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峰
摘要:新媒體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在保持自身專業性優勢的基礎上,將新媒體的特點結合進來,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以播音主持為例,探討了如何借助于語言的藝術性,實現傳統媒體在新媒體語境下的新生。
關鍵詞:播音主持;新媒體;語言藝術性
一、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表現
(一)真實性。真實性是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化的基礎,在進行播報的時候只有保證材料來源的真實可靠,才能夠保證節目的質量。當前的自媒體語境之下,“傳播者”的門檻被降到最低,人人都能發聲的代價就是很多信息的真假無法被分辨,而專業性與真實性恰恰是傳統媒體的最大優勢,我們一定要突出這一優勢。我們一定要在堅持真實性的基礎上明辨是非,堅定自身政治立場,絕對不站在黨和人民的對立面上。
(二)創造性。藝術來源于創造。播音主持就是一種當代藝術,自然也要求我們在保證播報內容的核心表達不變的情況下,適當地融入自己的理解與創造。這種創造既可以體現在語氣、語調上,也可以借助于詼諧幽默的表述語言等。
(三)時代感。新媒體時代一定要突出新媒體時代的特點,針對新媒體時代受眾的語言習慣,播音主持人要調整自己的固有語言系統,把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興網絡用語與播報內容完美結合。真正的藝術不是曲高和寡的,一定是可以走到人民群眾心中的,只有不斷地在自身的語言體系之中融入時代化的元素和符號,才可以提高播音主持的藝術性。
(四)口語化。新媒體時代伴隨著受眾“閱讀碎片化”的趨勢,在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之下,人們往往習慣于使用零散的時間來收聽播音類節目。這一方面要求我們在節目播音中要直切主題,以盡可能短的時間吸引住聽眾的神經,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們盡可能地使用口語化的更加貼近群眾的語言來開展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消除與聽眾之間的隔閡,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
二、新媒體背景下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策略
(一)在播音主持中融入感情色彩
想要實現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要求播音主持人在播報內容時一定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將這種情感傳遞給聽眾,打動聽眾的心靈,達到節目的語氣效果,實現節目的長期向好發展。
(二)重視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新媒體時代的典型特征就是以往處在信息傳播鏈條最低端的廣大受眾,也獲得了發聲的機會,借助于新媒體的平臺他們可以通過瀏覽、點贊、轉發來簡潔地展示自己的喜好,也可以通過評論來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想要做好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工作一定要重視好與用戶(傳統意義上的“受眾”)的互動,及時通過用戶的反饋調整自身播報的語言風格,并且將新媒體時代的語言風格與播音主持的內容相融合,進而形成符合新時期要求的播音語言藝術風格,在激烈的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形成自己的符合時代要求的特色
在以往的播音主持工作之中,受到傳統的思維觀念制約,很多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述國語的官方刻板,缺乏新意,觀眾聽后昏昏欲睡,難以提起精氣神,久而久之觀眾很容易對此感到厭煩,進而影響到節目的收視率。播音主持人應當在節目之中盡可能地融入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獨有的風格語言播報系統,在播音主持的同時形成自身的個性化風格,進而收獲穩定的觀眾群體。以知名的央視“段子手”朱廣權為例,通過以“順口溜”的方式進行新聞播報,使得原本枯燥無趣的新聞類節目生動形象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受到了一大批年輕觀眾的喜愛。前幾年爆火的《中國好聲音》主持人華少,在播音主持時也有自身獨特的風格,憑借著以極快的語速完成節目前的播報,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焦點。可以看到,形成自身語言風格對于播音主持人適應新媒體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注重多元化元素的融人
為了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快速吸引到手中的注意力,還應該從細節入手注重播音主持語言之中的多樣化元素的融入。例如可以從配音的層次多樣化入手,針對不同的事物融入不同的元素,在陪伴了大家很多年的紀錄片《動物世界》之中,除了趙忠祥老師的精彩配音,還加入了與多自然界聲音的模擬,這樣的設計使得整個節目的真實感更加的強烈,也更容易帶動觀眾的情緒,將大自然真實的一面展示到觀眾面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結語
新時期,作為播音主持人,在完善自身藝術造詣與語言風格的基礎上,不斷革新自身理念,不斷地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對新媒介的理解,增強自身語言的藝術性,才能夠實現準確傳遞信息的目標,才能夠滿足日益多元化的用戶需求。
(作者單位:張家口新聞傳媒集團986音樂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