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 陳文鈺
摘 要:現如今網絡發展迅速的時代,為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時也隨之出現了許多安全問題。這些問題的誕生不僅引人深思,而且其中受害群體最大的就是學生。部分學生洞察“危險”的能力較弱,很容易在網絡上受到欺騙,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自身的警惕性,防范于未然。
關鍵詞:網絡;安全問題;欺騙;防范
一、引言
網絡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在一步步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從剛誕生的無人知曉到如今的家喻戶曉;從最開始的只為支持軍事研究的網絡到現在每家每戶都在使用,也不過短短的五十年。網絡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世上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在網絡光鮮亮麗的背后同樣也產生了一些隱患與危害,從我們每個人身邊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如網絡金融詐騙、個人隱私被不知不覺的盜取、挪作他用。網絡的危害也逐漸暴露在社會公眾的面前,無論是年輕人、成年人、老人都毫無預防之心的接二連三上當受騙。
二、網絡陷阱——詐騙
雖然網警、國家安全網絡局已經出現,但網絡安全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上當人群仍然是綿綿不絕。例如,我們在瀏覽網站的同時,可能會不知不覺的掉入“陷阱”,隨著網站的誘導“出賣”自己的個人隱私。而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容易沉迷進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而無法自拔,從而掉入網絡的“陷阱”。
學生的心智仍處于成長階段,安全意識也在逐漸的形成并不成熟也不完善,很容易被外界所影響。我們使用網絡的初心,本身就是為了讓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方便、更加多姿多彩,使其沒有那么的乏味無趣,但沒想到網絡在為我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別用心之人提供了趁虛而入的機會。例如,小丁在睡夢中被持續的手機震動聲給吵醒了,起床打開手機后發現自己的手機連續收到了數十條短信驗證碼和消費通知,其中包括了一些支付軟件和電商平臺等的驗證碼,并且移動網絡也從4G網絡降為了2G。小丁還通過短信發現了自己綁定在軟件商的銀行卡正在被消費。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手機的2G網絡不加密傳輸的漏洞,通過偽基站、短信嗅探器等,在一定距離內盜取受害者的信息,之后再利用各大銀行、網站、移動支付軟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去修改支付密碼,實現資金盜刷。甚至會通過偽基站偽裝成銀行等發送詐騙短信或者二維碼,誘惑手機用戶點擊鏈接,填寫個人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去獲取用戶的重要隱私和財產,以此來實施詐騙。
作為當代學生、作為知識分子,不要以為網絡詐騙距離自己很遙遠,而抱有僥幸心理。手機對于學生可謂是“愛不釋手”,近來的網絡新聞經常報道,現在的學生除了睡覺就是整天抱著手機。我們沒有辦法做到讓學生去放下手機,因為不止學生階段的人放不下手機,而且步入社會的人也有很多放不下手機,因此我們就更加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意識、增強人們的防范意識,使其深入人心讓人們明白不止現實有危險,網絡也有危險,而這種危險在美麗的外表下深深的潛伏著。
三、網絡誘惑——游戲
網絡作為現代學生的一大助力,不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資料查詢途徑,也提供了舒心的娛樂方式。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學生運用網絡并不是用來學習文化知識和查閱資料,而是為了娛樂及玩游戲,被游戲填充了大腦,每天晚上頂著燈光通宵打游戲,白天頂著黑眼圈到教室睡覺,渾渾噩噩的混日子,不僅荒廢了學業,而且室友之間的友誼也因此降到了冰點。大學生的過度網癮也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識,有媒體報道湖北大學某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在網吧熬了四個通宵后當場去世。但令人不安的是,這件事情并沒有為學生敲響警鐘,一些學生依然保持著三點一線式的“網絡生活”。“前鑒不遠,覆車繼軌”有的甚至直接就翻墻出校去通宵,拿著父母給予的血汗錢,去玩游戲,錢用完了以后繼續向父母索取。網絡就像毒品一樣慢慢侵蝕著學生,使其忘記了身為學生的本職,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完全沉迷于游戲無法自拔。
四、網絡意識——加強安全
首先,完善相關法律,我國目前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網絡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例如,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不得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或者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不得通過互聯網竊取、泄露國家秘密、情報或者軍事秘密。不得利用互聯網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不得利用互聯網組織邪教組織、聯絡邪教組織成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不得利用互聯網售偽劣產品或者對商品、服務作虛假宣傳;不得利用互聯網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不得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不得利用互聯網編造并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擾亂金融秩序的虛假信息;不得在互聯網上建立淫穢網站、網頁,提供淫穢站點鏈接服務,或者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音像、圖片。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不得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不得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得利用互聯網進行盜竊、詐騙、敲詐勒索。
