧攻堅階段的重要引導帶動作用,沒有了政府的經濟支持、宏觀規劃,精準扶貧有秩序地穩步前進是無從談起的。離開了政府高屋建瓴地帶動,社會性主體就很難在扶貧的最后沖刺階段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盡管最近幾年四平地區在老年扶貧制度以及相關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扶貧效果方面,依然存在不能根治貧困、返貧等現象,這說明在扶貧理念和扶貧方法上依然存在不能使人助人自助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扶貧服務的分布不夠合理,以社區為單位扶貧,扶貧資源會平均化地發放給社區中貧困者,但卻沒有對老年貧困者這一更為特殊的弱勢人群給予有針對性的重點關照,所以老年貧困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尤其是在農村社區,無論是老年扶貧機構的資金資源,還是政策制度,都與其他貧困人群的扶貧體系混合在一起,沒有體現出有針對性的發展。其次是從老年扶貧機構,特別是社區創辦的養老機構在老年扶貧的參與上,存在不充分的現象,四平地區大多數社區老年服務機構的服務全面性問題比較突出。雖然經過多次整改,但仍存在相對滯后的問題。尤其是有些民辦或市場的老年服務機構,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就投入了使用,無法實現其助力老年扶貧的功能。
在社區工作的視角下,更加重視家庭這一重要的社會福利載體對貧困老年人的扶持和救助功能。無論現代社會的家庭結構發生怎樣的變化,家庭成員對于老年人的照顧責任依然表現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老年人進入高齡期,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依靠可信賴的人去照顧的時候,家庭成員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關鍵。當今,在多數社區,缺乏對家庭養老功能的調動和挖掘,將全部負擔都交由政府來承擔,對于政府來講, 無論從經濟還是人力上來講,都是極大的負擔,而且效果也并不理想。不僅如此,地方社區還應該特別注意,有些家庭,不僅在老年人照顧問題上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還會存在對老年人十分不利的代際剝削現象,這也是急需解決的一個阻礙老年扶貧工作推進的重要問題。在四平地區,社會化的、民間創立的老年扶貧服務體系在四平老年精準扶貧階段始終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行政化的扶貧機制相比,社會性組織和團體對于貧困老年人的需求把握得更為及時和準確,與反應和措施相對滯后的行政主體相比,發揮了重要的補充作用。
但是,在社區工作介入老年精準扶貧的實踐中,強有力的行政環境支持具有必不可少的,國家法律制度體系對老年精準扶貧的確定和支持,能夠幫助扶貧工作安全有效地推進,因為當社會工作事業在法律的高度上被確定下來,它就具有了權威性和穩定性,就能穩步有序地推進下去。
3 社區工作視角下四平市老年精準扶貧的對策
在社區工作的理念中,老年精準扶貧依然要堅持多方參與的原則,作為扶貧攻堅階段的老年扶貧,四平市老年精準扶貧也應在這一原則下進行機制建設。關于四平市老年精準扶貧社區支持機制的建構主體,主要由政府、社會、市場三個部分構成。
首先,政府部門要推動法律、制度,行政機制等方面的建設以滿足老年貧困群體的多方面需求。通過廣泛地宣傳教育,營建起一個關愛弱勢群體,特別是關愛老年人群體的精神意識氛圍。與此同時,要與社區做好對接,充分給予其推進老年精準扶貧工作的空間和權限,能夠由社區完成的事務,全部交由社區來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主要應該做好宏觀指導和行政監督的工作,以保證扶貧工作穩定有序地推行。
四平地區老年精準扶貧的社區支持機制建設的依然需要不同的社會性組織和團體的支持,所以從社區的角度講,應該充分調動資質健全的老年救助組織、非營利性扶貧服務團體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也要特別關注貧困老年人群體的抱團互助,充分運用貧困老年人自身的優勢實現他們在群體內部的互助,這也是小組工作方法的重要價值觀的體現。因為有共同生存經歷的人,最是了解對方的所需,這種天然的同理心可以實現外在的社會組織所無法實現的助人效果。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組織,都應當積極努力促成老年貧困群體內部的整合性發展,充分調動受助者自身的積極性。因為在社會工作的視野下,每個人都是有潛能和優勢的人,每個人都有實現自立和發展的可能,所以我們應該用專業的方法去充分調動弱勢群體的潛能,充分實現他們的能力,這樣做能夠達到非常好的助人自助的效果。
最后,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在社區和社會層面,我們都要積極弘揚傳統的尊老敬老、扶貧極弱的優良價值觀,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與氛圍,為老年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因為如果沒有人在思想意識上對老年精準扶貧工作之重要性的認可,就不可能做好扶貧攻堅階段的這一重要工作。思想意識是動機和態度,決定著事物發展的走向和性質,如果能在思想意識層次做好建設工作,老年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建構必將事半功倍,四平市的老年扶貧工作必將有序地推進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解堊.養老金與老年人口多維貧困和不平等研究——基于非強制養老保險城鄉比較的視角.中國人口科學,2017(5).
[2] 喬曉春,張愷悌,孫陸軍.中國老年貧困人口特征分析.人口學刊,2006(4).
[3] 黃承偉,覃志敏.論精準扶貧與國家扶貧治理體系建構.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5.
[4] 向德平,姚霞.社會工作介入我國反貧困實踐的空間與途徑.教學與研究,2009(6).
[5] 張和清,楊錫聰,古學斌.優勢視角下的農村社會工作——以能力建設和資產建立為核心的農村社會工作實踐模式.社會學研究.
[6] 李海金,湯玉權,黃加成.惠農和社會保障政策運行邏輯與減貧效應——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例.求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