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永文
【摘要】基于分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首先分析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開展生活實踐;布置生活化作業三種教學途徑。最后分析出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數學水平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生活化? ?數學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6-0066-02
前言
在近年來的教育體制改革與發展下,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開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生活化教學的運用,能夠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幫助學生進一步去理解數學知識點,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所以,數學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數學,增強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促進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增強。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學生,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當中,一些數學課堂仍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夠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課堂地位,導致學生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1]
(二)忽視了學生的性格特征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具備幼兒時期的特征,學生對于各類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各種外界因素可能會干擾學生的學習,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對于知識學習缺乏足夠的耐心。
(三)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反復練習,有效鞏固學生學到的知識,提升數學的教學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透徹、詳細的講解知識,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當學生自己面對問題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導致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缺乏創新自主能力。[2]
(四)教師缺乏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負責組織和實施數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但是一些數學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觀念,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忽視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利用僵化的教學形式,課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沒有積極引進課外知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能夠將數學知識點與實際生活融合,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去掌握數學概念。首先,由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說,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點,在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而生活化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事物去感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的內容,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1]。其次,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大部分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所以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緊密地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的問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之情,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3]
另外,數學教師從生活入手,去挖掘生活化素材,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不僅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探究數學的熱情,還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生活的氛圍下去體會和感悟數學知識,確保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聯想到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課堂導入環節在整體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實現小學數學導入環節的生活化,運用生動的生活素材聯系新舊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小學數學知識,主動接受小學數學知識。[4]
例如在講解“認識時間”這一方面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課堂導入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間和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可以課前要求學生制作一天作息表,引導學生明確自己一天作息的安排依據是教師,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引導性問題:同學們你們想不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時間,提升自身作息時間的規整性。利用這種課堂導入方式,幫助學生深入數學知識,有序落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二)創設生活情境
在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為學生創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營造出輕松生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并且,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之中,能夠經歷親身的體驗,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去感知和理解數學知識概念,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實效性。[5]
例如在人教版《認識人民幣》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不同面值,學會元角分之間的換算,使學生感知到人民幣在生活中的用途[2]。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購物的場景,在講桌上擺放各式各樣的文具用品,并標注價格,引導學生利用虛擬的人民幣進行購買,讓學生親切地體會到人民幣的使用價值,使學生在購買過程中,學會人民幣的計算。從而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去合理地使用人民幣,并正確地付錢,促進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增強。
(三)開展生活實踐
對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結合生活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的難度,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強化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的感悟數學知識[3]。從而,學生不僅能夠更加輕松地掌握了數學知識,還有助于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成就感,促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強烈的喜愛之情,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6]