雖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已經有一定的規范作用,但與網絡整體發展速度相比還是顯得稍稍滯后。因此,加快網絡安全方面法律法規的制定,使其能夠跟上網絡發展的速度,同時對現有的法規進行有效的整合,避免出現網絡安全職責界限模糊的問題迫在眉睫。
身為高效的教育工作者,針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問題,前期做好策劃,定期舉辦相關的知識競賽。及時推送傳播網絡安全方面的常識,進而激發學生對網絡安全的重視。
大學生的心里健康問題也不容忽視,心理咨詢室是學校開展學生工作的一個重要機構。既與德育工作緊密相連,又對德育工作進行了有效補充。在開展心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擦亮慧眼,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尋找學生沉迷網絡的主要原因。
比如學生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上課聽不懂,下課作業全靠蒙,在學習上充滿挫敗感,于是就把全身精力投入到了網絡上,在網絡上找心理慰藉,對于這樣的同學我們幫助他們學習上的問題,讓他們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記筆記等,逐漸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如魚得水,自然也就擺脫了網絡的控制,成功預防了網絡產生的不安全性,將其消滅于萌芽狀態。
再次,充分利用平時的一些學校活動與講座,聘請一些知名專家來學校開展講座,開設講座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補充,也是有效的引導大學生減少對網絡的依賴,并根據講座內容邀請沉迷網絡的學生來聽講,潛移默化的讓沉迷于虛假網絡的學生“走出”網絡。加入學校的社團,作為大學生,有的社團總是招不滿人,但去網吧的人數繁多,這充分地說明了社團理念的退步,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方面都在不斷地更新換代,這時社團就顯得有些固步自封,社團應該多去考慮學生的想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一些吸引學生注意的活動及理念,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從而幫助那些沉迷于網絡的學生擺脫網癮,使其走向社會主義青年正確的康莊大道。
最后,與輔導員和班長進行溝通,把事情的經過與想法告訴他們,規定每天固定的網絡時間,這樣長期的堅持,再加上有輔導員和班長全程的監督與陪伴,一點一點的減少在網絡上花費的時間,最終不但能把網絡戒掉,還能從輔導員和班長身上學到責任感或者其他的閃光點。然后,把經歷過網絡安全方面的同學聚集在一起,互相交談,相互吸取教訓,并總結經驗,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以積極地態度對待網絡安全,坦然接納網絡安全意識的優勢與不足,樹立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不被網絡的負面所影響,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以強大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行動去實現它,跨越階級,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當代大學學生,深知大學生是當代網絡市場的主力軍,多數在校大學生都沉迷網絡,而又因社會經驗不足,思想單純,鑒別能力有限和對網絡信息的真實把握的不夠完整等特點,往往成為其中的受害者,對此應該積極拓展課外空間,定期參加網絡安全培訓,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養成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總之,和諧友好的網絡環境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實現的,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從我們自己做起,做一個自覺遵守國家網絡發展、管理法律與法規的合法成員,一起還網絡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
五、結束語
時代的車輪一直在前進從未停止,社會的發展也從未慢下腳步.越來越多的新事物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在去接受新事物的同時也要明白,不管什么東西、什么事物的誕生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自然有壞;有利自然有弊,我們在享受利的同時更要去了解它的危害,才能在遇到危機時候不會束手無策。讓“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建一個清新、舒暢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姜德嵩.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思路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11).
[2]李明.加強網絡安全教育 引導大學生理性消費[J].河南農業,2019,(03).
[3]古翠英.論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1).
[4]郭光芝.影響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因素研究[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7,(05).
[5]張詩淇.網絡安全法對青少年的保護意義[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